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銀行吃肉給購買者喝湯 銀行理財高收益陷阱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4日 20:05 經濟觀察報
本報記者 李利明 孫健芳實習生 袁征 北京報道 春節之前,在各家銀行的營業網點里,理財產品的宣傳海報格外醒目,其中,“最高收益率高達百分之十幾(或百分之二十幾)”的數字格外吸引客戶的眼球。 而此前,國內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最高年收益率大多在5%左右,超過10%的屬于鳳毛麟角,超過20%的更是前所未聞。 果真如此嗎?最高收益率是否就是最終收益率?投資者在這些令人心動的數字背后,是否看到了不小心就會踏進去的陷阱? 與股票或指數掛鉤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些最高收益率誘人的銀行理財產品,無一例外的都是與某些股票或者股指乃至大宗商品指數有關的結構性產品。而以往絕大多數銀行理財產品,都是投資于貨幣市場上的固定收益債券等低風險的品種,只能有略高于同期銀行存款利率的收益水平。 隨著去年下半年以來股市的火熱和恢復新股發行,一級市場的發行價格和二級市場的交易價格出現了較大的差異,打新股此時成為各家銀行人民幣理財產品的主力品種。工行的“穩得利”——— 新股申購型、建行的“建行財富一號”二期、招行的“金葵花”——— 新股申購3期等等,都是這樣的品種。 招行零售銀行部總經理劉建軍介紹,這樣打新股的產品都是銀行發行理財產品從投資者手中募集資金,然后交給信托投資公司去申購新股,中信信托、北國投等都是銀行的合作伙伴。 除了打新股之外,國內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更多是結構性理財產品,即與某些股票的價格波動、股市或者大宗商品的市場指數掛鉤——— 中行的“匯聚寶”有 “高折價優質H股掛鉤型”美元產品;深圳商行的“盈豐理財”有“美元12個月股票掛鉤”產品;招行“金葵花”有“高盛農產品指數表現聯動美元”產品,等等。正是這些產品的最高收益率令投資者怦然心動。 這些理財產品既然與國際或者國內的股票或者指數掛鉤,是否就是拿著募集的資金投向這些股票或者指數產品?劉建軍稱,不是這回事。他介紹說,與股票或者指數掛鉤的理財產品是結構性產品,客戶把資金交給銀行,銀行把大部分資金用于買進一個收益穩定的債券,使得本息相加能夠達到原來的資金額,剩下的資金去買進某個期權或者掉期產品,和海外的股票或者指數掛鉤,由于期權和掉期的高杠桿比率,收益可高可低,在很多時候是能夠賺錢的。 民生銀行資金與資本市場總部負責代客理財的戰濤解釋,結構性理財產品分為本金不出境和本金出境兩種類型:本金不出境就是本金放在國內不動,而拿著約定期限的應付利息到境外進行衍生品的投資;本金出境就是用本金到境外去購買基金,同時拿著應付利息去購買結構性產品。 他舉例說,募集了一個億的一年期理財產品,一個億的本金或者放在國內用于銀行的正常經營,或者購買國外收益穩定的基金或者債券,而應付的一年期存款利息252萬元則去購買相應的結構性產品,主要是掉期或者期權等衍生產品,也有可能購買股票。這樣的話,對投資者的回報就從利息收入轉化為投資衍生品的收入。由于期權等衍生品的高杠桿性,理論上說,衍生品的收益無上限,不管多高的收益都有可能。 “最高收益率”玄機 正是因為這一點,各家銀行在推介自己的理財產品時,最高收益率都成為一個誘人的數字。某銀行負責理財產品的一位人士表示,他們原本設計的理財產品的最高收益率是5%,可是看到了有的銀行理財產品的最高收益率已經到了20%以上,他們也只能把自己產品的最高收益率上調到10%。 既然最高收益率如此重要,那么最高收益率成為最終收益率的概率有多大呢? “以上面的例子講,如果要實現20%以上的最終收益率,就意味著要用252萬一年賺2000萬,你說這個可能性有多大呢?”戰濤反問。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打”新股肯定是不會賠的,而且還能大賺一筆。但是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金融學副教授趙欣舸提醒到:“打”新股絕不是只賺不賠的,僅在2004年,美欣達、蘇泊爾和宜華木業上市當日都跌破了發行價。去年的國航上市也遭遇同樣命運。 “理財產品有風險,別把最高收益率當成存款利息”,幾乎所有接受采訪的銀行人士都這樣說。但是,大多數投資者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時候,并沒有獲得這樣的信息。 劉建軍也認為,現在很多銀行理財產品,尤其是境外理財產品,都是把風險扔給了客戶。 他表示:高收益必定隱含著高風險。理財產品往往是通過對資產的分散組合,讓客戶承擔部分風險,以博取較高的收益。招行自己開發了測度風險的軟件,只有客戶經過風險測度并且填寫了保證書才能夠購買這類產品。“我比較保守,不希望傷害客戶”。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現在有些銀行的做法是讓客戶自己承擔風險,而銀行賺手續費、管理費和業績報酬。一些銀行的理財產品說明書 “產品相關費率(年)”一欄,很多產品除了收取一定比例的固定費率之外,還要收取業績報酬:若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高于某個數字(扣除相關費用后),對高出該數字的收益部分按一定比例收取業績報酬,而這個比例至少也有20%,最多高達48%!這些手續費、管理費和業績報酬,都是各家銀行中間業務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 趙欣舸表示,收取業績報酬確實是國際慣例,美國的對沖基金就是這樣做的。但美國的對沖基金收取業績報酬的前提是目前業績超出了基金的歷史業績高點,而且只收取超出部分的20%作為業績報酬。他認為,一些打新股理財產品在收費方面的設計造成的可能后果是:如果產品本身賺了錢,銀行可以大塊地吃肉,同時可以給購買者喝口湯;而如果產品本身賠了錢,銀行毫發無損,但購買者可能連飯也吃不上。 銀行理財也有風險 在趙欣舸看來,目前銀行理財產品市場最大的問題在于:與理財產品有關的信息是完全不透明的,不對稱的。“在現實中,我們根本就不可能知道該產品的年化收益率到底是多少,所以就只能聽憑銀行予取予求了。” 目前,市場上的銀行理財產品越來越多,非常危險的是:絕大多數的民眾對理財產品中蘊藏的風險完全是一無所知。“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這句話不管你信與不信,總會在耳邊聽到。而理財產品的風險,卻幾乎沒有人提及。 銀監會有關人士表示,銀監會對于商業銀行銷售理財產品的風險披露問題一直相當重視。在商業銀行開辦個人理財業務之初的2005年下半年,銀監會就強調風險披露問題。《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提出“商業銀行利用理財顧問服務向客戶推介投資產品時,應了解客戶的風險偏好、風險認知能力和承受能力,評估客戶的財務狀況,提供合適的投資產品由客戶自主選擇”,并且要求“對產品風險的揭示,以醒目、通俗的文字表達;對非保證收益理財計劃,在與客戶簽訂合同前,應提供理財計劃預期收益率的測算數據、測算方式和測算的主要依據。《商業銀行金融創新指引》特別強調了,“商業銀行不得向客戶提供與其真實需要和風險承受能力不相符合的產品和服務。” 戰濤認為,投資者一定要增強自己的風險識別能力。銀行在理財產品說明書中都有相應的風險提示,雖然很少提醒投資者如何認識這些問題,但從這一點上銀行沒有說假話,因此銀監會想監管也沒有辦法。銀行要想生存,首先要把產品賣出去。“廣告就是廣告。你會看了廣告就去買產品嗎?不一定,但是商家能不做廣告嗎?”他反問。 趙欣舸呼吁:必須對理財產品蘊藏的風險和不公廣而告之,使所有人都意識到理財的水恐怕比股市還要深,所以要慎之又慎。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