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易方達基金[微博]首席市場執行官高松凡
文/本刊記者 楊森
《錢經》:應該如何辯證地看待新出臺的兩個企業年金管理文件?
高松凡:其帶來了企業年金基金投資范圍的擴大,一是豐富了投資品種和避險手段,能夠滿足多樣化的需求,有利于分散投資風險、減小波動,從而提高資產配置效能;二是可以減少對二級市場及短期產品的過度依賴,引導養老基金向中長期投資理念轉變,有利于形成養老金的投資文化和價值觀;三是體現監管思路的微調,堅守風險底線的同時,留給市場機構更多操作空間,監管與市場自律之間關系更趨于平衡、合理。
但是,投資范圍的擴大也意味著更大的挑戰,投資的風險類別大大擴展了,有些投資品種的風險區間也很大,因此對于風險的識別、管理甚至估值核算等方面要求會更高,特別是在流動性管理、信用風險管理、項目管理乃至宏觀經濟形勢及信用環境的判斷等方面,對投資管理人、受托人和企業的要求都提高了。
“24號文”明確投資管理人發行養老金產品,通過發行可以實現規模效應,降低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投資效益也將得到提升;另一方面,產品化意味著標準化,與企業的溝通成本、銷售成本得以降低,從而使得服務效率提高。
《錢經》:同樣是熱點話題,對于一直存在觀點分歧的養老金入市,您的看法又如何?
高松凡:首先,個人賬戶制、基金積累模式是現代養老保障制度的主要模式之一。養老基金從繳費到領取有數十年積累時間,貶值壓力巨大,如果支付時比繳費時購買力下降、保障水平下降,就只能加大繳費成本,積累模式的養老保險制度的價值會大打折扣。因此,保障民生、提高國民養老保險水平才是養老保障制度的根本目的,通過金融市場保值增值是養老基金管理的必然手段和自身的需要。規模龐大、長期穩定的養老基金具備促進資本市場乃至經濟發展的效應,但這只是連帶效應。特別是,養老金性質特殊,來源、用途、累積規模、投資運作時間等方面特色鮮明,風險-收益特征獨特,決定了養老基金的投資勢必受到諸多約束,投資管理模式和手段與其他資產差異明顯,必須十分謹慎、穩健。所謂“入市”,不僅僅是股市,也包括貨幣市場、債券市場,可以通過多種金融手段進入基礎設施、重大民生項目以及國家鼓勵或傾斜的關鍵行業及重大項目。
《錢經》:另一熱點話題是延遲退休,其或許會解決部分養老資金壓力,但也會帶來弊端,您如何看待?
高松凡:從趨勢看,延遲退休是不可避免地理性選擇。主要基于以下幾點考慮——人口老齡化;未來經濟增速及財政收入增速下降;目前養老保障體系還不健全,結構不合理,運行效率較低,養老基金積累嚴重不足;個人和家庭財富積累不足。另外,延遲退休也是許多老齡化國家的現實選擇。近年來,在人口老齡化較為嚴重的歐美國家,削減養老金、提高領取標準、提高退休年齡成為多國應對養老危機的主要政策選項。
延遲退休造成的弊端也很多,一是延長了勞動者工作時間,加大個人的繳費壓力,相應縮短了退休時間和養老金的領取時間,對勞動者不同的人生階段和生活質量帶來一定的沖擊,幸福指數下降,特別是對技術含量低、體力消耗大、工作條件不佳的工作崗位影響更大,延遲退休是否會觸發或加大一些社會不公也值得警惕;二是就業年齡結構調整、就業崗位的擠占,將會加大就業難度,加大企業的成本和其他多種壓力,職場活力降低;三是相關社會服務職能也要做相應調整,會加大社會管理成本。綜合分析,延遲退休只是解決養老危機的措施之一,不是最重要更不是唯一的措施。這項政策選擇要慎重,要循序漸進,要科學合理規劃,精確測算,要傾聽各方的呼聲。
高松凡
人社部首屆企業年金評審專家,國內知名年金專家,具有超過18年的養老金從業經驗,對國內外養老金制度、體系有深刻的理解和研究。
他曾先后任招商銀行總行養老金中心副主任,浦東發展銀行總行養老金部總經理,長江養老保險公司首席市場總監。現任易方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首席市場執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