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同學聚會吧的故事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1日 07:09 上海金融報
英姿 2004年8月,武成頤下崗后,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只好每天呆在家里。由于他是家中的頂梁柱,一家人的生活都要靠他來維持,現在沒有了收入來源,他很是苦惱。 國慶前夕,一位同學與他聯系要在假日期間舉行一次同學聚會。因自己失去了收入來源,本不愿意去,但礙于老同學們的情面,他還是勉強地答應了下來。 那天聚完會回到家后,他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一直思考著一個問題:聚會時,他看到那家酒店還有好幾撥人也在搞同學聚會,可見眼下同學聚會非常流行。而聚會就需要場所,所以現在酒家和賓館就成為他們的首選。這些地方雖能滿足同學們邊吃邊聊的要求,但總感到缺乏一種能與之相配的氛圍。假如能為同學聚會提供一處既“文氣”又適合重溫舊夢的環境,開一家“同學聚會吧”,只要策劃得當,一定有“錢”途。他為自己有這樣的想法而竊喜不已。 有了開“同學聚會吧”這一大膽的想法后,一向做事爽快的武成頤就說干就干。他除了把自己多年的全部積蓄拿出來外,還向親朋好友借了一部分錢。接下來,武成頤便忙著選址、申請注冊“同學聚會吧”的經營項目、購買所需物品、布置店內設施等。經過3個月緊鑼密鼓的籌備,武成頤的“有緣人同學聚會吧”,終于在2005年1月8日正式開業了。 武成頤的“有緣人同學聚會吧”開業第一周,就有一位“老三屆”的知青與他聯系,說周末想組織一次下鄉知青茶話會。他馬上答應了對方所提出的要求,根據這批“老三屆”都是下鄉知青的特點,他進行了一些特殊的布置。除了在墻上貼有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的畫像外,還在桌子周圍放置了斗笠、蓑衣、扁擔、鋤頭、馬燈和犁耙等農具。在音樂的播放上,他則選擇了幾首當年“戰天斗地”類的革命歌曲,來烘托當時“農村廣闊天地”的氛圍。 周末來臨,參加聚會的18名“老三屆”知青全部到齊,大家身處在這種“農家氛圍”中,回憶往事,頗多感慨。期間,這些知青都感嘆:看著這些鋤頭鐵耙,好像時光倒流,使他們回到了挖泥塘、睡茅棚、吃青菜蘿卜、看手抄本、掙工分的歲月,那段艱難而又美好的生活讓他們難以忘卻。 這次“老三屆”人的聚會,使這些知青們都感到非常滿意,他們決定再次聚會時仍然選在這里。由于這次聚會搞得非常成功,很快,“有緣人同學聚會吧”在當地傳出了好名聲。 隨后,武成頤的生意便日漸興旺起來,但他并不滿足現狀。為了讓更多的同學來聚會,他主動與市內各學校取得聯系,從他們那兒了解各時期學生的情況,以便順藤摸瓜,尋找新的消費者。很快,他的新一筆生意是一次77屆同學聚會,那次生意他純賺了660元。 到現在,“有緣人同學聚會吧”在經營2年半的時間里,武成頤不僅還清了親朋好友的借款,而且每月的收入也達到了萬元以上。如他所愿,“有緣人同學聚會吧”真的讓他“聚“來了錢財。最近,他打算擴大自己現有的經營規模,把“有緣人同學聚會吧”做大做強,以便更加適應消費者的需求。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