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60年理財變遷:從解決溫飽到跑贏CPI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26日 02:36  第一財經日報

  韓婷婷

  編者按:

  1949年至2009年,家庭理財經歷了從無到有的過程,從存不下錢,到開始儲蓄,再到外匯、黃金、債券、基金、保險等各種理財方式遍地生花。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這一當今被人們掛在口頭的理財順口溜,在60年前卻有點離經叛道。從改革開放前的“持票走天下”到現今遍地基金、外匯、黃金等五花八門的理財門路,共和國的60年也是普通居民收入倍增、理財觀念更新換代的60年。

  理財目標:從防止挨餓到跑贏CPI

  新中國成立不久,楊先生便從原來的民營公司調入東北地區一國營藥廠,在會計崗位上工作三十年直至退休。今年80歲的老人家談及那些年的家庭理財,用了四個字——“無財可理”。

  “我工資在當時屬于中等,但是家里有六個子女,生活負擔大,工資到月底什么也剩不下。”楊先生告訴記者,那時候如果說有理財,也是收緊口袋,精打細算,防止后半個月挨餓。為貼補家用,老伴還賣光了陪嫁的幾件金銀首飾。

  1955年,國務院下發《市鎮糧食定量供應暫行辦法》,從此生活在中國的每一個城鎮居民,都必須憑所在城鎮的戶口領取購糧證和糧票,中國的票證經濟時代開始了。

  “憑票供應之后,有錢也買不到東西。”楊先生的女兒楊愛華說,那時候糧食、各種主副食、布匹、日用生活品,甚至自行車、收音機這類東西都要有票才能買到。“理財”也變成“理票證”。一些家里省吃儉用省下點票證的人,會把各種票證拿出來在私人之間買賣,或是換成錢,或是換成自己需要的其他票證。

  “即使到1980年,大家工資水平仍然比較低。”楊愛華回憶,自己手頭積攢了100塊錢,在周圍人看來已經是一筆不小的財富,而兄弟姐妹結婚也要大家湊份子才能搞定。

  而幾十年時光走過,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49年的不足100元提高到2008年的15781元,扣除價格因素,增長18.5倍。隨著百姓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的觀念開始深入人心。

  身為“80后”的孟小姐在廣東省一海關工作,她的另一半在外企任職,收入充裕而穩定。炒股、買基金等投資理財方式已經是小兩口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她周圍的同事、朋友也有著濃厚的理財投資意識。“買股票、買基金、炒外匯、買銀行理財產品,甚至炒房、包魚塘,干什么的都有。我們閑置下來的資金也不可能趴在銀行賬上什么都不做,起碼要努力跑過CPI。”

  “這段時間股市一直震蕩,我們買的股票走勢也像心電圖一樣,但因為相信價值投資的意義,也沒什么可緊張的。”在孟小姐看來,重點在于理性的投資態度和適當的投資組合。

  投資渠道:從存銀行到多元化

  手上可支配收入的增加,為投資理財提供了基礎。投資渠道的增多則意味著大家手頭的錢有更多的投資選項。然而從單一的存銀行到現在眼花繚亂的理財投資產品,過程卻并非一蹴而就。

  在改革開放初期,存銀行是當時百姓積蓄的唯一投向。“我印象里最高年利率曾達到過百分之十幾,提出來的利息就夠日常開銷了,所以有錢都放銀行。”楊愛華說,較高的利率水平也造就了一批靠吃利息發家的“息爺”。

  到1981年,以國庫券為代表的國債恢復發行。最初國庫券被當做是支援國家建設,不管個人是否愿意,各單位按照級別高低設定認購比例,直接從工資中劃扣。由于國庫券具有期限較長、利率不如儲蓄且不能變現的特點,當時手頭不寬裕的人們購買積極性并不高。“很多人都愿意以低價賣給專收國庫券的人,換回現金,甚至還有人拿衣服、日用品等收購國庫券。”楊愛華說。

  1988年,為解決國庫券流動性差的問題,國家批準在部分城市開放國庫券轉讓試點,國庫券由此變成了可轉讓的有價證券。正是利用當時國庫券在各地轉讓市場中的價格差,后來被譽為證券市場傳奇人物的上海人楊百萬,賺到他人生的第一桶金,而他賺錢的道理在現在看來似乎非常簡單,“低價買入、高價賣出”。

  而今年27歲的梅先生對自己第一次認購股票的情形仍然印象深刻。“1989年的冬天,我父母沒有像平常那樣叫來很多親戚打麻將,而是帶著我去外灘輪班排隊,購買150元一張的股票認購券,我記憶特別深,因為那天很冷,而隊伍排得很長很長。”

  “我同事當年還用拉桿箱到深圳認購原始股。”孟小姐說。

  自從1986年,鄧小平將“飛樂音響”的股票贈予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的約翰·凡爾霖后,中國資本市場的重新開啟便引起了世界的關注。1990年,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股票重新進入投資的序列,而中國A股市場雖幾經沉浮,國人炒股的熱情卻始終不減。

  證監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底,中國股市總市值已從1999年的103億元發展到18.7萬億元;上市公司從1990年的13家發展到1638家;股票投資者開戶數約1.35億戶,為1992年的63倍。

  而1993年,另一投資理財渠道——個人外匯交易在上海和深圳率先啟動。當時在銀行柜臺工作的李駿還記得,由于只有柜臺交易,沒有電話和網絡交易,上海周邊地區的客戶比如很多蘇州人,便早上坐早班火車到上海的銀行炒匯,晚上再坐火車回蘇州,每天周而復始,直到1995年出現電話交易,這種現象才停止。

  “沿海地區對外交流比較多,比如出國或者從事外貿,有一些外匯收入。因此,這些地區的人們最早了解國外的情況,也率先發現匯率波動背后隱藏著的賺錢機會。”后來成為外匯分析師的李駿表示,盡管當時大家的經濟條件并不好,但投資理財的意識已經比較濃厚了。

  投資理念:從盲目到理性

  進入新世紀,股票、外匯交易、債券、黃金、期貨、信托等花樣繁多的理財生財之路,開始為更多的普通投資者所認知。

  而從2006年開始,一輪單邊看漲的行情在A股市場出現,各種市場指數一路扶搖直上。這樣持續升溫的行情在2007年點燃了人們投資的熱情,股市開戶數一度創下歷史紀錄。與此同時,基金、銀行理財產品等生財之道也為普通老百姓所認識。

  銀監會數據顯示,僅2008年一年,商業銀行就發售銀行理財產品4827只,銷售額達3.7萬億元,而前一年銷售額僅為9000億元。

  雖然2008年下半年開始,中國經濟進入調整期,資本市場從6000多點攔腰斬斷,但一銀行理財師認為,這兩三年的經歷,對全民理財投資觀念的普及與提升至關重要。“過去人們進了銀行就問,定存利率多少,或者還有國債嗎?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就算不投資股市、不炒外匯,也知道還有基金、銀行理財產品可以選擇。”她說。投資者同時也在2008年經濟的探底過程中,建立了對投資理財更理性的認識,資產配置或投資組合的觀念,也開始在廣大投資者中樹立。

  “其實我們需要不斷地修正更新自己的理財方法和觀念。”孟小姐認為,投資渠道的拓寬是時代的契機,但投資理念和策略的完善則是投資人自己的工作。

> 相關專題: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登錄名: 密碼: 快速注冊新用戶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