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稱銀監會普惠金融部召集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等地金融辦與當地P2P行業協會,召開關于P2P監管細則討論的閉門會議。監管層擬對P2P機構設定3000萬元注冊資本的準入門檻,并對P2P業務規模采取杠桿管理。此消息傳出后,很多投資者糾結了:為了避免風險,有沒有必要將投資轉移到符合監管的平臺上呢?
對此,銀率網分析師認為,“3000萬注冊資本門檻”這一條,并不具有巨大的殺傷力。據統計,目前注冊資本在5000萬以上的P2P平臺就超過了200家。綜合來看,對于大部分平臺來說注冊資本要“達標”并不是問題。對“10倍杠桿”之說,業內對其真實性持懷疑態度。因為“杠桿”本身有悖于監管層此前對P2P“信息中介”的定位。
銀率網分析師提醒投資者,選擇P2P平臺要避免被這兩條紅線誤導。包含兩層含義:首先勿以注冊資本和杠桿率來作為判定平臺風險的單一標準。大平臺并不意味著低風險,去年下半年開始,“大”平臺和“老”平臺的風險事件屢見不鮮。在注冊資本和杠桿率之外,平臺的背景、運營模式、風險管理技術、客戶服務能力、標的真實性、市場拓展能力等,是投資者更需要了解的內容。其次,投資者重點關注的監管動向應當是分散交易的監管原則和強制信息披露的標準。這才是可能對運營不規范或欺詐性平臺真正具有威懾力的紅線。
分析師建議,即使監管細則落地也不會立即執行,因此如果投資者不必匆忙將資金撤出,因為平臺會有調整的過渡期。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