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殷鵬
全球股市至今仍未停止震蕩格局,很多理財產品的購買者談“掛鉤”色變,銀行方面也大幅縮減結構性產品的發行數量。不過恰在此時,一些外資銀行“逆市”出擊,其設計思路一改往日單純掛鉤股票上漲,而是采用了掛鉤期貨“轉期”、股市波幅震蕩等因素,力求為投資者帶來低風險收益。
從期貨轉期中尋找機會
荷銀中國近日推出“自動資產配置機制”系列掛鉤結構性存款第一期(到期保本型),在市場中立的防御型資產和具有高成長潛力的進取型資產之間進行自動倉位配置。
這款產品標的籃子由防御型資產和進取型資產共同構成。當市場出現消極信號時,標的籃子的倉位將調整至100%由防御性資產組成。而市場出現積極信號時,標的籃子中進取型資產和防御型資產的比例將調整至30%/70%。
這款產品掛鉤防御型資產為CYD市場中立商品指數憑證,其過去5年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0.07%,同時年化波動率僅為6.44%;進取型資產則為香港H股指數基金,該基金透過持有一籃子恒生中國國企指數(H股指數)的成分股,盡可能緊貼H股指數的表現。
荷蘭銀行私人投資產品中國區業務主管蔣紀康告訴記者,“CYD市場中立商品指數”是荷蘭銀行聯合另一家機構編制出的指數,其基本思想是利用了期貨市場的“轉期”概念,當期貨投資者在每期合約即將結束時候,如果不想進行實物交割,就需要將老的合約平倉,轉而開倉下個月份的合約。CYD的具體做法就是在期貨投資者進行集中轉期的時候,他們在上一期合約做空,在下一期合約做多。“這種投資風險很小,但是由于收益不高,在資本市場好時,很多投資者對這點收益根本看不上眼,不過現在投資者的心態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轉變。”蔣紀康說。
從波動中尋找投資機會
全球商品及股票市場持續大幅震蕩,市場預期未來一段時間可能反復如此波動。銀行在近幾個月紛紛調整了對股票掛鉤的期權策略。從原先的看多策略改為“漲跌雙贏”策略,也就是說,掛鉤的股票無論上漲還是下跌均有機會獲得潛在收益。
如東亞銀行溢利寶7產品,掛鉤4只在香港上市的中資企業股票,如果這4只股票上漲幅度超過12%,產品獲得9.5%的收益;如果股票下跌超過12%,產品獲得5%的收益。實際上,這4只股票在首個季度股價便遭遇下滑,跌幅遠遠超過12%,所以該產品提前終止在3個月內獲得5%的收益。
東亞銀行個人銀行財富管理部總經理陳柏軒告訴記者,“從6月份開始,東亞銀行開始推出全天候保本系列產品,產品收益取決于標的波動率。從實際情況來看,這樣的策略在震蕩市場是相對風險可控的。目前美國房地產價格還在跌、不確定因素仍然存在,所以銀行這時候不應該做單方向的產品。”
花旗銀行零售銀行業務部產品總監梁展霖表示,近期花旗銀行推出的“漲跌雙贏”理財產品,收益率取決于波動率。波動性越高,收益可能性越大。
與“漲跌雙贏”結構類似的還有一種期權策略是眼下震蕩市場相對安全的。其收益取決于標的波動率的絕對值。如匯豐銀行近日到期的一款掛鉤“恒生中國企業指數”的理財產品,收益結構取決于每個季度觀察日內指數表現的絕對值平均數。因此,指數波動幅度越大,產品收益反而越高。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