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理財 > 銀行卡跨行查詢收費 > 正文
 

看待收費:期盼社會理性目光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7月08日 13:56 金時網·金融時報

  銀行卡跨行查詢收費跟蹤報道

  記者 谷秀軍

  自從跨行查詢收費以來,銀聯客服中心沒收到一份投訴。這證明通過價格杠桿減少非必要查詢數量,減少系統壓力,優化資源配置是合理的。同時,也證明持卡人對收費的實際
接受程度好于預期。

  在一片爭論和質疑聲中,銀行卡跨行查詢收費在6月1日如期執行。時至今日,情況到底如何?

  日前,記者從中國銀聯了解到,根據銀聯跨行交易系統的統計,6月1到10日的日均查詢交易筆數比前三個月減少71萬筆,下降22%;ATM成功交易筆數中查詢交易的占比從5月31日的59.49%下降到6月10日的54.02%,下降幅度為5個百分點。并且,自從查詢收費以來,客服中心沒收到一份投訴。

  這充分證明了,通過價格杠桿減少非必要查詢數量,減少系統壓力,優化資源配置是合理的。同時,也證明了持卡人對收費的實際接受程度也好于事先的預期。

  免費改收費

  今年5月18日,四大銀行紛紛對外發布消息稱,為適當彌補有關方面的成本投入,提升對客戶的服務品質,決定從2006年6月1日起收取銀行卡跨行跨境查詢手續費,并對跨境取現手續費標準進行適當調整。

  據了解,之所以推出此項收費政策,其首要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跨行交易成功率,以利于交易各方進一步改善服務。希望通過價格杠桿作用,引導持卡人更多地使用發卡行提供的查詢渠道,減少不必要的跨行查詢,減輕網絡資源占用壓力,提高跨行交易成功率。因為,跨行查詢對于持卡人來說并不是十分需要的,所以持卡人完全可以無須支付跨行查詢手續費,或采用其他免費查詢方式進行查詢。因此,這項政策并不會必然給持卡人帶來經濟上的壓力。

  的確,當一項免費的服務變成了收費服務,很多人的第一反應當然是不樂意、不接受,這是正常的情緒表達,可以理解。

  其實,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許多免費的午餐正漸漸消失,已商業化運作的銀行和中國銀聯當然也不例外。在2004年,四大銀行就先后推出銀行卡收費標準,吃了多年的銀行“免費午餐”終結了,人們也曾不理解,也曾多方質疑與爭論。同樣,還是在2004年,一份覆蓋企業和個人的服務價格表,也貼上了工、農、中、建四大銀行各網點的公告欄。“免費午餐”變成“收費午餐”已是不可避免。

  收費背后的理性分析

  隨著國內銀行卡跨行查詢收費的實施,銀行卡業受到了責難。換個角度看,我們試從銀行卡行業的特點和商業模式進行一些分析。

  4年前,國內銀行卡仍基本處于互不聯通的狀態,持卡人辦一筆業務,要跑多家銀行,十分不便。2002年中國銀聯成立,致力于銀行卡的聯網通用,帶動了國內銀行卡產業的飛速發展,給廣大持卡人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和價值。特別是近兩年,隨著銀聯卡受理網絡迅速擴展至全球19個國家和地區,中國持卡人“一卡在手,走遍全球”的夢想正在一步步實現。

  銀聯作為跨行轉接網絡的建設者和運營者,在此過程中并不向持卡人和消費者收取任何費用,只是向成員銀行收取一定的網絡使用費用。

  成員銀行向銀聯交納網絡使用費,其性質是銀行與銀聯之間的業務往來關系,是銀行使用了銀聯的網絡必須支付的成本。而且在此次的跨行查詢業務中,銀行向銀聯交付的1角錢僅僅彌補了少量的使用成本,遠低于實際成本。同時,這筆費用也大大低于國際卡組織的同類收費標準。

  目前,國外銀行卡跨行查詢收費的情況是,VISA品牌的銀行卡查詢收費分別為收單機構每筆收取0.3美元(折合人民幣2.42元);卡組織每筆收取轉接費0.05美元(折合人民幣0.40元)。另外,萬事達品牌的銀行卡查詢收費分別為收單機構每筆收取0.25美元(折合人民幣2.02元);卡組織每筆收取轉接費0.105美元(折合人民幣0.85元)。

  采訪中,有專業人士告訴記者,建設和運營一個龐大的銀行卡交易信息轉接網絡,需要大量的資源投入。起步比銀聯早數十年、資產是銀聯數百倍,并已經寡頭壟斷全球絕大部分市場的國際銀行卡組織,仍然向成員機構收取各種名目繁多的費用,其收費項目多達20多種。相比之下,僅有4年歷史、還處于艱苦創業期的銀聯不僅收費項目少,收費標準低,而且還免費向各家成員機構提供了大量的增值創新服務,如跨行匯款、跨行電話支付、跨行手機支付等等。

  這位人士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連一點遠低于運營成本、并遠低于國際卡組織收費標準的費用,銀聯都不能收的話,在即將全面開放的市場態勢下,剛剛起步的、還很脆弱的品牌,將會被置于嚴重的不公平競爭的劣勢之中,使得民族產業很難獲得生存與發展的基本條件。

  收費的依據

  “其實,銀行卡跨行查詢收費是有法律依據的。”一位在銀行卡界頗有建樹的專家說。他告訴記者,《價格法》、《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暫行辦法》等都有明確的規定。“除人民幣基本結算類業務和銀監會、國家發改委確定的服務項目外,商業銀行提供的其他服務,實行市場調節價。”“實行市場調節價的服務價格,由商業銀行總行自行制定和調整。”

  從合同契約的法律約定來看,持卡人是發卡機構的客戶,發卡收單機構和轉接機構在跨行交易服務中實際上是代理發卡機構提供服務,因此,根據有償服

  務的市場經濟原則,收單機構和轉接機構應向發卡機構收取費用。而發卡機構向持卡人收取費用。

  根據成本歸屬的有效定價原則,“誰受益,誰付費”。“免費代理查詢服務”是建立在受理市場和發卡市場價格交叉補貼基礎上的,收單機構和轉接機構為發卡機構持卡人提供查詢服務的成本沒有通過相應的收費機制來體現。

  收費的積極作用

  體現了“誰受益,誰付費”的有效定價原則,使成本歸屬更加透明,是維護市場主體之間利益平衡的一種必然。

  進一步理順價格機制,改變市場供求的扭曲現象。價格機制的扭曲造成受理市場供求關系的相應扭曲,這種情況隨著近年來我國銀行卡跨行查詢交易量不斷上升而日趨嚴重。

  利用價格機制引導社會資源更加有效的配置將提高社會整體福利。銀行卡查詢收費有利于進一步加大受理市場和網絡建設的投入,尤其是國際受理市場的拓展和相應配套服務的完善。最大限度地實現網絡資源的共享,為持卡人提供更方便的服務。

  進一步健全銀行卡產業價格補償機制,以免在銀行卡市場全面對外開放之后,外資發卡機構無償使用國內現有的受理市場資源,外資機構的“搭便車”將使曾經為國內受理市場建設投入大量成本的中資銀行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公平的地位。

  前不久,中國

人民銀行副行長蘇寧在全國銀行卡工作會上說,力爭到2008年,全國大中城市持卡消費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例達到30%左右。全國中小城市持卡消費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例達到10%以上。年營業額在100萬元以上的商戶受理銀行卡的比例達到60%以上,年營業額在100萬元以下的商戶受理銀行卡的比例達25%以上。

  在這樣的大趨勢下,我們更應該用市場的眼光理性地看待收費與不收費的問題。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