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匯查詢:

富有的哲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5日 04:52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王致誠

  故事1:富翁們的要求

  有三個不同國籍的富翁要被關進監獄三年,監獄長給他們三個一人一個要求。

  那個美國富翁愛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

  這個法國富翁最浪漫,要了一個美麗的女子相伴。

  還有一個是猶太富翁,他要一部與外界溝通的電話。

  三年過后,第一個沖出來的是美國人,嘴里鼻孔里塞滿了雪茄,大喊道:“給我火,給我火!”原來他忘了要火了。

  接著出來的是法國人。只見他手里抱著一個小孩子,美麗女子手里牽著一個小孩子,肚子里還懷著第三個。

  最后出來的是猶太人,他緊緊握住監獄長的手說:“這三年來我每天與外界聯系,我的生意不但沒有停頓,反而增長了200%,為了表示感謝,我送你一輛勞施萊斯!"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樣的選擇決定什么樣的生活。今天的財富是由三年前我們的選擇決定的,而今天我們的財智抉擇將決定我們三年后的財富。我們要選擇接觸最新的信息,了解最新的趨勢,從而更好地創造自己未來的財富。

  故事2:夢想的價格

  每一位作家的事業都開始于一個夢想,一個幻想,一個在遠處的地平線上隱現的目標。

  “我想寫一部小說。”

  “我想出版詩集。”

  “我想看到自己的名字以原著者的身份出現在一部電影的屏幕上。”

  我的事業就開始于一個夢想:我想讓別人笑,因此我想寫喜劇。

  但每一位作家也都必須意識到,每一個夢想的目標都有一個價格標簽。通向財富夢想的道路不是免費的。要研究,要學習,要實踐、實踐、再實踐;而最奧妙的———通常也是最快的———實現任何愿望的方法就是付出你的全部代價———實實在在地做。

  當我決定成為一位著名且富有的喜劇作家時,我就要去研究這個專業。我想,鮑伯·霍普的舞臺表演素材就可以用作參考。鮑伯·霍普是美國著名喜劇明星,他的喜劇素材不僅有趣,而且是可以用文字表達的、純粹的

幽默。因此,我決定用心研究鮑伯·霍普。我將他的電視獨白錄制下來,然后把它打印出來。我認真分析其中笑話的形式、措辭、節奏和笑料的安排等。然后,我把那段獨自放到一邊,過一段時間再拿出來看。

  幾星期后,我從報紙上挑選新的話題,努力用我從霍普的獨白里學到的技巧寫一些新笑話。雖然我從未見過鮑伯·霍普,但是他已經成為了我最好的老師。多年之后,我為此付出了千辛萬苦,但是這個方法果然有效。我開始為一些地方喜劇演員寫腳本,然后為國家喜劇演員寫,后來再為電視雜耍演員寫。最后,這個方法產生了更好的結果。鮑伯·霍普打電話給我了。

  “我聽說了你寫的作品,想知道你是否愿意為我、為奧斯卡金像獎寫一些笑料。你知道,我是今年的頒獎大會主持人,我想看看你有沒有一些適合我表演的笑話。”

  這種事情是我想也不敢去想的,但它還是發生了。我拿起一個便箋簿和一支鋼筆,走到我家的后院里,寫了幾百個關于當前電影、名人以及其他任何可能運用于奧斯卡的笑料。在寫作的過程中,我自然而然地用上了我在那些年中通過研究鮑伯·霍普的喜劇風格學來的種種小技巧。

  不久,霍普先生在電視廣播上表演了我的十個笑話,我興奮極了。第二天,他又打電話給我,說:“我喜歡你的素材。它看起來就像你這一生一直在專門為我寫劇本一樣。”

  “我是在專門為你寫劇本,霍普先生,”我說,“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從那以后,我成了著名而富有的喜劇作家,也一直在為鮑伯·霍普寫劇本。

  在我的這段人生經歷中,有兩個有價值的財智啟示了我,也是人們可以借鑒并從中獲得成功的財智靈感:一是要讓任何夢想變成現實都必須付出代價。因為夢想是有威力的,但只有當你通過研究、學習和努力而使它們得到鞏固時,富有的夢想才能變成現實。第二,只要你努力去做,就會達到你富有的目的。

  故事3:金子與礦渣

  德里·卡內基曾經是美國最富有的人。當他還是一個小孩子的時候,他便從他的家鄉蘇格蘭來到了美國。他干過各種各樣的零工,直到最終成為美國最大的鋼鐵制造大王。那時候,曾經有43個百萬富翁為他做事。要知道,在當時,百萬富翁可是非常罕見的。那個時候的100萬美元至少相當于現在的2000萬美元。

  一位記者問卡內基,你怎么會雇43個百萬富翁為你工作?卡內基回答道,你應該記得,他們剛開始為我工作的時候,他們并不是百萬富翁。他們成為百萬富翁,是為我工作的結果。

  這位記者又接著問道:“那么,你又是如何把這些人培養得對你如此具有價值,以至于你甘愿付給他們百萬之巨的報酬呢?”

  卡內基回答道,培養人才和挖掘金礦的道理是完全一樣的。當開采金子的時候,每獲得一盎司的金子,都要先去除幾噸的礦渣和廢石,但是,人們進入礦區,并非為了尋找礦渣,而是為了尋找發財的金子。

  這正是管理者看待員工的正確方法。不要去尋找他們身上的缺點、瑕疵和毛病,那不是我們的目的。我們是為了尋找發財的金子,而非礦渣;我們是為了尋找優點,而非短處。事實上,當我努力地去尋找他們身上更多的“金子”時,我就能發現更多的“金子”———他們就得到了非常多的財富,我也獲得了更多的財富。

  (譯自美國雜志《生活信息》2006年第10期,作者:赫布·凱萊赫、路易斯·馬丁)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