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不支持Flash

六位投資者的新年理財計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8日 13:57 大河網-大河報

  每年春節7天長假里,各個家庭的“財政部長”們都會盤點上年的“收成”,制定新的一年的財務規劃。2006年理財市場的火爆行情,使得今年春節眾多聚會的話題變成“今年你打算如何理財”!

  記者昨天采訪了多位普通市民,他們有的已頗有理財心得,有的正準備加入投資大軍,他們既有投資股票、基金、房地產的,也有投資相對“偏”一點的外匯投資、藝術品收藏的,還有在商業領域埋頭耕耘的。

  他們真實的理財故事和堅定的理財夢想,也許對您會有些許啟發。

  股市

  堅定看多者的煩惱

  “我對中國經濟增長十分有信心,2008年之前會堅定地投資股市。”與其他許多股民一樣,張先生2006年投資股市的回報不錯,在新的一年的投資計劃里對股市也是“堅定看多”。

  從2006年5月進入股市起,張先生炒股的收益達到40%。與許多投資者不同的是,張先生雖是初入股市,但投資數額巨大。2006年5月,張先生將全部存款的5%留作日常開銷、10%投資于債券等低風險品種,其余的數千萬元全部投入股市。

  由于投資數額巨大,首次進入股市的張先生不敢掉以輕心。“我一入市就經歷了2006年5月到8月的股市振蕩,在振蕩最嚴重的時候最高一天損失達到兩三百萬元。那時候我白天看盤交易,晚上研究個股資料,經常幾天幾夜連軸轉,生活毫無質量可言。”雖然之后的幾個月內,張先生彌補了之前的損失且取得了不錯的收益,但他也深切體會到了股市的風險以及個人炒股消耗巨大的時間和精力,“雖然對股市堅定看好,但是炒股的過程卻讓我心力交瘁”。

  此外,張先生在投資組合方面猶豫不決。一方面,從分散風險的角度考慮,他對樓市、外匯、黃金等投資渠道十分感興趣;另一方面,由于資金量比較大,對即將推出的股指期貨他也躍躍欲試。

  張先生表示,目前最希望以收益分成的方式找到一個專業人士替他操盤炒股。

  基金

  鐵桿基民的“基金經”

  50多歲的鄭女士算得上鐵桿“基民”。事實上,鄭女士成為“基民”也不過半年時間,這半年中她投資基金獲得了超出她預期的收益——平均50%。這樣的收益讓鄭女士認為基金是目前最好的投資方式,因此她向身邊每個親友推薦,并且決定在接下來的一年中繼續投資基金。

  事實上,從理性的角度來說,作為沒有相關投資經驗的新“基民”,鄭女士能夠獲得如此高的收益,其實是得益于同時期股市的走牛,同時很大程度上也取決于她的運氣。

  2006年9月底,鄭女士拿出5萬元購買了她的第一只基金,2007年年初,她又投資2萬元買了另一只基金。今年年初幾周的股市振蕩讓鄭女士十分擔心,于是她在1月中旬贖回了全部基金。此時,她第一輪基金投資的收益已經有40%。

  雖然贖回了基金,但是鄭女士一直關注著股市行情以及多只基金的表現。贖回基金兩周之后,鄭女士決定再度出手。2007年1月底,她將上一輪投資的本金加上收益共8萬多元購買了3只基金。

  雖然理財經理們一再提醒“對于基金投資不宜頻繁進出”,但是經驗不多的鄭女士似乎運氣不錯。在狗年的最后幾個交易日內,滬深股市持續走高。鄭女士不足10萬元的基金投資獲得“日進千元”的收益,在春節閉市之前的最后一個交易日,她的賬面資金單日增加了2000多元,成為春節期間她最大的談資。

  “您這個年齡已經不適合過多投資股票型基金了。”

  “不能把所有的雞蛋放到一個籃子里,應該在投資組合中加上風險較低的品種。”面對子女的這些勸阻,鄭女士對基金投資有自己的見解:“基金又不像股票會跌停,一天最多跌幾分錢,我每天都關注凈值,如果連續幾天下跌我就贖回,能有什么風險?”抱著這種想法,鄭女士決定在未來一年仍要投資基金。和鄭女士傾其所有投資基金不同,今年55歲的陳女士打算把每月結余的流動資金好好打理一下。去年7月份國家上調

公務員工資后,陳女士和老伴除去醫藥費、生活費等支出,每月固定約有1500元的結余。

  “可以每月拿出幾百元做‘基金定投’,最好是選股票平衡型基金。’”這是光大銀行鄭州分行的理財經理郜曉莉給老兩口的建議——基金定投(定期定額投資某只基金)可以有效分散投資風險,但同時又能分享“牛市”較高的收益,還規避了流動資金在銀行活期賬戶上的損失。

  炒房

  有人心生退意,有人爭當“房東”

  “2007年準備收手,淡出炒房江湖!”鄭州市民張先生昨天半開玩笑地告訴記者。

  2004年上半年,他以每平方米2600元的價格在鄭州市西大街購得第一套房,當年又以3000元的價格賣出,小賺了一把,遂一邊上班,一邊做“炒房族”。2004年下半年,一直在低位徘徊的鄭州

房價開始快速上漲,張先生恰好搭上了這班車。

  據張先生講,2004年至今,他經手的住房有十七八套,賺了近20萬元。目前他手中還有四套房。

  “有一段時間我的資金鏈繃得特別緊,老擔心自己隨時會破產。”張先生笑言,國家密集出臺的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對他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2007年年初國家醞釀對房地產保有環節征稅的消息,讓他周圍手中握有多套房子的人心驚,賣房成了他們無奈但又迫切的選擇。“我準備賣掉的這套房,如果今年能賣掉,僅營業稅和個人所得稅就得交近兩萬元,即便如此也要賣。”張先生說。

  春節前張先生和幾個熟識的同行溝通后,給自己定下了2007年的炒房紀律:不輕易買住宅了,除非碰到價格特別合適的;適當關注寫字樓投資。

  張先生的炒房“成績單”在鄭州只能算是一般水平。據他講,鄭州一位2003年開始炒房的女士,當年投入了10萬元,如今已有百萬元以上的資產了。就是這位女士,今年也準備在房地產領域適當“減倉”了。

  就在張先生在“炒房”市場心生退意時,還有更多的人準備殺入樓市。鄭州某單位的徐先生,拿2006年在股市中賺的錢在鄭州市北環某大型商場附近買了套房子,準備當“包租公”。“股票畢竟是‘紙上財富’,還是落袋為安的好。”徐先生說。

  “土地是有限的,房子只會越來越貴”,一位在房地產市場摸爬滾打多年的投資者說,他會堅守房地產市場,不做投機分子,而是長線投資。

  炒匯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

  理財經理總是指點他人理財,自己的財又是如何理的呢?

  “今年將繼續炒匯,適度關注基金、股市。”昨天上午,省會一家銀行的理財經理肖紅(化名)對記者說。

  2006年對于中國的外匯投資者來說,無疑是灰暗的一年:去年人民幣兌美元累計上漲3.38%。對于那些拿人民幣換成美元“炒匯”的投資者來說,僅

人民幣升值一項就損失不少。那些購買了外匯理財產品的投資者,如果這些產品的預期年收益率低于3.38%,“顆粒無收”屬正常現象。

  在此背景下,不斷聽到理財經理向投資者建議,如果手中有美元的話,最好換成人民幣。

  而肖紅仍然堅持用美元“炒匯”。去年10月23日,交行“滿金寶”業務在鄭州運行時,肖紅投入2.6萬美元進行交易。“滿金寶”容許客戶在存入一定比例保證金的前提下進行放大金額、多空雙向的外匯買賣交易,比較適合對匯市風險認知度較高、對風險有一定心理承受力、愿意承擔較高風險去追求高收益的客戶。

  正所謂“藝高人膽大”,肖紅從2002年便開始“炒匯”,每年“炒匯”的收益率在10%左右,經過實戰,早已對外匯投資了然于心。其高超的外匯“財技”也為其帶來了較高的收益:她投入的2.6萬美元本金,經過4個月的買賣,已增加至3.15萬美元,每月的收益率高達5%。

  看到“滿金寶”收益頗高,肖紅今年2月1日又追加了1.9355萬美元的投資,不足1個月,追加的這部分資金又變成2.21萬美元。

  去年股市、基金很火爆,肖紅為何只鐘情外匯投資?在她看來,“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理財產品市場豐富,投資者必須結合自己的收支狀況、專業知識等情況做出取舍。對于別人是否能借鑒她的理財經驗,她建議進入之前先練苦功,因為“炒匯”需要專業知識。

  當然,她也認為適當的投資搭配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她自己投資有房產,當時每平方米2900元,現在每平方米漲了1000元,收益也不錯。她還曾于去年7月份購進1萬元的鵬華動力基金,今年1月18日贖回時凈賺6000多元。即便如此,她認為自己最有潛力可挖的投資才華依然在外匯市場,所以會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這里。

  收藏

  方興未艾中的風險

  40歲的胡先生最近突然關注起了藝術品收藏,起因是家中傳下來的一件宋瓷。幾年前胡先生的母親去世后,他父親的健康狀況也不樂觀。一次大病過后,胡先生的父親將幾個兒女都叫到床前,拿出一個瓷盤。胡先生的父親說,這是宋代四大名窯之一的定窯瓷器。

  作為家中長子,胡先生和弟妹們達成協議:請專家對這件瓷器估價,如果價值不算太高,這件宋瓷就作為傳家之物由胡先生保存;如果價格不菲,則需要大家商議是否變現。

  胡先生這才關注起藝術品收藏。他了解到,最近十多年來,在房地產、股票、藝術品三大投資領域,藝術品投資的回報最高。

  在2006年國內拍賣市場,瓷器、青銅器、國畫以及古地圖等多種門類的藝術品的拍價都創國內拍賣史上的新高。

  此外,胡先生認為在人民幣升值的背景下,國內的藝術品市場將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基于這些考慮,胡先生十分看好手中的這件瓷器。

  不過最近看到的一則報道又讓他有些擔心:據稱2007年年初,國內幾個城市的春季藝術品拍賣會都交投清淡,原因是大量資金從藝術品市場抽身準備投向股市。這是否意味著,如果股市仍然火爆,將帶來今年藝術品收藏市場的“寒流”?

  自己家的這件瓷器是保存還是變現?如果變現,應在何時?自己是否可以到藝術品收藏領域掘點金?成為胡先生今年最關心的問題。

  經商

  打工妹改當服裝店老板

  25歲的“外來妹”小王,結束了在鄭州將近10年的打工生涯,2007年1月18日當起了小老板——雖然只是擁有一家小店的一部分股份。

  她和朋友合伙在東風路天旺廣場開了家服裝店,經營美國某品牌商務休閑男裝,并準備拿下該品牌河南地區的總代理權。“剛開業,經營不夠穩定,每天營業額從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小王說。

  這之前的近10年,小王在鄭州很多地方打過工:兩個飯店、兩家商場、一家保險公司、一家個體企業……個中辛酸不足為人道。10年來,沒賺到錢,但長了見識,這是更值錢的財富。

  “我馬上要到上海去看這家品牌的春裝款式,正月十五之前要把春裝上齊。”“希望在我們共同的努力下,今年就能贏利,至少也要實現盈虧平衡。”她對自己和這家店都充滿了信心。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