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新浪財經

低風險銀行產品大搜索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2日 03:31 四川新聞網-成都日報

  四川新聞網-成都日報訊:

  廖先生今年43歲,工作穩定,年收入6萬元,妻子今年42歲,年收入4萬元。廖先生家有兩年期存款等現金資產25萬元,一輛經濟型轎車,居住于90平方米的三居室樓房。在充分考慮到平時的生活、教育等費用后,廖先生大概還有15萬資金可以用于自由投資。“首先是不能虧錢!”廖先生說這是他對投資理財最基本的要求,“收益方面能比存款好一點就可以了。”

  有廖先生這樣類似理財目的的人并不在少數,尤其是和他一樣的一些公務員。有閑錢,但是并沒有多少時間精力用在投資理財上;自身的經濟實力和相關政策又不允許他們冒太大風險進入股市。對于這些謹慎的理財者們來說,風險相對較低的銀行理財產品值得重點關注。本期《贏家》理財周刊為你詳敘部分銀行理財產品的特點及投資要點。

  剛剛過去的2007年可以說是銀行理財市場新品頻出、產品設計也不斷走向成熟的一年。除了傳統的固定收益產品,打新股理財、QDII代客境外理財、黃金、外匯理財層出不窮。由于銀行理財產品種類大增,投資者首先需要對不同產品的特點心知肚明。

  “打新股”產品最熱門

  在銀行理財產品中,最熱門的要數“打新股”理財產品。據了解,市民購買“打新股”類理財產品,首先是看中了這類產品的投資風險相對較小,因為以目前的市場狀況,新股跌破發行價的可能性還比較小。

  其次,雖然自己申購新股一旦中簽,獲得的收益有可能比銀行“打新股”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高出很多,但畢竟個人擁有的資金量很有限,直接申購新股中簽的可能性比較小。而對于銀行來說,可以通過發售理財產品籌集到大量資金,用這一大筆資金去打新股,中簽的機會也會大很多。再次,個人投資者可能只針對一只新股進行申購,而銀行的“打新股”理財產品則可以在一段時間內對多只新股進行申購,是新股“只只打”或“循環打”,從而可以使投資風險更加分散。

  此類產品所具有的低風險、高回報的特點讓它成為去年穩健投資者的最愛。各銀行也積極開發產品滿足投資者需求,招行、交行、工行等多家商業銀行去年12月共發行了237款理財產品,其中絕大多數為“打新股”產品。

  收益:有逐步下降趨勢

  數據顯示,招行去年10月到期的1年期打新股產品收益率達到19.10%;中信銀行去年1月開始運作的新年計劃1號、2號目前的年化收益率分別為15.21%、17.45%。但目前“打新股”產品的表現有所下滑,西南財大信托與理財研究所的統計顯示:“打新股”理財產品收益率已有所下降。甚至有銀行公布“打新股”產品中有兩只產品出現了單月負收益的情況。

  申購新股資金量增長太快,將使得中簽率會繼續下降,同時,銀行“打新股”產品一般都有一定期限,但是如果該產品存續期正好是新股發行比較少的階段,收益率也會比較低。不過近期將會有中煤能源等大盤新股上市發行,打新股產品的收益率有望提升。

  新品速遞:

  光大銀行近期又推出一款“打新股”理財產品——“如意新股”,參與方式更靈活。只要有該銀行的活期賬戶,并與銀行方面簽訂理財協議書,銀行就會在新股上市后直接凍結投資者的資金,新股中簽活動結束后,就自動將資金與收益打回到投資者的賬戶中。

  近期,深發展、浙商銀行等均推出了“打新股”產品,且目標盯緊國內A股。深發展今起推出“尊貴計劃08年1號”分級型新股申購人民幣理財產品。

  結構性產品:收益波動最大

  結構類票據理財產品都是浮動收益的,所募集資金投資于連結一攬子股票或基金或者大宗商品市場價格指數等的結構性票據,預期收益率較高。該類產品因掛鉤標的不同具有不同的收益率和風險特點。掛鉤匯率的大多期限較短,收益率比同期銀行存款利率略高,而一些掛鉤股票或基金表現的預期收益率可達到10%以上,也要承擔相應的股市風險。

  新品速遞:

  一向與境外市場標的掛鉤的國內銀行結構性理財產品,今年起拉開“回歸”大幕。日前中信銀行推出國內首款掛鉤A股市場指數的保本型理財產品,這是繼去年底出現掛鉤B股的結構性理財產品后,理財市場的又一變招。觀察人士指出,從該產品的設計來看,銀行將較高收益的實現,都押寶在今年A股市場將再度“長紅”的判斷上。對此,個人投資者應該保持清醒的認識。

  不容忽視的是,一旦A股表現不盡人意,該理財產品最終收益不排除為零的可能。假設今年A股指數真的可以實現120%的漲幅,但是,按照產品規定,投資者也只能拿到20%的理財收益,相比之下,可能還不如將資金直接投資股市。

  銀行QDII:依然受冷遇

  QDII型本幣理財產品,簡單說即是客戶將手中的人民幣資金委托給被監管部門認證的商業銀行,由銀行將人民幣資金兌換成外幣,直接在境外投資,到期后將外幣收益及本金結匯成人民幣后分配給客戶的理財產品。由于投資者對境外市場的陌生,以及銀行QDII產品本身收益欠佳,投資者對QDII產品的態度相對“冷漠”。

  在人民幣升值和中美利差縮小的雙重“擠壓”下,從收益看,QDII依然處于“寒冬”中。傳統固定收益類美元產品,已經很難有吸引力。去年第四季度推出的QDII大多未能擺脫跌破面值的尷尬。投資QDII遭遇“賠了夫人又折兵”,讓一些投資者感覺還不如結匯買入其他人民幣產品。

  農產品、黃金、石油、水資源等價格上漲,給美元理財產品的多樣化創造了條件。此外,部分超高收益的理財產品,也可以減少客戶的匯率損失。但穩健理財師們認為,在人民幣持續升值的情況下,投資者應隨大流,盡量回避銀行QDII產品。

  投資策略

  別輕信最高收益預期

  2007年初,客戶陳先生在某商業銀行購買了一款人民幣理財計劃,按照合同約定,這款理財產品預計年收益從0到16%。但年末合同到期后,銀行公布該產品的實際收益率只有0.0396%,陳先生投資的10萬元錢,最終只獲得39.6元的收益。對此,陳先生憤憤不平:“去年股市那么火,這款產品涉及的4只股票都有良好表現。即便這錢存成定期,得到的利息也有幾千元。”同時,他購買的另一款掛鉤中資能源股的理財產品,目前看來也極有可能出現零收益。

  理財師認為,銀行理財日益推陳出新,各種結構性風險掛鉤型產品在給客戶帶來收入的同時,也使部分客戶落入這種零收益率的陷阱之中。投資者在選擇產品的時候,不能只看預期最高收益率,還要對產品的投向等進行具體分析。

  另外,在加息預期下,投資者選擇銀行理財產品最好重點關注半年到一年期的產品。銀行產品收益率一般會隨著利率提升而提升,短期理財產品存續期限短,往往能跟上利率的上漲步伐。

  購買方式:投資者可以在銀行理財產品發售期到銀行購買,招行、交行、工行、光大等銀行發行理財產品較多,不愿意到銀行排隊購買理財產品的投資者,如果開通了網上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業務,只要開通網上銀行,就可以通過網銀的“投資理財”界面,直接購買該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銀行個人理財產品投資門檻不高,多數銀行人民幣、外幣理財計劃最低門檻為5萬元人民幣和5000美元,部分銀行產品起點稍低。

  本報記者 李龍俊

【 新浪財經吧 】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對話城市》直播中國 ·新浪特許頻道免責公告 ·企業郵箱換新顏 ·郵箱大獎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