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方早報理財一周報記者/陳珺
一邊是難抑的放貸沖動,另一邊則是清淡的理財產品發行。
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理財產品發行數量不足去年平均月發行數的一半。
根據普益財富不完全統計,2009年1月國內29家商業銀行(包括23家中資銀行和6家外資銀行)共發行銀行理財產品208款,較2008年12月下降52.29%,較2008年平均月發行數降幅超57%。
1月有659款銀行理財產品到期,其中86.8%的理財產品實現了預期收益,下滑幅度明顯。降息預期依然存在,信貸類產品的預期收益只有更低沒有最低。
雖然降息周期總有一天會到頭,票據利率亦有望隨著發行量的縮減而提升,理財市場以信貸和票據打江山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信貸票據雄風不再
雖然銀行理財產品發行普遍出現下滑,但各類理財產品的下降幅度則表現不一。在人民幣理財產品中,下降最為明顯的當屬2008年理財市場中的熱點——信貸與票據資產類理財產品。信貸與票據資產類理財產品本月的發行數只有79款,發行數略微超過上月的三分之一,其中,信貸資產類理財產品本月發行數只有55款,而上月該類理財產品的發行數為178款,下降幅度高達69.1%,遠超過整個理財產品發行下降的幅度。消息人士稱,銀監會最近下發內部文件,明確要求銀行發售的信托貸款類理財產品必須歸為非保本類,這在一定程度上壓抑了銀行對信貸類產品的發行意愿。
創新渠道力求轉機
不過,在信貸理財產品轉入低迷的同時,多款創新型理財產品的涌現著實奪人眼球。首先,交通銀行和中信銀行都推出了證券投資類理財產品,其中,交通銀行在理財產品中分別采取了CPPI保本技術和運用了優先次級結構設計;中信銀行則發行了類債券基金理財產品。其次,雖然傳統信貸項目缺乏活力,但多家銀行仍然不斷嘗試和開發新的投資領域,例如交通銀行理財產品募集的資金用于購買東海證券公司持有的南京城建污水處理收費資產支持收益專項資產受益憑證“寧建03”。通過擴大資金投向的渠道,獲得超額收益。
不僅中資行,外資行也在產品開發上動起了腦子。東亞銀行理財產品根據對國內外宏觀經濟和行業運行的狀況進行研判,設立了中國復蘇指數和全球衰退指數,看多中國的某些行業,而看空發達經濟體的某些行業。在匯豐銀行理財產品中,最初指數水平由六個執行日共同確定,避免了由單一值帶來的偶然性;產品表現水平由十個估值日的平均表現確定,相比只有一個估值日來確定,獲取收益的機會增大。總體來看,產品保障本金,相對穩健,操作策略更為細化。可以看出,商業銀行在結構性理財產品中都相對保守,操作策略上更為細化,對標的資產的研判更為考究。
擔保方式重大轉變
不可忽視的是2008年12月銀監會專門就銀信合作理財產品的合作模式發布了《銀行與信托公司業務合作指引》(以下簡稱《指引》)。《指引》中要求銀行不得為銀信理財合作涉及的信托產品及該信托產品項下財產運用對象等提供任何形式擔保。《指引》中要求銀行不得為銀信理財合作涉及的信托產品及該信托產品項下財產運用對象等提供任何形式擔保。這也直接導致部分商業銀行信貸資產類理財產品需重新設計或直接取消發行。
1月份,雖然仍有部分理財產品是由國開行或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提供擔保,但隨著《指引》的推出,企業擔保和質押擔保的方式已逐漸增多。
1月份,中信銀行發行的“中信理財快車計劃0902期1號產品”,就采用了以銀行定期存款為質押擔保的方式,交通銀行多款產品則采用了股權質押的擔保方式,中國工商銀行發行的“2009年第1期”工銀財富“專屬人民幣理財產品”則由某地市政府保證還款,而中國光大銀行發行了兩款以高速公路收費權為質押的信貸資產類理財產品。
各種擔保方式的出現表明,各商業銀行已經加大在風險控制措施方面的創新力度,而不是僅僅局限于主要以國家開發銀行提供擔保。伴隨《指引》的進一步實施,未來商業銀行可能將會推出更多有實物抵押或保證人擔保的信貸資產類理財產品。
QDII“破冰”發行
1月中下旬,花旗銀行發行了兩款保證收益型QDII理財產品,打破了去年12月“零發行”的窘境,成功“破冰”。
然而,正當這款最新QDII誕生的同時,其他QDII產品的收益卻跌入了歷史性的谷底。專家分析,近期投資者關注的蘇格蘭銀行巨額虧損將對中國農業銀行“境外寶I股指掛鉤型”、“境外寶I基金掛鉤型”和“金磚四國”三個系列的QDII理財產品產生損益影響。
理財一周獨家稿件聲明
【獨家稿件聲明】凡注明 “理財一周”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各媒體轉載請注明來源:www.zaobao18.com 理財一周。
新聞熱線:62471234-68566,電子郵箱:dfmoney@wxjt.com.cn。
品牌熱線:62891790。
理財一周獨家稿件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