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艾瑞市場咨詢有限公司發布的2005年《中國網上支付研究》報告,中國網上支付的市場規模在2001 年為9 億元,2004 年就達到了75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02.7%。艾瑞預測2007年我國網上支付市場規模將達到人民幣605億元。
應該說在超過4億個手機用戶和1億多網民支撐下,網上支付市場的想象空間無疑是巨大的。
對此,北京YeePay公司首席執行官唐彬甚至認為,支付需求現在已經是國內未被滿足的最大需求。但2005年以前,作為結算支付主體的商業銀行在面對大量低端商戶支付業務時顯然是一種不在乎、視而不見的態度。在這種情況下,商業銀行選擇向支付公司提供支付網關接口,將網上支付業務外包給支付公司,正如eNet硅谷動力商務運營部總監張磊所說的那樣,支付公司成為商業銀行支付業務的總代理商。
面對網上支付公司的崛起,商業銀行開始覺醒起來,采取措施應對威脅;另一方面,網上支付公司也暴露出它監管上的弊病。
這個時候傳出央行要在2006年出臺《電子支付指引(第二號)》文件,即《支付清算組織管理辦法》的消息,主要內容被認為是“關系到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牌照發放”,據了解,在電子支付領域,牌照數量不會超過10張;對于清算體系,央行的原則是“以央行作為主導,商業銀行作為主體,社會組織作為補充”,而以快錢公司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就屬于“社會組織”。另一家第三方支付商好購公司總經理何明攀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央行之所以要出臺管理辦法就是為了防止網上金融欺詐和無序競爭,規范網上支付市場。
易觀國際認為,隨著今年底金融業全面開放的大限臨近,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的重組與洗牌將在所難免,在目前國內40家左右的第三方支付服務商中,至少有一半會出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