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與休閑有何區別?應樹立怎樣的休閑觀?三位專家闡釋“休閑學”
以欣然之態做心愛之事
從1999年“十一”第一個長假至今,黃金周已步入第8年。
無論有意還是不經意,你都會遇到這個問題:如何度過7天的閑暇時間?你期待怎樣的休閑?
從世界范圍看,各國都曾經或正在經歷一場休閑的革命。統計表明,人均GDP達到1000美元時,就會產生休閑需求。那么,旅游與休閑有何區別?中國人應樹立怎樣的休閑觀?圍繞這些熱點話題,記者采訪了三位研究“休閑學”的專家。
假日經濟≠休閑經濟
背景:我國的假日經濟已具相當規模,而休閑經濟還是個新事物。現在很多人把旅游、度假等同于休閑,這是一個誤區。
王琪延(中國人民大學休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如果進行一個簡單的數字盤點,假日經濟確實稱得上是蓬勃興起的增長點。黃金周累計旅游收入達5000多億元,吃、行、住、玩、購都表現出巨大消費潛力。但這并不意味著假日經濟就是休閑經濟,它只是休閑經濟中的一部分,我們要逐步強化滿足多元化、個性化的消費觀。
魏小安(中國旅游文化資源開發促進會副會長):旅游、度假是休閑的方式之一,但不是全部。休閑是人們對閑暇時間的利用方式,是一種新的社會生活方式。休閑大致有兩類,一類叫做積極休閑,一類叫做消極休閑。積極休閑包括旅游、度假、文化、體育活動,到外邊看電影、吃頓飯,甚至包括女人逛街。這些都是休閑方式。消極休閑,即睡懶覺、喝大酒、打麻將等,這也是休閑方式,甚至是多數人目前的休閑方式。
馬惠娣(中國藝術研究院休閑研究中心主任):休閑產業是指與人的休閑生活、休閑行為、休閑需求密切相關的產業領域,包括娛樂業、旅游業、服務業、文化產業、體育產業為龍頭的經濟形態和產業系統以及由此連帶產生的產業群。休閑和消費關系密切。以休閑大國西班牙為例,休閑產業是國家四大產業之一,其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5%。
“休閑不是工作的對立面,也不是工作的延伸”
背景:在中國的傳統文化里,休閑是沒有地位的,一提起休閑,就是游手好閑等反面聯想,這形成了一種主流價值觀。
魏小安:必須認識到,休閑不是工作的對立面,也不是工作的延伸,否則就會妨礙休閑和生活質量的提高。中國傳統文化對休閑的看法主要是因為我們原來活得太艱難了,求溫飽的時期談不上休閑。現在中國正步入小康社會,我們已經從短缺式經濟轉向過剩式經濟,要擴大內需,休閑需求就大規模地產生了。
馬惠娣:人類對休閑的認識有著悠久歷史。在西方,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他把休閑譽為“哲學、藝術和科學誕生的基本條件之一”。這一思想成為西方文化傳統很重要的一部分。幾千年前的中國圣賢們,對“休閑”二字就有精辟的闡釋,“休”,倚木而休,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閑”,嫻靜、思想的純潔與安寧。從詞意的組合上,表明了休閑所特有的文化內涵和價值意義。從詩經、易經、孔子、莊子文中,可以看出我們記錄休閑文化的內容十分豐富,衣食住行、詩詞歌賦、琴棋書畫,都是休閑文化的創造物。休閑學,是以人的休閑行為、休閑方式、休閑需求等為研究對象,探索休閑與人的生命意義和價值,以及休閑與社會進步、人類文明的相互關系。休閑不僅是尋找快樂,也是在尋找生命的意義。
倡導積極的休閑方式:回歸人文關懷
背景:人們普遍認為聽古典音樂、吟詩作畫是高雅的,而打麻將是庸俗的。那么,休閑的觀念和方式有無高下之別?
馬惠娣:馬克思認為人的自由時間的利用的確有高低之分。高級的休閑在我看來是“以欣然之態做心愛之事”,比如說我不喜歡聽音樂,喜歡喝香檳酒,那么對我來說喝香檳酒就是最好的休閑。
魏小安:這里要了解一下傳統的休閑文化,它包括貴族式的休閑,主要體現在宮廷;也包括市井的休閑文化,如斗蛐蛐、聽評書等,這是老百姓的文化。新興休閑產業的培育必須以文化作為靈魂,文化是休閑的靈魂。
王琪延:以往“集中消費、全民旅游、商家主導”,是假日經濟的“淘金定律”。而今,在長假經濟中,“民生休閑”的主題正在取而代之。中國的黃金周正從旅游經濟形態走向休閑經濟形態,人們對度假的選擇更加多元,參加文化節、音樂會、體育健身等活動成為市民度假消費的新寵。
我們為什么要學會休閑
背景:休閑還用學嗎?誰不會休息、不會玩兒呢?其實不然。
馬惠娣:懂得休閑是一種人生智慧。羅素說,能否聰明地用閑是對文明的最終考驗。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人類許多發明創造都與休閑有密切關系。亞里士多德曾舉例說:“數學所以先興于埃及,就因為那里的僧侶階級特許有閑暇。”
西方思想家認為,開發休閑實際就是積累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文化資本,就是對人的教育與教養的投資。這種資本的投資越早越好,回報率越高。在西方,休閑教育在一百年前就被視為人生必修課,而且幾乎是終生教育。
(來源: 深圳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