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年輕人成理財主力 風險意識待補課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6日 17:59 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
1 、年齡VS理財 26—35歲的人最關注理財 原因:經濟壓力使青年人有理財的強烈需求 [調查數據] 本次參加問卷調查的人士年齡涵蓋青年、中年、老年。在關注理財的人群中,25歲以下人士占21%,26-35歲人士占37%,36-45歲人士占24%,46-55歲人士占12%,56歲人士以上占6%。 結論:不同年齡結構的人士對理財的關注程度存在顯著差別。 [專家解讀] 對理財關注的人士集中在45歲以下,也就是說青年人對理財最為關注,也是理財需求最旺盛的社會群體。理財專家們認為,這部分人士正處于家庭與事業的開創階段,沉重的開支壓力也促使了理財的強烈需求。其中尤以26-35歲人士的關注度最高。這部分人士或者剛剛開始工作,經濟收入較低且花銷較大,資產增值需要強烈;或者是剛剛結婚,經濟收入增加且生活穩定,已經有一定的財務能力,但為提高生活質量需要較大的支出,也有很強的理財需求;或者是開始養育子女,需要為子女的教育進行準備,并且對資產的流動性有較強的偏好,因此理財意識較強。 (投資者在包括年齡、家庭結構、收入等要素方面的不同選擇與偏好,顯示出四川居民不同的理財特征。對于這些理財特征,我們并沒有發現不同地域因素的影響。) 2 、收益VS風險 52.65%的人更看重收益 原因:投資者過分關注收益致盲目攀比 [調查數據] 從整體上看,52.65%的人表示在選擇銀行理財產品時更側重于收益水平,36.43%的人表示更側重于風險,而選擇流動性與服務的人只占到10.89%。在56歲以上的老年人群中,有56.25%的人在選擇銀行理財產品時更注重收益,只有26.56%的人側重考慮風險問題,表明56歲以上老年人群在過分關注收益水平和忽視風險方面表現得更為突出。 結論:雖然不同年齡段人士對理財的關注程度存在差距,但在選擇銀行理財產品時,其首要關注的因素卻呈現相似特征:關注收益水平勝于風險,對流動性和服務則沒有過多考慮。 [專家解讀] 這種過分注重收益而忽視風險的現象,一方面表明了當前投資者投資銀行理財產品的首要心理預期是實現較高收益,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人們對銀行理財產品風險收益機制缺乏充分的認識。過分關注收益特別是商業銀行公布的預期收益,將導致投資者和商業銀行在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上盲目攀高,并導致商業銀行將理財資金運用于高風險領域,以及投資者與商業銀行的糾紛等問題。 友情提醒:對老年人來說,由于其自身的身體因素,心理承受能力較差,不宜參與高風險理財投資,在選擇銀行理財產品時應當多考慮風險,而不是盲目追求高收益。 3、家庭結構VS理財 “三代同堂”、“三口之家”最關注收益 原因:家庭和事業越穩定的人越具風險承受能力 [調查數據] 本次調查將投資者分為單身一族、二人世界、三口之家、三代同堂以及其他等五種家庭結構,調查顯示不同家庭結構有著不同的理財偏好,家庭結構對理財偏好的影響明顯。我們將理財偏好分為收益、風險、服務與流動性四個要素。調查結果顯示,跟年齡結構呈現的特征相似,各種家庭結構的人士都最為看重理財產品的收益水平,而對其服務和流動性關注很少。在對收益和風險的權衡比較時,我們發現對收益的關注程度以“三代同堂”最為強烈,關注收益的比關注風險的多了將近一倍。其次對收益較為關注的是“三口之家”,關注收益的比關注風險的多了將近50%。 [專家解讀] “三代同堂”、“三口之家”的家庭最關注收益,究其原因,可能是家庭和事業越穩定的人士越具有風險承受能力,而希望獲得較高的理財收益。此外,相對于其他家庭,“三口之家”對流動性的關注最低,表明了這一類家庭通常具有較好的儲蓄,對理財產品的流動性并不關注。 此外,對“二人世界”人士的調查顯示,他們對收益與風險是同樣看重的,各占約40%。這表明該群體人士多數正處在事業與家庭的初創時期,家庭和事業相對其他人群較不穩定,開銷占收入的比重較大,積蓄較少導致承擔風險的能力較小,因此對收益與風險同樣關注。這部分人士的一個明顯特點是,相比其它人群,更為看重流動性。這也是因為家庭和事業的不穩定,以及開銷的不確定性與比重較高,所以保持較高的流動性對他們來說就至關重要。 4、收入VS理財 年入30萬元是“分水嶺” 30萬以下以流動資產為主,30萬以上主要投資不動產 [調查數據] 理財產品的選擇受收入水平的影響明顯。調查顯示,年收入少于30萬元的人士主要的理財方式是銀行存款與債券,其次是基金與股票,銀行理財產品在這部分人群的選擇中排倒數第二,僅高于信托產品。其中年收入5萬元以下人士更偏重銀行存款與債券,年收入5至10萬元人士對銀行存款、債券、股票、基金的偏好無明顯差別,年收入10至30萬元人士對股票的偏好最大,而年收入30萬元以上人士主要投資于不動產。 此外在資產配置中,銀行理財產品相對比較穩定,其中年收入在30萬元以上的人士對銀行理財產品的配置比例較高。 結論:收入水平決定理財資產配置方式。 5、專家VS自我理財 超過六成投資者自己理財 原因:理財專家尚未取得信任,都希望得到理財免費培訓 [調查數據] 隨著理財產品交易結構的日趨復雜,鑒于知識結構、精力、能力等制約,普通投資者將越來越難以自行對理財產品進行分析和比較,需要理財專家為投資者提供理財管理服務。調查顯示,超過六成的投資者選擇自己管理理財事務,只有39%的投資者愿意接受專家管理理財事務。盡管目前的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投資者傾向于自己管理理財事務,但專家理財的理念已經在一部分投資者中得到認可和根植。 調查顯示,接受調查的所有人士都希望得到更多的專業理財機構和行業協會組織的理財知識免費培訓,以及從專家和理財機構得到更多的信息披露和理財咨詢。由此看出,大多數投資者不希望專家代替自己管理理財資產,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對專家理財的能力和受托責任缺乏信任,同時也承認和相信自己并不具備管理理財資產的較好能力。 [專家解讀] 從長遠來看,專家理財的方式將有較好的發展前景,但由于一方面我國理財產品市場起步較晚,大多數人對專家理財的方式還感到較為陌生,另一方面由于傳統觀念的影響,許多投資者不愿意顯露自己的“家財”,加之國內目前還缺乏真正的專家理財隊伍,各類偽專家理財師層出不窮,導致國內投資者對專家理財缺乏信任。 6 、收費VS免費 15%的人愿意付費 [調查數據] 在關于接受理財機構或專家服務時是否愿意付費的問題上,絕大多數人表示要根據服務質量而定,這部分人群占74%;直接表示愿意付費的占到總人數的15%;11%的人士明確不愿意為理財服務付費。 [專家解讀] 在考慮年齡、家庭結構、收入、地域等因素時,對這個問題的回答的差別并不明顯。愿意根據服務質量決定是否付費,是投資者理財觀念逐漸成熟的一個標志,這也為理財機構開展服務提供了契機。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