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甄愛軍
關于在校大學生創業這個話題,近期社會上討論得很熱烈。
筆者注意到,觀點主要分為兩派,一方贊成,一方當然是反對。反對者認為,在校大學生創業有些本末倒置,學生的本質工作就是好好讀書,如果把時間都用在創業上,那么還要大學干什么,不如高中一畢業就直接創業,還剩下了一筆不菲的大學學費。
話雖在理,但并非全部有理。筆者看來,在高校推廣提倡大學生創業,其實完全是可行的。
提前對在校大學生進行職業技能訓練,加速其適應社會,這對就業其實更有好處。義烏工商學院執行副院長賈少華曾自豪的向筆者表示,近年來學院的就業率保持在98%以上,有的專業畢業生供需比為1:9,也就是說平均9個崗位搶一名學生,這對于一個專科類學校來說,應該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而他總結其中原因時,認為創業起到的作用相當大。
筆者在采訪中也不止一次地聽到學生自己說,在校創業的目的不是賺錢,而且要做到像楊甫剛那樣確實也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在創業過程中,他們學到了很多東西,當然可以加深平時所學的專業知識印象;當然,還有諸如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理解能力、溝通能力、洞察力等得到了提高,更深層次的諸如求知欲、責任感、獨立性、意志力等性格因素也得到了提升。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張麗賓指出,雖然教育改革已經持續了這么多年,“包分配”已經成為“過去式”,但人們對大學生就業的認識仍然或多或少地停留在以前,認為國家必須得解決大學生就業的問題。這種看法的改變,在很大程度上有賴于大學生創業形成風氣,讓大學生自己積極尋找出路,從而減少大學就業的“等要靠”現象。
不能否認的是,社會需要的多樣性,決定了學校人才培養標準的多樣性,這也就為在校大學生創業提供了現實基礎。有識之士提出,目前我們教育的悲哀是一刀切式地想培養“精英”,可到頭來只有少數人成了知識的“倉庫”,大多數學生卻成了知識、能力、實踐的“殘疾”。強烈呼吁學校教育對學生要各盡所能,讓學生充分發展自己的特長,不求成為全才,但愿擁有一技之長。
因此,筆者以為義烏工商學院的試驗是具有建設性的。發達國家的大學生自主創業率達到23%~25%,而我們國家卻不到1%,雖然很多高校都設有創業理論課程,但為什么收效甚微,賈少華認為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創業實踐。
而在校大學生創業則剛好彌補了這樣的缺陷。賈少華曾對大學創業做出這樣論述:他認為知識其實分為“顯性知識”,即可以通過編纂得到的書本知識,可以通過死記硬背而得到;而另外一種就是“默會知識”,隱藏在大腦中,要親身經歷才能得到。缺少了“默會知識”的輔助,“顯性知識”難以發揮作用。而后一種知識的獲得,只有不斷在實踐磨練,才能得以積累。
讓在校大學生創業,就等于讓讓游泳運動員離開教室跳進游泳池,而如果僅僅只是在教室里灌輸動作要領,雖然這能使得運動員非常了解游泳,但真正游起來卻會沉到水底下去。提前讓大學生接觸市場,只要處理好學業與創業之間的關系,是沒有壞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