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理財 > 生活理財 > 固定利率房貸面市 > 正文
 

上海商人劉先生為避風險首吃固定利率房貸螃蟹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19日 02:24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本報記者 徐海慧 發自上海

  1月18日上午,光大銀行上海分行,劉先生鄭重地在固定利率房貸合約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成為上海地區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劉先生辦理的是第一套住房5年期貸款,共貸55萬元,固定利率為5.94%,月供約1.2萬
元。“我是做生意的,對于風險比較敏感,從媒體上了解到光大銀行有這個產品,可以鎖定利率波動風險,就決定辦理了。”劉先生的眼睛里透露出生意人特有的精明。

  他告訴記者,他個人判斷未來5到10年內,結合通貨膨脹和GDP增長等因素,房貸利率將處于上升通道,所以盡管現在簽的這個固定利率要比浮動利率高出0.675%(浮動利率房貸5年期基準利率為5.85%,下浮10%后為5.265%),若以等額本息的還款方式計,劉先生將需要多支付利息1.86萬元。成本與風險相比較而言,他覺得還是合算的。

  據了解,光大銀行原先設計了5年(含)以下、5-10年、10-30年三種固定利率房貸產品,不過此次在上海、北京兩地試點只推出前兩種,利率分別為5.94%和6.18%,貸款總額控制在各5億元。一年以內提前還款,將收取提前還款額的3%作為違約金,一年之后提前還款不用支付違約金。

  這是我國房貸市場的首個固定利率產品。同時,浦發行的固定利率房貸申請已經獲批,建行、工行等也正在加緊籌備此項業務。

  固定利率房貸對于我國剛形成不久的個人房貸市場來說是個新鮮事物,它的誕生伴隨著各方不同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觀點。

  光大銀行上海分行私人業務部總經理陳鳴忠向記者表示,固定利率房貸產品的推出為未來個貸產品理財化提供了豐富的想象和實踐空間,其未來的市場空間不可估量,同時,這也為今后房貸市場的金融創新埋下了伏筆。光大將在試點成功的基礎上推出10-30年產品,并會考慮擴大至二手房、商業用房領域。

  與陳鳴忠觀點類似的部分業內人士認為,由于個人房貸通常是中長期貸款,固定利率貸款方式對于客戶來說風險更小,收益明顯,美國、日本等西方發達國家的房貸市場固定利率房貸占到70%-80%,據此他們判斷中國未來固定利率房貸市場巨大,會成為主流貸款方式。

  而另一部分人卻認為,固定利率房貸不過是權宜之計,將來會隨著市場情況的變化而調整,現階段只是浮動利率房貸的一種補充。

  一位資深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房地產市場處于調整階段,在國家宏觀調控的影響下,公眾普遍對利率上漲的預期較大。但是未來幾年利率到底升、降還是保持平穩,監管機構對于這樣敏感的貨幣政策是不會輕易發表看法的,因此這實際上是市場與貨幣政策發布者之間的一個博弈。

  該人士認為,由于現在房地產市場上持幣觀望者較多,滬上各家銀行的房貸業務都出現了增長趨緩的情況,此時銀行推出固定利率房貸,是想利用大家對于利率上漲的預期來刺激市場。媒體所報道的美、日固定利率房貸占70%的數據,并不是什么權威機構的調查結果,而西歐的一些國家,居民購買住房主要通過互助基金等形式,以個人名義向銀行貸款的很少,因此根據這個數據判斷中國未來固定利率房貸市場空間較大,不過是一些銀行為了營銷產品而拋出的“炒作”之言。

  不管業界對于固定利率房貸作何預期,買房對咱老百姓來說可是件大事,哪種貸款方式合算就選哪種。辦理了建行20年期房貸的陳小姐對記者說,本來對固定利率房貸抱有期待的,但現在推出的最長期限只有10年,而且比浮動利率高出那么多,換的話每月月供太高,吃不消,所以不會考慮。

  而從美國回滬定居的林先生卻告訴記者,在美國,住房貸款如果合同中不特別說明的話都是固定利率,他回國后買了房,當銀行通知他利率“隨行就市”時大吃一驚,才知道在國內如果合同中未注明就表示是浮動利率。他認為未來固定利率房貸會是大勢所趨,并表示會在市場上有合適固定利率水平的房貸產品時考慮更換。

  專家聲音

  上海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系副教授秦向東:

  在美國,長期貸款(主要是個人房貸)固定利率是主流形式,當利率持續上漲時,銀行不能隨之上調房貸利率,當利率持續走低時,銀行也不能阻止客戶提前還款后再貸款,從而享受更低的固定利率。這樣銀行承擔了利率波動的大部分風險,對于客戶而言是有利的。銀行之所以愿意這么做,是因為房貸業務屬于優質資產,同時,銀行也能夠對未來利率做出較準確的預測,并且有成熟的技術手段將風險轉移給第三方。

  在目前中國固定利率房貸剛剛推出、市場還不夠成熟的情況下,如果固定利率明顯高于浮動利率,建議消費者還是選擇浮動利率更為穩妥。但是隨著我國的銀行業從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應該會有越來越多的銀行從消費者需求出發,推出固定利率房貸以及其他滿足客戶需求的產品。

  《國際金融報》(2006年01月19日第二版)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