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徐暢
21日,在清華大學法學院舉行的境外理財產品發售規制及投資者利益保護研討會上,與會專家表示,由于境外理財產品在國內還屬新現象,未被納入相關監管之中,投資者權益保護存在諸多難題。未來我國監管機構應對境外機構發售理財產品加強監管和信息披露。
自中國證券報對內地投資者在香港理財遭血洗的報道見報以來,境外機構理財產品風險、投資者權利保障等問題引起了業內深入探討。
投資者維權難度大
受Accumulator產品之害的內地個人投資者面對強大的境外金融機構,無論是在財力、人力還是專業知識方面無一不處于弱勢。
知名律師楊兆全介紹,目前,與內地投資者陷入糾紛的境外金融機構有荷蘭銀行(香港)、星展銀行(香港)、匯豐銀行(香港)、花旗銀行(香港)、恒生銀行(香港)等。有部分內地投資者與銀行的糾紛進入了訴訟程序,或是投資者主動在香港起訴銀行,或是被銀行起訴追債。中國證券報曾對此作了深度報道,一些KODA(Knock Out Discount Accumulator,累計期權合約)受害人已“抱團”反擊香港銀行。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董安生表示,從法律上來說,想要完全認定合同無效面臨困難。在管轄權方面,不少結構性產品的合同排除地域管轄,在法律適用上,這些合同確定了法律適用條款,因此也很難適用內地法律。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郭鋒表示,應理性看待投資的風險和損失,要區別市場系統性風險帶來的投資損失和銀行銷售人員欺詐帶來的風險。從法律上來說,投資者要維權主要關注合同的簽訂是不是欺詐造成的,但是根據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投資者要舉證銀行銷售時有欺詐行為要提出相應的證據,這就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加強監管與信息披露
不少與會專家表示,一些境外機構理財產品之所以發生問題和糾紛,一是銀行設計產品不周全,二是在監管上,審批和監督還是需要進一步加強。
中國政法大學趙旭東教授認為,現行法律很難給這部分受損投資者提供有效救濟。未來在立法、執法上需要關注這個問題。對于風險很高的格式合同,需要建立風險提示制度。
上海新望聞達律師事務所律師宋一欣認為,中國金融體制是分業經營、分業監管,這削弱了監管效率,應當盡快變成合業監管。
目前,銀行理財產品同質化嚴重,這使得產品銷售人員為了銷售更多產品,而進一步弱化產品風險,誤導客戶。東方華爾金融咨詢公司的王軼珍表示,有必要在結構型理財產品這種復雜產品的銷售中,引進更多具有操作性的行為規范,如類似產品風險提示確認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