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旭
今天,投資已成為我們生活的必需品,在一個隨時都能成為百萬富翁的時代,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在一些三十來歲的人心里,投資也進入一個強調個性的“我世代”。
一不小心我變“基金經理”了
人物:周先生,32歲
財大畢業后,我從事了企業工作,可許多同學卻都在證券界活躍著,偶爾碰碰頭免不了說說彼此的工作,于是各種股票消息也就一一進入耳里,回到家一整理一分析,總是能找到一個投資品種,一年賺點錢也不是很難。
而工作周圍另一個圈子的朋友卻各個都是有錢沒處投的主,他們掙的多,花的少,錢幾乎都呆在卡里。當2004年他們又一次同時痛心疾首的時候就想到了我。于是幾乎不由分說,他們自說自話每人拿了10萬塊錢開了個賬戶,交到我這里來了。他們說他們自己有會計出納,我就是他們信任的基金經理,我負責投資,賺的錢他們怎么分我也不用管,我的酬勞也由他們定。看他們如此信任我,各項責權利也非常明確,應該不會有什么矛盾,我也就同意一試了。并在賬戶里已有的50萬元里加入了自己的10萬元,這樣我初次管理的基金規模就達到了60萬。
根據當時的行情我選擇大部分資金買基金,小部分資金買股票,目標收益確定是10%。按照我一貫的原則,春節前入市。基金買了一家名氣響又有實力的公司發行的消費品基金,股票買了自己熟悉的行業股,小商品城,然后我幾乎就沒什么事了。按照約定,朋友們也不會來打聽什么。倒是我自己膽小,一到了10%的收益我就拋出變現了。于是一年時間還不到,我就提前交了賬。誰知一幫朋友居然瞧不上這10%,本可以一人分走的一萬元錢也沒人拿走。酒桌上對我大加贊賞一番后就開溜了,說是明年再分。
沒辦法,我只好等待低點又買了些原本就看好的基金,看看樓價天天漲,股票就選了房地產股,接著我也就該干嘛就干嘛了。2005年,我依舊是完成了10%的贏利目標就變現。他們幾個人不僅沒有歡欣鼓舞,而是各個一副后悔末及的樣子,說是蠻好當初一人拿20萬出來就好了,而今天也就兩萬多塊錢沒什么好分的,研究結果是,我拿走零頭做酬勞,大家不分紅,剩余資金72萬留在里面由我繼續投資。
不過對2006年的贏利目標一伙人都不滿足10%了,我自己也不例外,因為回頭看看真難過啊,雖然大盤沒怎么樣,可當初跑掉的股票都在漲啊,所以我們商定今年贏利預期為20%。趁著節前同學團聚,我不時請教了一些業內同學,搞笑的是,各個肯定我以前買的股票都不錯,不如再買回來,再買點銀行股和黃金股就可以了,這些都是看的見的利益啊。想想也對,買新不如買舊,舊的那些我都了解,于是我節前又把萬科,金地買了回來,又試著新買了點銀行股和黃金股(可惜膽小買的少),建了80%的倉位,剩下的照例買了基金。我那些同學還真是牛啊,聽他們建議買的股票節后一個月就漲了很多,現在我這個“基金”的市值漲漲跌跌,基本也都達到了85萬。可大盤還在一路走高,按理說我又該通知幾個股東開會了,不知道他們這次分不分紅,因為這次我自己也很猶豫。
點金語:幾年的“基金經理”做下來,我也有了很深的感觸,那就是要賺錢一定要長線投資,那才能賺得多,賺得大。現在分分可不每人也就分4萬塊嗎,到底是我的眼光長遠了,還是我的胃口大了呢?呵呵,還是開會聽大家的吧,我的另一個體會就是這次投資心態和行動這么好,也是因為錢不僅僅是自己的吧。
5000元存款安個小“窩”
人物:陳小姐,現年26歲
說起我的小房子,尤其是買房故事,周圍的朋友、同事都很佩服我,其實我自己也蠻佩服自己的,畢竟買房的時候我的銀行只有5000多元存款,而且當時還在換工作。
我是2001年畢業到上海工作的,作為一個剛剛到上海、人生地不熟的外地女孩子,剛開始的生活是艱辛、孤獨的,那時,買房是一種遙遠的連想都沒有想過的事情。其實,更多的時候,考慮的問題是租更好一點的房子,或更市中心一點的房子。但最后痛定思痛下定買房決心的原因就是實在厭惡于輾轉租房、搬家以及與房東討價還價的不愉快中,當2003年下半年上海房價剛剛起頭的那段時間里,我開始了自己的看房經歷。其實,當時去各大房產中介看房是相當沒底氣的,畢竟銀行存款才5000余元。短短的兩個月的時間里,我其實并沒有花太多的經歷去看房,大多情況下是閑極無聊到處溜著看看,前后加起來一共看了不到5處房子。可能是當時看的陸家嘴一帶單價8000元以上的老、破房子實在太失望,當一個朋友告訴我他要出售他的小房子時,我突然間有了“一見鐘情”的感覺,二話沒說接手了下來。接著,就是通過父母、朋友、同事全方位籌錢,首付十萬元以內的房子其實大家隨便一湊真的就買下來了。
當時買房,除了覺得可以有一個固定的安身之處外,我的唯一要求就是房價下跌不要超過當初的買入價,但仔細分析周邊地段和交通狀況后,我就肯定了買房的正確性。事實上,伴隨著上海房價的一路飆升又逐漸退熱,小“窩”的價值一直在我的理財原則之內———遠遠高于買入價。
周邊其實有很多同學和朋友賺錢都遠遠高于我,但是當我在小“窩”內溫馨享受兩年多來,他們除了羨慕仍是空空無房,但多年下來,他們手頭上并沒有積攢下很多錢。這一點,剛好跟我當初買房“存錢”的想法背道而馳。對于我自己,我清楚地知道,只要賬戶上有錢,就會“月光”,所以買房其實是變相的逼自己存錢———我用信用借來了幾乎全部的首付款和裝修費,所以我還得節衣縮食把信用贖回來。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省錢的,反正一年以后,除了銀行貸款和父母的那筆錢,我還清了所有朋友的外債。而我自己的房子,即使在房價最蕭條的時候,也升值了大概70%-80%。
很多買房的同事和朋友老在擔心一個問題,銀行利息一升再升,是否要提前還貸。按照我的理財思路,如果能夠用手中有限的錢財有效投資,投資回報率超過銀行貸款利率,那么就完全沒有必要提前還貸,因為除了回報率差價外,繼續貸款還獲得了貨幣貶值等隱性收益。
點金語:我只是一般的理財者,而且對自己的小“窩”非常傾心,但如果是一個理財高手的話,在2005年3月時把這個小房子拋向市場,當時的回報率是一倍還多,那么,高手憑借5000塊,現在擁有的應該是一個首付30萬元左右的比較規模的大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