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理財 > 正文
 

16萬億儲蓄對接海外投資品 境外理財需要謹慎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29日 17:06 《理財周刊》

  人民幣境外理財開閘,相關理財產品正在加緊研發。專業人士指出,在人民幣升值的大趨勢下,放棄手中的強勢幣種,換成弱勢幣種進行投資,這種做法值得商榷。

  文 本刊記者/佟琳

  一紙《商業銀行開辦代客境外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使得16萬億元的城鄉居民儲
蓄存款有望很快“對接”海外的投資產品。然而,記者日前在對滬上商業銀行有關負責人的采訪中了解到,盡管政策已經放行,目前卻不一定是用人民幣投資境外理財產品的好時機。

  “除非投資者的手里持有外幣,我們并不建議他們用人民幣兌換成外幣進行外匯理財產品的投資。除了一來一去的兌換成本,更因為人民幣處于升值通道之中,投資者還將面臨隱含的匯率風險。”東亞銀行上海浦西支行行長陶昌宇告訴記者。

  人民幣境外理財成本不小

  其實早在人民幣境外投資理財通道放開之前,就有投資者看到了美元理財和人民幣理財之間的較大利差,并開始動起在政策允許范圍內,以人民幣兌換成外幣,將人民幣理財轉換成外匯理財的腦筋。如今政策的放開,無疑是為這部分人群在外匯政策上掃除了障礙,于是,陶昌宇所說的成本和風險,如出一轍地體現在剛剛對人民幣開放的境外代客理財業務里。

  問題的關鍵出在“代客理財”四個字上。《暫行辦法》明確指出,代客境外理財業務是指按照本辦法的有關要求,取得代客境外理財業務資格的商業銀行,受境內機構和居民個人(境內非居民除外,以下簡稱“投資者”)委托以投資者的資金在境外進行規定的金融產品投資的經營活動。這樣一來,商業銀行只是代替投資者進行境外投資,所有的投資決策來自投資者自身,因此所面臨的利率和匯率風險當然也由投資者自己承擔。

  就在本月,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曾接近8,人民幣升值趨勢強勁。“在這種大趨勢下,放棄手中的強勢幣種,卻付出兌換成本來換成弱勢幣種進行投資,這種做法值得商榷。” 陶昌宇如此分析,“當然,這對投資者和商業銀行來說都是一個大的利好,投資者面臨更廣泛可以獲得更高收益的投資渠道,而商業銀行可以尋到更多中間業務的盈利空間。”

  同樣持此觀點的還有興業銀行資金運營中心的產品經理余屹。他表示,商業銀行會通過明確的合同條文來說明,投資者必須面臨的利率和匯率風險。美聯儲剛剛將聯邦基準利率調高到了4.75%,很多以美元計價的固定收益類產品的收益率都已經超過5%,而國內固定收益類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收益都在2.5%左右,無形中就形成了2.5%以上的利差。但由于人民幣處于升值通道,1年內的預期漲幅也在3%左右,如此一來,兩者之間的利差都被匯率變動沖抵。

  這種計算還沒有加上人民幣兌換美元的兌換成本。《暫行辦法》明確規定,“投資者以人民幣購匯投資的,商業銀行結匯后支付給投資者;投資者以外匯投資的,商業銀行將外匯劃回投資者原賬戶,原賬戶已關閉的,可劃入投資者指定的賬戶。”這也就是說,投資者需要先將人民幣兌換成外幣,在境外理財資金匯回后,再將外幣兌換成人民幣,如此一來一去,就增加了一筆現鈔買入和現匯賣出的差價。

  中資銀行產品最早6月份推出

  也正出于上述方面的考慮,目前大多中資銀行對推出人民幣境外理財產品出言謹慎。

  但可以預見的是,為了取得第一支人民幣境外理財產品的新聞效應,各家銀行,尤其是在人民幣理財產品開發方面比較積極的中小股份制商業銀行,肯定會不遺余力。

  興業銀行的余屹表示,由于《暫行辦法》剛剛出臺,即使個別銀行產品已經研發完畢,但算上產品報批、購匯、選擇境內外托管銀行等環節,奪得代客境外理財頭籌的銀行,最快也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光大銀行相關人士也預計,新的代客理財產品最早也要到6月底才能面市。

  由于此次開放的只是境外固定收益品種,中資銀行的產品開發也只能在固定收益上做文章,因此初期推出的人民幣境外理財產品,可能結構會顯得簡單。“但收益會提高很多。這和市場對理財產品的接受程度也有關系,畢竟在大多數老百姓眼里,人民幣理財的概念還等同于高收益儲蓄。”余屹說。

  陶昌宇也表達了這個方面的看法。市場的開放是循序漸進的,產品的開發也是循序漸進的,商業銀行,尤其是中資商業銀行對海外市場的運作、風險控制很難一步到位。

  中國銀行總行有關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國有四大銀行都在積極進行產品的研發和報批。四大行近年來在國外固定收益市場交易相當活躍,又具有資金和客戶上的優勢,監管部門很有可能先放行四大行開展境外代客理財業務。”

  在募集額度方面,“《暫行辦法》沒有就銀行代客境外理財的額度作出明確規定。估計外管局會根據各家銀行所募集資金以及風險控制情況,采取個案審批的原則,銀行得到的額度會各不相同。”余屹表示。

  外資銀行積極應戰

  對于外匯理財業務已經開展得風風火火的外資銀行來說,人民幣業務將在今年年底全部開放,屆時,他們可以堂而皇之地吸收人民幣存款并進行境外理財業務,而《商業銀行開辦代客境外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則提前半年,讓中資銀行開始了人民幣境外理財的厲兵秣馬。

  半年內,中資銀行可以做很多事情。但外資銀行也沒有清閑,他們以很快的速度進行外匯理財產品的營銷,其目的就是積累客戶,開拓創新品種,一旦人民幣理財業務開閘,自然地把人民幣理財業務疊加上去。因為即使人民幣業務開放,外資銀行也不得不需要從中資銀行拆借許多人民幣用于貸款業務,但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推出,可以增加他們吸收存款的能力。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講,人民幣理財才是他們一切努力的根本目的。

  據悉,東亞銀行已經在上海成立了資金中心,這在外資銀行中并不是第一家。資金中心專門配合人民幣理財產品的設計和運作,他們密切關注人民幣理財市場的變化,并隨時準備推出適合需求的理財品種。而這些理財產品一旦推出,將對中資銀行形成壓力。

  “比如,如果政策允許,我們希望到今年年底,人民幣理財業務正式對外資銀行開放之后,投資者可以以人民幣進行境外理財的投資,而投資本金和收益同樣以人民幣來支付。其中的匯率風險由銀行自身進行鎖定。”陶昌宇說,“這樣,投資者就可以不用考慮匯率風險,甚至還可能因為人民幣升值而獲得更高收益,而銀行,也可以通過成熟的市場運作來將匯率風險對沖掉。”

  至于哪些產品將最早出現,陶昌宇表示一切都要以市場來確定。“比如2004年,市場青睞的是與利率、匯率掛鉤的產品,但到2006年,幾乎所有產品都與商品、股指、期貨扯上關聯。市場是瞬息萬變的,我們推出產品的品種和速度也無法預料。但從一個發展規律來說,這些理財產品都會有一個從固定,到保本基礎上的浮動,再到非保本浮動的規律,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也有一個逐步增加的過程。”

  投資者需要增強對國際市場的認知

  傳統的人民幣理財產品,其投向大多是銀行間交易市場,風險極低且收益穩定,因此常被當作高收益儲蓄。但如今人民幣境外理財的開閘,將徹底改變這一切,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投資者,也需要重新認識產品風險,增加自己的分析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

  這一點已經從民生銀行、光大銀行推出的一些產品中得到體現。這些產品設計的復雜性絲毫不亞于外匯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的實現都被設置了嚴格的條件,投資者也需要從中進行分析鑒別。

  如今,一旦商業銀行取得了代客境外理財資格,產品設計的復雜性很可能變本加厲。“以前只能是利息的部分換成外匯去海外投資,現在連本金也可以換成外匯去投資了。投資者可能會獲得更高收益,當然也很可能面臨更大風險。”余屹總結道。

  而陶昌宇給投資者的建議是,選擇自己熟悉的國際市場。人民幣境外理財甫一開閘,商業銀行很可能募集資金集中投向某一項目,而投資者需要在了解的基礎上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比如如果你連拉美、伊朗的任何情況都不了解,你當然沒有理由去投資它的

股票和債券。投資者需要有國際的眼光,也需要對某一獨立市場加強了解,以保證作出正確的投資決策。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