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求財富終極目標:幸福理財N定律 (6)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9日 18:29 《理財周刊》
平和心態適時調整預期收益 從4%的定期存款收益到20%的股票投資收益,按理說,小王實際獲得的投資收益率上漲了400%,同樣的投資,賺到的錢也多了好幾倍,可是他為什么反倒沒有了以前的幸福感呢? 也許經歷過了去年以來證券市場大牛市的投資者,或多或少都會有和小王相同的體會。今年賺到的錢比前幾年多了,卻不曾感受到以往的幸福感。 其實原因也簡單,去年以來的牛市行情讓投資者賺得盆滿缽盈,但隨之而來的就是對收益預期的大幅提高。“去年以來,基金凈值翻兩倍、三倍的不再少數,一些投資者似乎把基金凈值翻番當成了一種常態。”一位基金公司的客戶經理不乏抱怨地告訴記者,“最近的行情不好,每天接到的80%以上的客戶電話都是來詢問為什么現在基金買了就跌,要不要贖回。” 對于“經歷過彩虹”的投資者來說,他們是幸運的;然而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又是不幸的。曾經享受到財富的巨幅增長速度,就把這種增速當成了常態,作為了對預期收益的追求目標,仿佛覺得沒有實現去年那樣的巨幅增長就是失敗,就沒有成就感,也就談不上幸福感。 所以要做到幸福理財,適時地調整對預期收益目標的追求是不可缺少的一項方程式。任何一個投資市場都無法避免波動的產生,只漲不跌的市場是不存在的。而要想在起伏的市場上做到幸福理財,最簡單的辦法是把預期收益目標調整到市場平均收益的水平。 “很多投資者都覺得自己很聰明,非常具有投資天賦,可以比別人做得更好。但事實上,如果以收益率作為橫軸,獲得不同收益率的人數作為縱軸,我們就可以發現,其實獲得不同收益率的投資者人數也是呈現正態分布的。”東亞銀行個人財務及財富管理部副總經理龔耀明先生對投資市場研究多年,“多年的數據統計也可以看到這一點,其實絕大部分投資者都集中在市場平均收益率的附近,真正能夠獲得遠遠高出平均收益的人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他們要么具有非常高的市場敏銳度,要么特別勤奮,做出了常人無法達到的努力。” 因此,如果你把自己的心態放得更平和,把追求市場平均收益率作為自己的目標,往往更加易于實現,也更加容易產生理財幸福感。而反之,投資收益率目標如果定得太高,投資時容易躁進,選擇高風險的投資標的。一旦市場不好,就會隨著市場波動不斷轉換,結果更難達到理想目標,如此,就更難有幸福感了。 金錢是我們改善生活狀態的工具,掌握駕御現有財富的能力,才能讓金錢成為我們忠實的仆人。 有句意大利諺語叫做:讓金錢成為我們忠心耿耿的仆人,否則,它就會成為一個專橫跋扈的主人。那么你是金錢的主人還是金錢的奴隸呢? 讀存折的“幸福”生活 一位理財師向筆者講述了自己的一位客戶的故事。 這位客戶靠著自己的辛苦創業,從十年前的一個窮小子成為了今天的千萬富翁,現在他的資產已經超過了2000萬人民幣。他有一家工廠,每個月可以為他帶來幾十萬的凈收入,但是他的家庭月支出只有5000元。這個數字恐怕和上海一個普通白領家庭的月支出是差不多的。 “可是在我的客戶看來,他實在沒有需要花錢的地方。”每天他都在為自己的工廠而忙碌,早上匆匆忙忙去工廠,晚上很晚才回家,大部分的晚飯都是在工廠里的食堂吃的。他也不講究穿著,因為幾乎每天都是和工人們在一起,接觸到的客戶也大多和他一樣衣著隨便。他也不去度假,因為沒有時間,每天他都需要盤算自己的生意,想著如何把工廠擴大,如何應對新的競爭對手。他也沒有什么特別的嗜好,同樣也是因為沒有時間。 “我問我的客戶幸福嗎?”他想了想,說除了看到自己存折上的數字在變多,會有幸福的感覺,別的時間他覺得自己的生活和十年前幾乎沒有太大的差別。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