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通脹,一個敏感的字眼,觸動著很多人的神經,通脹真的會卷土重來嗎?就這個問題本刊記者采訪了中國社科院經濟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張明。
文/本刊記者 黃依凡
當中國的政府官員和經濟學家還在熱議經濟是否已觸底回暖的當下,由美元貶值引發的通脹預期正成為越來越多經濟界人士的關切點。談及通脹會不會再次襲來,張明的觀點很明確:上半年信貸飆升與物價指數負增長現象并存并不矛盾。首先,擴張性貨幣政策一般都要經歷一段時間才能充分發揮效力。經驗顯示,這段“時滯”通常為2至3個季度;其次,本輪貨幣擴張的背景是次貸危機導致的外需下降,由于需求不振,大量信貸資金并未立即進入實體經濟,而是進入了資產市場。這就造成實體經濟持續低迷、物價指數保持在地位以及資產價格飆升并存的格局;再次,CPI的上升主要取決于國內需求的復蘇,而PPI的上升主要取決于國際能源與大宗商品價格的回暖,這二者的恢復都尚需時日。
張明個人的判斷是,通貨膨脹始終是一個貨幣現象,在當前過于寬松的貨幣政策的作用下,通貨膨脹注定會到來。從具體時點上來看,CPI有望在2009年第四季度恢復同比正增長,在2010年下半年達到同比增長4-5%的水平;PPI同樣有望在2009年年底之前恢復同比正增長,但在2010年的表現主要取決于美元匯率的走向以及全球需求能否及時回暖。
作出上述判斷的依據包括:其一,從2009年第3季度起,從2008年11月開始的擴張性財政貨幣政策的效力將更加充分地體現出來;其二,從2008年第2季度啟動的資產價格上漲將會通過財富效應拉動物價上漲,股價與房價的瘋長也可能強化居民的通脹預期;其三,中國大規模基礎設施投資與房地產投資可能拉動全球能源與初級產品的價格上漲,進而導致中國PPI的上漲,最終傳遞至CPI。
很多人擔心,如果再次發生通脹,生活會受到嚴重影響,張明表示:我們在2010-2011年面臨的通貨膨脹,其嚴重程度很可能超過2007-2008年。主要原因在于,導致2007-2008年通貨膨脹的一個根本原因是全球流動性過剩。次貸危機爆發之后,全球央行的定量寬松政策向經濟體中注入了大約5萬億美元的流動性。一旦金融市場與實體經濟反彈,貨幣乘數將迅速上升,可能造成的流動性過剩的程度將遠遠超過兩三年前。一方面,中國國內的信貸飆升本身將造成更嚴重的通脹壓力;另一方面,只要中國政府依然維持人民幣相對于美元匯率的穩定,國際流動性也將通過外匯占款渠道涌入中國國內。在國內外流動性的夾擊下,中國將相繼面臨資產價格上漲與通貨膨脹。
所謂結構性通貨膨脹的概念是虛妄的,這個世界上沒有所有價格同步上漲的通貨膨脹。因此通脹必然是一個全社會的現象。
通脹爆發往往是經濟過熱的結果,我們的風險在于過度重視經濟下滑,針對經濟下滑風險的潛在用力過猛,結果導致與經濟復蘇接踵而來的便是下一輪資產價格泡沫與通脹。當然,通脹爆發之后,經濟可能再度下滑。
在通脹期,就個人投資方面張明也給了投資者一些建議。他說,如果在通貨膨脹發生之前,一個國家沒有發生顯著的資產價格泡沫。我們的建議是,居民可以考慮通過購買房地產、股票與黃金等資產來避險。然而令人郁悶的是,在下一輪中國的通貨膨脹爆發之前,將會率先出現一輪資產價格泡沫。那么在這一背景下,居民的選擇就非常有限的。首先,居民很難通過購買房地產與股票來避險,因為這一時期房價與股價本身就存在泡沫。未來房價與股價的下跌幅度甚至可能超過通貨膨脹導致的居民儲蓄的貶值程度。事實上,推高本輪房價與股價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目前的通貨膨脹預期;其次,在次貸危機爆發的一年半時間內,黃金價格已經飛漲。很多分析師認為,當前黃金價格的泡沫已經不亞于之前的美國房地產價格泡沫。歷史經驗證明,黃金對抗通貨膨脹的風險可能被無限夸大了。
在上述分析的前提下,張明對居民的投資建議是:第一,如果需求不是特別強烈,在未來一兩年內可以適當推遲對房產的購買,尤其是避免舉借過多的銀行抵押貸款,因為目前抵押貸款利率處于低位,未來上升的可能性很大;第二,在股票市場投資方面,缺乏經驗的投資者依然可以利用基金定投這一工具,在選擇基金方面應兼顧股票型與債券型。在直接股票投資方面,應重點關注今年3季度之后股市可能重新反轉的風險;第三,在資產價格泡沫的背景下,銀行存款依然是值得考慮的投資。我們認為,本輪資產價格漲跌的幅度將會顯著超過未來通貨膨脹的程度,因此,保留銀行存款以等待新的投資機會,依然是最重要的投資選擇之一。現金為王,在不確定性的環境下依然是最重要的投資法則。
插排:所謂結構性通貨膨脹的概念是虛妄的,這個世界上沒有所有價格同步上漲的通貨膨脹,因此通脹必然是一個全社會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