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不少媒體對保險的宣傳煞是熱鬧,或是產品宣傳,或是信息傳播,其中尤以產品宣傳居多,因其具有量體裁衣之功效,而更為讀者所關注。
但在熱鬧之中,卻也有些宣傳導向值得重視。
例如有文章提出低利率時代買什么保險最合算的問題,僅看標題就覺得有點不妥。
保險,作為一種抵御風險的工具,實在是時時可買、分分有用的產品,沒有什么時代買什么保險最合算一說。因為風險是說來就來的。提出選擇什么樣的保險最合算,是否有將保險的本質棄之一旁之嫌呢?倘若此,就本末倒置了。又有文章在介紹保險產品時,重投資類產品輕保障類產品,將投資類產品保險計劃作為優佳方案推薦給讀者。這顯然又是一種誤導。只要是保險產品,無論以什么方式作介紹,當以保障為主。保障是保險產品的賣點,投資僅是亮點之一,將亮點作為賣點,顯然不妥。
何以會出現將投資作為保險賣點的導向?依筆者之見,關鍵在于混淆了保險與其他投資工具的區別。一般而言,投資是以“錢生錢”為特征的一種行為,而保險產品的功能則恰恰相反,花小錢以抗風險,避免更大的支出,是“錢省錢”的一種工具。因此,保險理財以“錢生錢”為導向顯然是一種誤區。比較而言,花較少的錢,為家庭生活建立更多的抗風險保障,使家庭資金價值最大化,則是更重要的一種理財方式。比如,同樣是生病住院,買了住院醫療保險,每天可以得到幾十元錢津貼,還可報銷部分醫療費,個人負擔就減輕了許多。而如果沒買那些保險,支出顯然要高出許多。有保險和沒保險,抵御風險的能力高低立現。從這一點講,保險理財這種“錢省錢”的方式顯然要比“錢生錢”的投資重要得多。保險是一種花小錢抗大風險的工具,倘若這也叫投資,則是人生保平安的一種重要的投資,比較“錢生錢”的投資,孰輕孰重,自可一目了然。(尚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