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財自理中來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6日 19:22 上海金融報
試試看,把“財”字拆開來會得到什么?沒錯,是另外兩個字———“貝”和“才”。 曾聽老師說過,“財”字之所以由“貝”和“才”二字組成,乃有其道理:因為,貝是人類最古老的通用貨幣。在古代,還沒有發明印刷術前,人們只能把關于價值方面的信息記錄在貝殼上。所以,貝在古時被視為寶物;至于“才”,向來就有人才、庸才、蠢才之分,兼以才能、才華、德才、英才等種種特質。于是,不同的“才”與“貝”相結合,便獲得了各類“質地”相異的財富,也就是“財”字的由來。 無庸置疑,財對于普通人尤為重要。雖然一提到錢財,必然招致兩種截然不同的反應:一種人堅信活在這個世界上,身無半點銀兩是萬萬不能,寸步難行;而另一種人則干脆以窮“銘志”,覺得滿身銅臭者最為惡俗。 不過,現實一點地說,錢財固然并非萬能,但沒有財也確實會給生活帶來諸多不便。沒辦法,人的一生,衣食住行,育子養老,辛苦奮斗,用智用力,豈是兩手空空便可安然度過?那么,該怎么辦?答案當然還是 俗話說:吃不窮,穿不窮,不會打算一生窮。這句老話用在今日依然適用。因為個人財富的多少,正折射出不同人生的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求財、聚財、為財奮斗,不僅事關個人才智,關鍵還要善于并“勇于”理財。有人說得好:“財”字生性清高,許多人由此把財當神,敬之為“財神”。然而,“財”字生性倔強,不肯輕易相隨。所謂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并非每年大年初五放幾串鞭炮,便能將財神爺輕松接回家來。因而,“財”并非如字面上看,乃“貝”與“才”的簡單結合。財重在于理,方為理財的原則。 讀過一則名為《管道的故事》的好文章,其中一節說一位年輕的棒球運動員達利斯·多伯里,從十幾歲就參加重要賽事。在其運動生涯中,每年能賺2-5百萬美元薪水。加上一年幾百萬美元的廣告費、出鏡費、演講費等,在他40歲時已賺到近1億美元。可是,因酗酒、吸毒以及昂貴的房子、昂貴的車子、昂貴的律師費、昂貴的離婚費用,他最終無法養活妻子與3個孩子。 與之相反,一位小鎮上的女教師瑪嘉烈·當娜,任教50年,70歲時退休,年薪只不過8500美元。可她善于理財,善于建造人生的財富“管道”,20多歲就開始存錢并投資。其購買的藍籌股、免稅債券和公共事業 這個故事說明什么?對,財是掙來的,花要花得理直氣壯。不過,最重要的———財是理來的,如此才更踏實。所謂理在財之上,財自“理”中來。(傅燁珉)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