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理財 > 人民幣可能階段性貶值 > 正文
12月初,人民幣一改對美元的升值態勢,連續4日匯率觸及“跌停”,隨后人民幣貶值又開始“急剎車”,連續4天小幅上揚。年末人民幣的“折返跑”讓不少企業和個人充滿了困惑。
人民幣到底“向左走”還是“向右走”?針對人民幣的走勢,企業和市民又該如何理財?
企業案例:每百萬美元損失11萬元
年終人民幣出乎意料的貶值,令不少出口企業笑逐顏開:12月初人民幣兌美元的即期匯價連續數日“跌停”,企業手中的美元貨款推遲幾天結匯,就換到了更多的人民幣,發了一筆年終“利市”。不過,一些習慣使用遠期結匯等金融衍生品規避匯率風險的企業,不僅未能享受到這筆“意外之財”,甚至還出現了輕微的虧損。
“人民幣貶值本來是好事,但我因為做遠期結匯反而損失了一筆錢。”從事服裝出口的嚴先生有點郁悶,他做服裝出口已經有好幾年時間,前年人民幣從年初的1美元兌8.05元升值到年底的7.79元,100多萬美元的單子最終少了20多萬元,吸取了教訓的嚴先生為了避免重蹈覆轍,與銀行簽訂了遠期結匯業務,2007年人民幣從7.79元升值到7.29元,嚴先生因為提前鎖定了匯率,規避了升值帶來匯兌損失。
嘗到甜頭的嚴先生決定今年也繼續運用遠期結匯這一工具,5月底美國降息預期加大,而當時國內利率較高,這使嚴先生覺得人民幣還有較大升值空間,于是他與銀行簽訂了6個月后交割的遠期匯率為1美元兌6.77元,然而到了12月的交割日當天,人民幣匯率突然大幅貶值至1美元兌6.88元,“這樣一來,每100萬美元的結匯將損失11萬元左右”。更讓嚴先生感到迷惑的是,近期人民幣短暫貶值后又出現盤整的態勢,他對未來的匯率走勢有點摸不清方向,“明年準備繼續用遠期結匯規避風險,但具體該怎么做,我心中沒底。”
支招:注意人民幣“貶短升長”
遠期結匯是指銀行與客戶簽訂合約,約定結匯的外幣幣種、金額、匯率和期限,在到期日外匯收入或支出時,按合同約定辦理結匯業務,這本是一種規避匯率風險的工具,但面對突然“變速”的人民幣匯率,如嚴先生這樣的企業主該如何變招呢?
招商銀行成都分行外匯分析師齊偉認為,在運用金融衍生品工具時,應該對匯率有一個大致準確的判斷,根據判斷作一個相反的對沖,他認為未來一年時間里,人民幣仍然將是“貶短升長”的趨勢。
“人民幣短期的調整,并不意味著長期升值大方向的改變。”齊偉分析指出,前期美元上漲是因為美元結算大批換匯需求的支撐,短期強勢之后,美元對非美元貨幣將可能出現下跌趨勢,“從國際市場上可以看到,美元經歷兩個月的上漲,近期疲態顯現,近期人民幣貶值,是非美元貨幣調整壓力集中爆發。”
齊偉預計,明年上半年人民幣相對美元疲軟,但下半年可能重回升值通道。他建議企業在運用“遠期結匯”這一工具時,要根據自己資金回流時間長短來調整,出口企業在下訂單時,仍要考慮人民幣升值空間可能大于貶值。
個人案例:推遲購匯的老辦法行不通?
“上周人民幣突然跌了那么多,不曉得該不該提前購美元?”面對人民幣突然“變速”,孩子在美國留學的蕭女士同樣感到困惑。
過去的兩年,人民幣持續升值讓蕭女士感受到了實惠,每年4萬多美元的學費和生活費,盡量推遲時間購匯,可以節省上萬元。可是,近期人民幣突然貶值,蕭女士覺得要是明年人民幣繼續“貶”下去,自己 “推遲購匯”的老方法似乎不行了。
女兒在澳大利亞留學的周先生則有另外的煩惱,“上個月澳元最便宜,才4.37左右,到現在卻又回升到4.54了,但我聽說澳元還要跌,不知道現在能否下手買澳元。”
支招:分批買美元 轉成短期存款
交通銀行成都分行李冰建議,有出國、留學等美元需求的市民,可以考慮分批購買美元,并根據需求轉為美元短期存款,“美元三個月、半年、一年儲蓄利率分別為2.75%、2.875%、3.0%,要略高于人民幣,相對來說能規避一定匯率風險。”
“目前購買澳元應該是一個比較好的時機,” 齊偉建議,今年澳元兌美元貶值超過30%,他認為不要單純追求澳元的“底部”,澳元對美元在0.65之下都是購入的較好時機。
本報記者 呂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