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風險警示 3.7萬港元理財3年僅得465.56元收益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9日 18:33 金羊網-羊城晚報
專家提醒,理財產品是有風險的 “我購買了3.7萬港元理財產品,三年下來卻只得465.56元收益,還不及半年存款利息收入。”市民湯先生購買一款理財產品時,被告知最高可達4%的年收益,最高總收益可達12%。三年后,收入卻少得可憐。 理財3年還不如銀行半年利息 據湯先生介紹,他于2004年10月26日在深圳某銀行購買了3.7萬港元的理財產品,起息日為2004年11月5日,并簽署了一份“個人外匯結構性存款交易協議書”,協議稱該產品的理財期最短三個月,最長三年(實際期數受提前終止條款限制),屬于100%本金償付;三個月計算一次收益,其收益計算公式為:4%XN1/N2,其中“N1”為相關收益期內HIBOR(6個月港元同業拆息)落在一定區間的天數,“N2”為每一收益期的實際總天數。 湯先生表示,在購買該理財產品之前,工作人員告知,該理財產品最高達4%的年收益、12%的總收益。然而,到本月12日該理財產品到期后,湯先生去提取該理財產品時,卻發現三年下來,自己的這筆錢卻只能得到465.56元收益,其總收益還不如今年將這筆錢存銀行的半年定期存款收益。 銀行稱“協議”上已明確風險 湯先生稱,當時他之所以會購買選擇該款理財產品,主要是沖著高收益去的。湯先生認為,銀行在銷售該理財產品時,沒有把風險說清楚。 銀行方面表示,所有非固定收益的產品,其收益都是有一個浮動區間的。銀行只是預期最高年收益可達4%,并不是說保證收益達4%。對于收益風險,協議書上都有明確告知。銀行自身對該產品的收益也不滿意。該產品的收益情況與預期相比,確實有一定的差距。其主要原因是該產品的收益是根據HIBOR落入一定區域的天數掛鉤。在2004年推該產品時,按計算公式所測,其第一年的收益還是可以的,只是第二年、第三年(2006年、2007年),隨著人民幣的大幅升值,HIBOR落入所定區間的天數大幅減少,尤其是今年HIBOR根本就不在規定的區間內。所以收益當然很低。同時,2004年,港幣的利息基本為零,所以當時4%的年收益已很高。但是近兩年來,隨著A股、港股投資的火熱,其收益與其他產品比就顯得少了。 專家:理財有風險市民須注意 對于湯先生的遭遇,一位理財專家認為,目前市民在購買理財產品時,大都只關注可能的最高收益,卻忽視了投資的風險情況。而最終的收益卻往往會與預期有所差距,自然會引起投資者的不滿。所以,該專家建議,市民在選擇理財產品時一定要考慮收益風險。文/記者蔣佳元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