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證券時報記者張若斌
股市的連續大跌和物價的持續高企,讓不少投資者信心滑落到了谷底。事實上,今年上半年無論是投資股票、基金或是銀行理財產品,基本都很難實現跑贏CPI的預期目標;那么,下半年銀行理財產品跑贏CPI勝算又有幾成,潛在風險又會在哪里呢?
澳元理財風險凸顯
相信在最近一個月內買入掛鉤國際商品的QDII理財產品的投資者都大呼上當,更何況有部分投資者是換成澳元后投資。在短短兩周之內,澳元兌美元匯率即大跌9%,回吐了此前6個月來的漲幅。事實上,本報早在7月5日的《換匯投資澳元產品風險何在?》一文中,就明確指出“隨著澳大利亞央行升息進程停滯于7.25%,利差交易隨時可能拆倉,這意味著澳元匯率可能已經見頂。”
澳元走熊的背后,其實是商品期貨的泡沫破裂。澳大利亞是以資源出口為主的大國,該國的貨幣在國際上都是以商品買賣為主反映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所以當能源市場如石油,金屬市場如黃金、銅等的價格下跌時,該國貨幣一般會貶值。前期弱勢美元催生的能源類商品價格上升,使得澳大利亞在資源的出口中獲益,使得澳元持續強勢。不過當前市場環境發生了變化,自7月15日以來,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主力9月原油期貨自歷史高點147.90美元/桶已累計下跌約30美元,跌幅超過20%。隨之而來的,是澳元/美元日K線圖的連續7條陰線,再加上近期澳大利亞經濟疲軟跡象,市場中看空商品貨幣走勢的觀點盛行,因而導致澳元下跌。
澳元的下跌也使得換匯投資風險凸顯。在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穩步升值的基調未改變之前,將人民幣換成澳元理財,在賺取利差的同時,將面臨一定的匯率風險,如果在未來一年澳元對美元匯率有所貶值,導致人民幣對澳元升值幅度超過4%,則投資者還不如直接以人民幣理財。
票據理財味如雞肋
如果說掛鉤型型產品因高起高落而風險連連,那么,票據理財則是因為收益率偏低而味如雞肋。以招商銀行推出的11期票據類理財產品為例,其中投資期限為48天的,預期年化收益為3.8%,51天的預期年化收益為3.95%,69天的預期年化收益為4.05%,97天的預期年化收益為4.15%,125天的預期年化收益為4.35%,139天的預期年化收益為4.4%,143天的預期年化收益為4.45%,153天的預期年化收益為4.5%。
可見,雖然收益率隨著期限的延長而有所增長,但始終趕不上CPI漲幅(國家統計局7月1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CPI同比上漲7.9%)。越理越少的票據理財,顯然無法占據市場主流。當然,投資者在尋覓優質產品的間隙,對48天的短期票據理財也不妨一試,畢竟其收益率相對貨幣市場基金,還是有月均1個百分點的優勢。
信托貸款風險依存
今年上半年發行最多的信托貸款產品,在銀行撤銷了本金擔保之后依然熱銷。一方面是由于股市低迷,資金穩健性偏好大增;另一方面則是信貸額度緊縮,企業資金需求大增。目前,信托貸款類產品的風險也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信托貸款投向所引發的政策性風險,此前已有多個傳言稱該類產品將被叫停;其次則是某些資質不良的貸款企業出現債務危機。畢竟,信托貸款類產品雖然從未出現過“零收益”或“負收益”,但久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的呢!
股票類產品繼續遇冷
股市持續低迷,也使得“打新股”理財產品都出現了負收益。深圳發展銀行一款增強型新股申購產品最新凈值的年化收益率為-5.0796%。招商銀行一款“基金+新股”理財產品6月底的累計收益率為-19.59%。這些“打新”產品的負收益,源于把部分資金投資于基金、分離債等,而后者的損失“拖累”了“打新”產品的收益。
據悉,深發展這款產品98.1%以上的資金投資于新股申購,剩余資金投資于基金和債券等,今年4月開始運作,正好趕上A股劇烈下跌。截至6月16日,該產品單位凈值為0.9847元,年化收益率為-8.3253%。此后經過一個月的運作,到7月16日,凈值和收益率有所回升。不過,該產品的投資期限為18個月,目前剛運作4個月,雖然最新凈值的年化收益率為-5.0796%,但實際累計收益率僅為-1.35%。事實上,寶鋼分離債和權證的交易是其虧損來源。
從整體看,“打新”類理財產品收益持續縮水,有的已經低于銀行定期存款。目前,“打新股”產品的發行陷入停滯,銀行轉而主推固定收益的票據、債券或信托型產品。以中信銀行的全面配置計劃0809為例,該產品在新股收益不佳的時候投向信貸與票據資產,股票、債券和貨幣市場;而在股市好轉之時投向新股申購,配置比較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