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系列理財高風險投訴調查之后,理財周報將目光鎖定“理財師”這個今年以來流動性較大的群體。
誰才有資格叫理財師?是中外資行里正從事理財產品推薦或銷售的業務代表、理財顧問,或是客戶經理?還是那些拿了金融理財師、國際金融理財師、國家理財規劃師,或是注冊理財規劃師資格證的人?
理財周報將持續調查理財師的生態鏈,深入理財行業本質。這是因為,理財周報相信,首先,理財師是直接和投資者接觸并提供相關理財咨詢意見的理財專業人士,他們的綜合素質、專業能力以及職業道德等關乎投資者的切身利益。
其次,隨著投資者理財需求的不斷增加以及理財市場逐步擴展,理財師隊伍的水準已經成為構建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用一位國有商業銀行負責人的話講就是,金融理財師可以為商業銀行打造“金字招牌”。
第三,理財師這個職業群體的培訓、教育和認證標準還不統一。目前,國內關于理財師認證的系統紛雜,這給有著強烈理財需求的投資者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師帶來了選擇上的困惑。
理財周報記者調查發現,外資行理財師的流動性較大,而中資行理財師相對穩定。事實上,理財師的過快流動會導致銀行服務水平的不穩定,已經影響到了部分投資者。
一位外資行的客戶告訴理財周報記者,她的客戶經理一年內更換了3次,導致她要么找不到能為她所持理財產品提供分析的人,要么是接手的客戶經理才剛畢業,無法對市場趨勢進行判斷。“這讓我心里越來越沒底。你說把幾十萬交給啥也不懂的人,能放心嗎?”
受美國金融危機蔓延導致的外圍市場惡化沖擊,業務代表(理財顧問)業績壓力陡增,職業前景黯淡,是外資行理財師流動性較高的誘因。而中資行“一般不需要理財師一味去拉存款和銷售產品。而且,這樣更容易規范產品銷售行為”。
過去,中資行人才往外資行流動的事情比較多,但情況正在發生變化。理財周報調查發現,中資行針對理財師群體也在不斷改進相關的激勵機制,一些業績突出的理財師在為銀行創造效益的同時,也實現了自身價值的最大化。這應該是中資行理財師流動性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位資深業內人士提醒投資者,在選擇理財師時不必“崇洋媚外”,也不要迷信證書。外資行對客戶服務的歷史經驗可能比中資銀行多一些,但要做好本土化的工作非一日之功;在對客戶的熟悉程度上,在判斷客戶的風險承受度等方面未必比中資金融機構強。
理財周報試圖通過客觀報道,引起監管部門對理財師這個職業的準入、服務規范等方面給以更為清晰、統一的標準界定,讓投資者心中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