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諸多行業發展受阻,但今年孩子們的壓歲錢卻沒有縮水。
“標準上去了就不能下來,雖然今年賺得少了,但是給孩子的壓歲錢是一分也不能少的。要變只能往高升,不能往下降,不然孩子的家長看了也不高興啊。”在某外資企業供職的林小姐是金融危機的直接受害人,去年公司裁員減薪,她雖然保住了職位,但年終獎金比以往少了一半。然而,今年過年仍然要給家里的小輩們準備足夠分量的紅包。“我和我老公家的親戚,凡是沒上班掙錢的都得給,每人給他們200元。每年發紅包都得發出兩三千元。”
有調查顯示,大多數的人將壓歲錢的額度定在100元至200元之間,13%的人會給500元至1000元,還有不到10%的人表示,給孩子的壓歲錢會超過1000元。
老年人 花錢買了半屋子營養品
鏡頭一:70多歲的陳奶奶指指旁邊半墻高的啤酒、飲料、營養品對記者說:“瞧,這是去年晚輩們來拜年送的,都一年了還有這么多。”
“多好啊,這是晚輩們的心意,孝敬你的。”記者回答。“唉,哪里是孝敬我啊?壓根都是我自己花錢買的!我的輩分大,親戚也多,每年到正月,就有不少晚輩來拜年。他們那頭是飲料、營養品一箱一箱地往里送,我這頭是壓歲紅包一個一個地往外掏啊。這壓歲錢給多了吧,這么多親戚還真是筆不小的數目呢;這要是給少了吧,還落個壞名聲,說我這做長輩的小氣。過完春節,就剩下這半屋子的東西了……”
這時,鄰居小東也說話了:“長輩難做,我這晚輩也難做啊。春節去拜年,可這東西也不好送。比如,我們去拜年的時候正趕上其他親戚也在,我們送的禮要是比其他家的差,這心里還真不是滋味。這收壓歲錢也是的,收得少了,心里不舒服;收得多了,也不好受。本來是一片心意,現在倒成買賣了……”
鏡頭二:72歲的王淑云老人提前準備一沓嶄新的百元大鈔,她和老伴都是企業退休工人,每年春節他們送給孩子的壓歲錢至少三五千元,給新錢圖個吉利。老人說,“孫子、外孫不偏不向每人1000元,還有親戚帶孩子來拜年的也要給。”王淑云說,壓歲錢是她一年中較大的一筆開支,可已經給了很多年,沒有不繼續下去的理由。
“今年我們老兩口的退休金都漲了,給孩子們的壓歲錢也‘提了個檔’,孫子、外孫每人1500元,讓孩子們也跟著高興一下。”
中年人 壓歲錢變成了“人情債”
鏡頭一:“今年紅包還照去年的標準給,就算獎金少了,也不在乎這一兩百塊錢。過年都圖個高興,不能讓孩子覺得長輩虧待他們了。”工作了十年的張先生說,從來沒想過要少給壓歲錢。據了解,很多長輩的想法是:今年壓歲錢不“瘦身”。過年派壓歲錢、收紅包,本是個有趣的民俗,但現在卻成了人際關系的難題,給壓歲錢的,要思量自己派多少才合適,收紅包的,則擔心沒機會回禮。
鏡頭二:老家在農村的鄒平還記得小時候收壓歲錢的喜悅。那時候,壓歲錢的意義很單純,春節拜年時,長輩會將壓歲錢分給晚輩,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安度過一歲。村里的小朋友們結著伴挨家挨戶地要,多則十元,少則一元、兩元,每份都讓人歡天喜地。
不知何時起,壓歲錢變得越來越多,到現在都是成百上千地給。鄒平3歲的女兒頭一年收壓歲錢就過萬。除了自家長輩給的,朋友、親戚都不少。為了日后還禮,鄒平都拿小本子一筆筆記了下來,時不時拿出來看看想想怎么才能把這個人情還上。
鏡頭三:做服裝生意的臧女士說,每年她都要給孩子6000元的壓歲錢,外甥、侄女以及朋友家的孩子每人也要給1000元。“今年生意比較難做,我想把孩子的壓歲錢稍微‘壓縮’一下,外甥、侄女的壓歲錢也都暫時降為600元,等來年生意好了,再給他們補上。”臧女士說。
青年人 只出不進 丁克族很郁悶
鏡頭一:“年終獎少了一半,給壓歲錢卻不能少,只出不進,煩。”20日,丁克家庭主婦石芳(化名),從單位領回年終獎后,預算過年開支,想到每年送出大筆無法“回報”的壓歲錢,心頭很不爽。
29歲的石芳結婚多年,丁克家庭,夫妻雙方親戚較多。19日,石芳單位發了年終獎3000元,“比往年少了一大半”。石芳預算的年關人情費開支卻超過了6000元,其中送親戚家小孩的壓歲錢2000元。丈夫今年是否能拿到年終獎,還是個未知數。
俗話說禮尚往來,石芳說,她和丈夫卻一直只出不進。“我算了一下,6年來,我們每年送出去的壓歲錢七八千元。今年收入大降,這筆開支卻不能少,還半點都收不回來。”
鏡頭二:石芳夫婦的煩惱不少未婚工薪族都有。27歲的徐紅是某廣告公司文員。工作三年,壓歲錢開支總數由800元增至1600元。“今年有個大學室友生了小孩,同學約好春節一起去看望,不曉得要給多少壓歲錢?”
徐紅說,小時候,每年親戚給壓歲錢都是5元、10元等。“錢不多,大家很開心。”她無法理解如今逐漸變味了的壓歲錢,“少了年味兒,更多的成了大人之間的交際手段。”徐紅認為,越來越厚的紅包,容易讓孩子變成“小財迷”,不利于孩子成長。
徐紅認為,發壓歲錢要根據自己的經濟狀況量力而行。“收入高時多發點,收入少時少包點,不能打腫臉充胖子,搞得自己入不敷出。都是親戚朋友,有難處大家能理解。”
萬元壓歲錢
造就“小闊佬”
壓歲錢對大人們來說是個雞肋,但對大多數孩子們來說是個好東西。記者近日對30名學生和十多位家長進行隨機調查,發現被調查的學生過年都會收到壓歲錢,其中,26名學生每年收到的壓歲錢超過1500元,15名孩子的壓歲錢超過3000元,最多的一個孩子壓歲錢超過10000元。這些被調查的孩子中,除8名孩子的壓歲錢交給父母保管外,其余孩子的壓歲錢均可以自己支配,同時壓歲錢也是孩子們零花錢的主要“經濟來源”。
某小學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師告訴記者:“每年寒假結束,都能看見一幫手握壓歲錢的小學生在學校周邊小店瀟灑消費,而且同學之間還有一種互相攀比的現象,互相交流自己的‘收獲’,這容易養成孩子畸形的消費觀。”
如何讓孩子
合理支配壓歲錢
專業理財師朱瑞明認為,如果壓歲錢數額較大,孩子的年齡較小,家長除了把壓歲錢存成定期儲蓄以外,還可以選擇風險較高、但增值較快的理財方式,比如買股票、基金、保險等。
壓歲錢應該作為一項長期的投資留給孩子,而目前的A股處于低位區域,投資風險相對較小。家長在為孩子爭取獲取更大收益的同時,也能讓孩子了解些股票、基金等知識,可謂一舉兩得。而最關鍵的一點是,雖然目前的行情也可能會再跌,但也不用擔心,因為孩子有十年或二十年足夠的時間等到未來股市和基金的大漲。但這只適用于年齡在十歲左右或更小些的孩子,對于即將上大學的大孩子就不合適。
綜合《北京晚報》《珠海特區報》《重慶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