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理財 > 理財投資 > 正文
 

別讓理財產品水太深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08日 15:15 法制晚報

  新聞提示

  多家媒體合辦的3·15金融理財維權調查正在進行當中。截至今天的統計數據顯示,超過82%的被調查者在去年一年投資理財的過程中有過被侵權的經歷。

  2006年首期憑證式國債本月初開始發售,盡管本期國債的利率首次低于同期定期存款
利率,但還是出現了搶購場面。

  如今的理財產品名目繁多,而投資國債其實賺不了太多的錢,為什么人們依舊趨之若鶩呢?個中原因其實很簡單:投資國債風險性低。

  的確,和國債的低風險比起來,如今的金融

理財產品實在是“水太深”。先拿按說應該比較“保險”的保險行業來說,如今的投保人和保險公司之間似乎形成了一種復雜的博弈關系。

  以重大疾病險為例,在大多數保險公司現有的合同中,重大疾病基本都是不常見的疾病,或是會直接導致死亡的病種。而且,只有首次患病治療,才能得到賠償。舉例來說,如果一個人投保后患了嚴重的心臟疾病而住院治療,保險公司在第一次理賠后就會“終身拒保”,以后的所有心臟疾病都是“除外責任”。

  買保險很多時候并不保險,買股票的風險就更大了。這其中除了要承擔合理的市場風險,還得小心提防別被“黑嘴”咬到。上個月,證監會對山東神光咨詢公司的首席分析師、總裁孫成剛作出處罰,認定他違規炒股,因而沒收其199萬元違規所得,并處10萬元罰款。

  顯然,要想讓名目繁多的

理財產品都能像國債一樣深入人心,我們的金融市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為消費者面對“理財侵權”的同時往往還要面對專業性和取證不易等難點,所以我們在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的時候,不妨再次引入“舉證責任倒置”的概念。比如前幾天因為銀行電腦出錯,中山市某公司數百名員工工資卡里的工資憑空翻了幾倍。不當得利理應返還,不過也有人因此質疑:銀行多給的時候可以找后賬,為什么少給了我們或者給我們假鈔的時候卻來個冷冰冰的“離柜不認”,不能給出有說服力的證據證明自己沒出錯呢?

  中國保監會主席吳定富近日說,保險業在新的一年中將會書寫出服務

和諧社會建設、造福廣大人民群眾的新篇章。而我們期待的,是整個金融理財行業都能通過規范的管理填平“黑洞”,讓我們每一個人的經濟生活都更加和諧。

  本報評論員

  王青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