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財經縱橫

四成公眾認為理財顧問只為推銷產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9日 02:19 中國青年報

  本報北京1月18日電(記者郭永剛)“銀行顧問只是為了獲利或者銷售業績才向我推薦某種產品”——盡管各家銀行推出了面對客戶的理財顧問,但大部分公眾對此仍持保留態度。某理財公司今天在京公布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40.6%的受訪者持上述觀點,且收入越高贊同該觀點的人越多。

  這份“中國私人理財形態調查報告”的調查者稱,受訪者均為事業有所成就、收入較為穩定的人群,個人月收入3000元人民幣以上或家庭月收入5000元以上。

  調查顯示,“你不

理財,財不理你”的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在7個主要城市、1400名被調查者中,持上述觀點的人占了大多數。

  理財專家介紹,個人理財的核心目標是合理分配資產和收入,最終達到財務自由的境界。也就是說,理財首先要保障自己正常的生活需要,其次才是對剩余資產進行合理安排,合理劃分生活開支與可投資資產,同時既要考慮為獲得而投資,又要考慮對風險進行管理和控制。

  但報告顯示,72.9%的公眾認為“理財就是生財,讓財富增值,賺錢是第一位的”。理財專家認為,這種片面的理解很容易讓人滋生急功近利的心理。本世紀初,不少人傾盡畢生儲蓄投入股市,此后被深度套牢,生活質量大打折扣。

  報告說,收入水平越高的群體,越具有理財觀念。月收入10001元以上的人,有70.4%不同意“我現在只懂得把錢存銀行,沒有理財、投資觀念”,比個人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群體高出20個百分點左右。月收入在8001元至9000元和5001元至6000元之間的公眾,不同意此說法的人都超過了60%。

  節儉生財,是我國家庭傳統的理財觀念。調查顯示,50歲至55歲的公眾中,有58.6%的人同意“節儉生財”,且隨著年齡增大,持此觀點的人越來越多。但在這個年齡段的人群中,同時也有36.9%的人不同意“節儉生財”。

  理財專家認為,按理說支持“節儉生財”的中國人應該趨于少數,因為這畢竟是抑制了自己的消費。該調查結果說明長期以來中國的居民儲蓄一直居高不下,在西方人看來不可思議,但在中國人看來很簡單,原因是目前中國生活成本的巨大壓力——教育、醫療、房地產等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領域的收費在逐年增長。

  調查顯示,各商業銀行紛紛推出了為客戶設計理財方案、提供專業意見的理財顧問,但理財顧問并沒有完全得到消費者認可。40.6%的受訪者認為,“銀行顧問只是為獲得或者銷售業績才向我推薦

理財產品的”。58.8%的人表示不完全相信理財顧問,不會將自己的資產狀況全盤托出。學歷越高的公眾對此越謹慎。

  調查組織者分析,中國企業的服務是有欠缺的,銀行理財顧問需增強自身素質,為公眾量身推薦理財產品,才能贏得更廣闊的理財市場。

  調查顯示,收入越高的人越需要理財,越關注理財信息。個人月收入10001元以上的人中,從不關注理財信息的僅占9.3%;月收入4000元以下的公眾中,從不關注理財信息的人卻超過了26%。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