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消費滑入誤區 直接給孩子帶來消極的影響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02日 16:32 上海金融報 | |||||||||
魏信德 家庭消費向孩子“一邊倒”,這已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而這一“傾斜”又多數表現在不斷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上,當然還包括“教育投資”的不斷升級。 據報載,某市有一批“小皇帝”去國外旅游觀光,結果,一些孩子“出手不凡”,
家庭消費向孩子傾斜,這原本無可厚非。在收入逐年增加、生活逐步改善的情況下,在孩子身上多花點錢也屬常理。如果是在智力、教育、營養上合理和科學投資,那么對孩子的健康成長的確是不可缺少的。然而,縱觀如今“傾斜”的“口袋”,則普遍出現了盲目、寵愛和相互攀比的現象。比如孩子過生日,買一只蛋糕慶賀一下也未嘗不可,但一些家長非要到大賓館、大酒店去“包桌”,這就顯得不正常了;比如把孩子送入教學質量較好的學校讀書也是必要的,但如果惟“貴”是舉,非要將孩子塞入所謂的“貴族學校”,就未必是一件好事;又比如適當給孩子一些零花錢也是應該的,但一給就是幾百元,甚至上千元,這恐怕就不是給孩子“零錢”了。由此可見,凡事都有一個度,超出了這個度,好事將會變成壞事。 家庭消費一旦滑入“傾斜”的誤區,就不是給孩子帶來福音,而是直接帶來了消極影響,既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和身心健康,也不利于讓孩子養成勤儉樸素的生活作風,更不利于把孩子培養成為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在國外,許多百萬富翁、千萬富翁乃至億萬富翁,其“口袋”也不是如此向子女“傾斜”的。在某程度上,“老外”在子女身上的“小氣”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