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理財 > 歐洲銀行危機一觸即發 > 正文
理財周報記者 時曄/文
在金融危機的2008年,取得高收益的理財產品佼佼者自然引人注目(理財周報曾做過最高收益TOP30統計),但我們也必須將目光轉向那些收益失敗的產品,重新審視過去一年的投資誤區。
那些深度虧損的產品更需要被加以警示,無論是發行該產品的商業銀行還是投資者在2009年重新把關理財產品。
港股成重災區
“港股直通車”的未通行,并沒有影響投資港股的熱情。
首先,QDII的開放辟出了一條路徑。中外資商業銀行一夜之間推出了數款投向港股的QDII,且大多是股票型基金。
其次,一些結構性理財產品也為間接投資港股帶來另一種選擇。這類產品中尤其偏愛H股。
但是,港股的熱情只燃燒了一個夏天。2007年夏天過后,港股便遭遇震蕩。一大批結構性產品因此錄得零收益,也鬧起紛紛揚揚的“F2零收益”事件。到如今,“F2零收益”也許可以輕松一點,因為QDII的腰斬更讓人承受不起。如中信銀行的“贏在香江”系列QDII產品早已是“輸在香江”,低于4毛凈值的不止一款。
FOF失意在A股
與港股相比,A股市場相關的理財產品跌幅最深的算FOF產品,這被稱為“基金中的基金”一樣無法抵御A股下跌的風險。
理論上,FOF的投資顧問可以從市場上精心挑選基金,且對不同類型基金可以靈活配置。但令人遺憾的是,凈值在6毛以下的仍然有12款。
這也給產品設計人員留下思考:如何引入良好的風控機制。國際知名金融分析研究機構Bankrate理財產品分析師趙瑞昆向理財周報記者表示,“金融危機是許多理財產品運作失利的主要原因,即急劇增大的系統性風險。但產品本身設計也有缺陷,大部分產品流動性差,在市場波動劇烈的市況下沒有設定贖回機制,導致投資者無法及時止損。”
商品市場留給澳元的痛
2008年,留給理財市場最慘痛的兩筆,除了QDII,還有澳元。
那時,羅杰斯在宣揚著十年商品牛市、高盛高唱石油過200美元、各路經濟學家表示農產品將大漲。所有企業在為原材料上漲而痛苦,必和必拓與鋼企談判姿態越來越高,大家發現擁有大量資源的商品貨幣也在節節攀升,最典型便是澳元。假以時日,投資澳元理財產品,不僅獲得高利率、還有匯率升值的雙重收益。
商業銀行一涌而上,鋪天蓋地的澳元理財產品面世,就在金融海嘯爆發前。導火線是貝爾斯登關閉對沖基金刺破了商品市場的大泡沫,接著史上從未遇見的匯市大震蕩震傻了眼,一個月內,澳元貶值30%,這樣的匯率損失大大超過了產品本身的損失。理財產品的寒冬期也來臨了。
同樣,投資于商品市場諸如農產品、金屬的結構性理財產品大多數落得零收益下場。那些投資于鐵礦石等原材料、俄羅斯和拉美等擁有資源地區的QDII,從明星產品的光環上隕落。
金融海嘯正式爆發,各國央行不約而同大幅降息,全球進入一個低利率時代。這一下又打亂了理財產品的陣腳。一些信托貸款類產品只能提前終止,新發行的信托貸款收益僅高于定期存款利率。
東歐深度受傷
可是,危機遠沒有停止。風暴中心從美國蔓延到了東歐。嚴重依賴外債與出口的東歐國家瀕臨破產邊緣,當地貨幣遭遇貶值,甚至到銀行取不到錢。
這樣的系統性風險如同一根鏈條再次傳向理財產品,代表的正是投向東歐新市場的QDII,下跌幅度超過60%。
其實,諸如金磚四國等新興市場的股市全部在2008年“深度受傷”,世界地圖上一片慘綠,能夠找出紅色區域現在僅有黃金、一部分債券,這波A股的反彈也許也勉強算得上。
但是,誰又知道眾人恐慌的時候,是否要貪婪一點?
相關專題: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