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財富存活者的秘密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8日 15:08 《理財周刊》
文本刊記者 江南 在我9年的職業記者生涯中,親身采訪過的上億身價的人為數不少,曾被列在《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上的人就有4位。但這些“上海首富”也好,“地產大王”也罷,雖然曾經積聚的財富遠遠超過今天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李鴻儒,但論個人幸福感以及對社會的積極意義而言,恐怕反而要遠遠遜色于后者。 究竟怎樣的人算“有錢人”?究竟怎樣的有錢算“幸福地有錢”?這恐怕是很多人在思索的問題,當然也有無數種不同的答案,李鴻儒的經歷可堪一證。 古小亞細亞有位國王克羅伊斯(Croesus)被公認為是當時最富有的人,據說希臘著名的智者索倫(Solon)去見他。索倫對克羅伊斯的金銀財寶無動于衷,卻一連給他講了很多寓言故事,都是關于大富大貴者最后死于戰爭災難,克羅伊斯不免動怒,直接問他難道富有如我者還不算幸福嗎? 索倫回答說:“看盡人間形形色色的不幸后,我們不能因為眼前的享樂而狂妄自大,或者贊美稍縱即逝的幸福快樂。世事難料,未來變幻莫測。只有蒙上蒼垂憐能幸福以終的人,我們才能稱之為幸福快樂。” 若干年后,克羅伊斯被波斯王打敗,即將遭到火焚處死時,他流淚高呼索倫之名,波斯王問明情況,了解了索倫的警語,免除了克羅伊斯之死。再后來,強大的波斯王亦死于非命。 是的,財富的絕對數并不是決定幸福人生的惟一標尺,它至少應該在乘以若干個權數后才能得到大致的結論。無論這些權數有多少個,我想毫無疑問的第一個權數是安全性。 我要推薦一本書給讀者,書的英文名是《Fooled By Randomness》,中文譯名是《隨機致富的傻瓜》,盡管名字被翻譯得很離譜,可是內容卻十分可鑒。作者塔勒布是一位紐約大學的數學教授,同時也是一位落難的黎巴嫩副總理后裔,更是華爾街上知名的股票作手,盡管他的個人財富甚巨,他卻覺得一切不過是隨機性的結果。 塔勒布設問,假設有兩個人,一個叫馬克的是個貧窮的門衛,有天中了彩票大獎,獨得兩億美元,從此成為富人;他的鄰居戴維是個牙醫,35年來每周工作5天每天8小時,只不過積累了不到1000萬美元的個人財富。那么,誰更有錢?他假設人的生命可以重來,他們倆每人重活了幾千次,戴維最好的情況是在紐約公園大道給有錢人看牙,最壞的結果是在一個半荒廢的小鎮行醫;至于馬克,如果他能重新活100萬次,那么這100萬次他都得當門衛,他得活上上千萬次才可能再中一次彩票大獎脫離門衛生涯。 同理,塔勒布認為,我們在討論一項行業時,不能不考慮踏進那一行人士的加權平均值,而不是拿一個已經成功的人當作樣本,這被稱作“存活者偏差”。 今天我們看股市也好,看藝術品市場也好,看房地產市場也好,總是會對成功者贊不絕口,把他們樹立為人生的標桿,憧憬著“假如我也能抓住那樣的機會就好了”。但其實呢,我們往往忽略了大量的失敗者,以及成功者付出的代價。 我們回過頭來看李鴻儒的理財歷程,從20世紀80年代初他就開始萌發理財的念頭并通過兼職、集郵等有限的手段實踐并學習著。但路途艱辛且遙遠,堪稱小有成就要從90年代中期開始,至90年代末期才有所大成,真正上了較高的境界并開始實現資產分散各領域各國配置則是21世紀的事情了。10年摸索,5年播種,5年收獲,5年窖藏,我們在欣賞波爾多紅酒的美味時絕不能忽視它們曾被默默地窖藏了多久的事實。李鴻儒25年的理財生涯看似沒有什么大起大落,但能一路平穩快樂地走到今天,可學習的閃光點實在太多了。 如果以一個追求一夜暴富的人的視角來看,這段路甚至充滿著遺憾和失敗。沒買過認購證,沒大規模倒賣過郵資封,沒炒賣過房,沒大量囤積藝術品,每個看似可以抓住的暴富機會他幾乎都錯失了。但若以撇除“存活者偏差”的可重復可持續性眼光來看,則會發現這條穩健扎實的理財致富之路才是游刃有余之道。甚至于可以這樣講,任意一個智商中上水平,中高等教育水平的中國普通人,只要肯花同樣的功夫和時間下去,都有望踏上同樣的坦途。 我認為,李鴻儒的理財故事中最值得學習的是三個優點。 首先,愛學習。他對所有感興趣的領域都會下工夫去研究,而且這種研究不是閉關造車式的,他會看書、拜師、交朋友。若沒有這么廣泛的知識積累,他又怎么可能一身跨如此多的投資領域又都獲得成功呢。 其次,守紀律。理財需要信心、耐心,同時需要一顆紀律心。李鴻儒不止一次講:“這件事我是不會做的。”他不會做的事包括賭博式的投資、不了解基本面的草率出手、價格大大高于價值時繼續投機、走在法律的對面或者是灰色地帶等等。總之,他不允許自己為了追求暴利而把家庭資產置于巨大危險之中。為了這個原則,我們可以說他曾錯過了無數個絕好機會,但是他始終保持自己的安全,并能夠始終抓住“第二好”的機會。 最后,好心態。無論投資什么領域,李鴻儒的第一訴求是滿足自己“白相”的欲望,這種心態讓他能平常對待市場價格的起落,甚至完全漠視,讓他不會追漲殺跌,更讓他能始終堅守價值投資之道。今天,高漲的市場讓很多人無視價值甚至鄙視價值投資者,但是歷史上的教訓一再提醒我們究竟誰才是“存活者”。 再回到“安全性權數”的概念上來。今天我們知道,原新疆德隆的控制者唐萬新,是個了不起的投機者,早在上世紀末,他通過投資法人股等手段已經積累了好幾個億的現金財富,但是屢屢投機大獲成功的經驗讓他欲望膨脹,在紙面財富上增加幾個0的想法讓他不斷融資投機,最終發現,他做的不是加法而是乘法,當所有的財富最終乘以了一個“0”,結果當然是等于“0”。 反之,對千千萬萬的李鴻儒式的投資者來說,保持自己的“安全性權數”為1,再乘以適當的復利增長系數,若干年后,你也會成為有“3個美國人”為你免費打工、家里陳列滿美輪美奐的藝術品、擁有全世界幾種主要貨幣對沖風險、周游世界不用自掏路費的“存活者”。 困難的是,在年輕時想明白自己該干什么已不容易,能用一生時間來實踐這條道路就沒有幾個人能做到了。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