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存在銀行里的錢,一個月內居然虧了30多萬!”李先生在查看了自己的銀行賬戶后,感到非常驚訝。據其介紹,兩個月前,他在某外資銀行辦理了一項名為“雙利存款”的業務,沒想到錢也能“越存越少”。(10月20日《現代快報》)儲戶把錢存在銀行里,一是為了保值,二是為了增值。尤其是現在物價上漲得厲害,股市又不穩定,很多人開始選擇把錢存在銀行這種既傳統又穩妥的理財方式。按理說,錢存到了銀行,就等于是存進了保險箱,增值多少不說,總不至于貶值,錢越存越少吧?但讓人想不到的是,報道中提到的這位李先生,錢確實是越存越少,一個月之內,竟然就少了30多萬。
不是李先生不識數,也不是銀行的系統出現了問題,而是儲戶掉進了銀行設置的理財“陷阱”。說銀行的一些理財產品是“陷阱”,既沒有夸張,也不是惡意誹謗,很多銀行推出的所謂理財產品,對消費者而言,確實淪為了只虧不賺的“失財產品”,受益的只有銀行自己。
事后,當消費者覺得上當受騙,找銀行理論的時候,銀行總會做出一副很委屈的樣子,聲稱自己當初已經充分提醒消費者了,是得到對方認同以后才幫助消費者理財的。可當初向消費者推銷理財產品的時候,銀行的工作人員幾乎都是刻意淡化甚至是隱瞞理財風險,而總是突出和強調未來的巨大受益的。面對那些計算復雜,條款繁瑣的理財產品說明,消費者往往不是看不懂,就是嫌麻煩,或者是被銀行工作人員描繪的美好“錢景”所吸引,最后只能被銀行牽著鼻子走,直到最后發現財越理越少了,才知道著了銀行的道。
理財虧損,錢越理越少,自然有消費者自己粗心大意,失之不察的責任,但銀行的責任顯然更大,甚至可以說對消費者的損失難辭其咎。銀行不能只為了自己的收益就置消費者的財產風險于不顧,尤其是在當初推銷理財產品的時候,應該做到主動、客觀地向消費者說明各種理財產品的預期風險,把選擇權充分還給消費者。通過誘導,甚至是欺騙的方式讓消費者購買自己的理財產品,既不符合銀行的職業道德,也損害了銀行的聲譽和形象,弄到最后,必然是讓消費者敬而遠之。
(苑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