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炒股成校園時尚 大學生用生活費炒股票惹爭議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1日 15:37 中國新聞網
隨著投資意識的日益增強,炒股已成為很多市民業余投資的選擇之一。“存錢不如炒股”的觀念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大學生,他們作為一個特殊的投資群體,近年來逐漸在證券投資的大軍中現身,并且人數還有逐年上升的趨勢。 于是,一些問題擺在了人們面前,大學生炒股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如何看待大學生炒股? 緣起:一中學生“股迷”網上發帖求教 2006年12月23日,一位南昌中學生在百度發出了一張求助帖:“我是一個中學生,想炒股,不知道怎么樣才能買賣股票,開戶是去哪里,應該具備多少錢?” 該帖在網上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全國各地的網友紛紛跟帖發表評論,一網名為“comeasme”的網友當天便發帖表示:“勸你還是以學業為重,不要到頭來學習、錢財兩空……不要以為這是賺錢的!” 而在眾多評論中,還有一炒股多年的股民現身說法談起了自己的經歷,該網友表示他做了4年的 記者調查:“學生炒股族”拿生活費炒股 記者在調查發現,省城一些高校中確實有部分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炒股,近年來人數還有上升的趨勢。大學生炒股大多投資額不高,多則1萬元,少則一到兩千元不等,這些“成本”來源主要是父母給的生活費、學費,還有一些學生將平常打工收入也投入股市。 南昌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學生小楊從大三開始涉足股市,他對于炒股的觀點是,反正錢放在銀行里也是白放著,不如做點實際的投資,還可以提高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小楊告訴記者,父母按學期給的生活費,他一般會留下兩個月的生活費,其他錢都投入股票中,由于錢不多,他每次只能投入兩千元左右。據小楊透露,在他同學當中也有很多炒股的,其中學經濟的學生更多,但他們投入的金額都不大,都是用生活費進行投資。 炒股學生:炒股有收獲但壓力很大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存錢不如炒股”已經成為一些大學生時髦的理財觀念。一些大學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當代大學生,應該具備投資能力,學會理財,沒有投資能力將很難在社會上立足。炒股能幫助培養投資理財的能力,無論學的是什么專業,增加一些投資經驗無疑是好事,不管是賺錢還是虧本,對將來都是有益的。 不可否認的是,炒股給大學生們的壓力是非常大的。小楊炒股后精神壓力很大,晚上因為緊張而失眠。目前他已經暫時停止炒股,因為馬上要去外地實習了,炒股票的確讓他學到了很多東西,但是太傷神了。 28日下午,記者先后走訪了位于八一廣場的中國銀河證券有限公司營業部及國盛證券營業部,看到有不少股民正在操作電腦查詢股市行情,其中不乏一些學生模樣的年輕人。銀河證券營業部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每天來營業部的人里也有學生模樣的年輕人,但他們無法辨認對方是不是學生,也不會對此進行詢問,因為只要憑個人身份證便可以開戶。 在采訪中,一姓李的年輕人表示自己正在省內一所大學讀碩士研究生,他從大二便開始炒股了,現在利用周末來看看行情。該股民表示,在大學生中比較流行的是網上炒股。 社會學專家:炒股不利于大學生人生觀塑造 江西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所長王明美認為大學生炒股行為顯然是弊大于利的,高校和家長應當反對這一行為。 他認為,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大學生處在學習階段,應當把寶貴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專業學習上,而一旦投資炒股,便難免要費心費力,這樣勢必會影響到他們的學習。此外,炒股還需要雄厚的資金和良好的心態,而大學生自身并沒有經濟收入,日常生活開支都是靠家里的生活費,不具備炒股的經濟條件,同時他們都很年輕,思想也不成熟,炒股一旦失敗對他們是一個很大的打擊,他們將很難承受這一結果。 事實上,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炒股一方面固然可以使大學生得到鍛煉,但畢竟是一項風險較大的投資。一些大學生認為炒股可以增長社會實踐能力,而選擇勤工儉學、利用雙休日和寒暑假求職等方法進行社會實踐則更意義。再者,一些大學生之所以投身炒股,大多是出于利益驅動,想通過炒股取得一定的經濟利益。正因為炒股具投機性質,即使能夠大學生在炒股中獲得一定經濟利益,也將不利于大學生人生觀的形成和塑造。 (來源:新法制報;作者:彭瑤、夏歡)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