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大膽放貸造就中國2600萬按揭貸款憂郁者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08日 12:38 經濟觀察報 | |||||||||
本報記者 丁凱 程志云 北京報道 陳卓坐在自己的房子里發愣,為了這套房,他向銀行出具了年收入10萬元的證明。陳最近常常想,自己的收入是否真的達到了這個水平,或者,自己應該擁有吳桐那樣的家境。
吳桐今年25歲。2005年5月間,遠在東北的家人為他一次性付款在北京買了車。在他的堅持下,10月份又為他支付了一套50平米小型住房的首付。吳桐希望在10年內還清房貸,為此背上了每個月2800元的債務,這占據他收入的67%。吳桐自嘲說,他養房子和車,家里人養他。 陳卓常常用辦公室“老王”的例子寬慰自己。“老王”眼看32歲了,父母多次暗示他和妻子要個孩子,但是每個月2500元左右的月供,占去了夫妻二人收入的一半,這讓“老王”猶豫不決。 2005年,住房按揭的壓力開始讓一些人走進心理診所。太原的姚醫師就接待了不少“渾身無力、思想渙散、伴有抑郁癥”的患者,而按照房地產業內的方法計算,中國已經出現了2600萬為按揭憂慮的人。 銀行的責任 “中國家庭沒有負債的傳統,即便在擁有上百年傳統的美國,如果一個家庭每月需要花費50%-60%的收入償還房貸,許多美國人也會得憂郁癥。”童忠益說。童在全球最大的住房按揭貸款公司——房利美(美國聯邦國民住房抵押貸款協會)所成立的基金會任住房經濟與政策部主任,也是美國房地產協會常務理事。 如果生活在美國,吳桐、陳卓和老王可能不會為房貸如此憂郁。當他們走進美國的任何一家銀行,會被告知每月償還的按揭貸款以及與住房相關的稅費不得超過他們稅前收入的28%;而包括住房、汽車、教育和信用卡等每月需要償還的債務總額將不得超過他們每月稅前收入的36%。童忠益說,對于各項債務總額占稅前收入的比重,個別銀行也會放寬到40%甚至42%,但是一般不會更高。 中國房地產個人貸款始于1998年,深圳發展銀行北京某支行的一位工作人員描述了那時多數銀行發放貸款的做法:“總行下任務,分支行的人每月要完成任務,因此拼命拉按揭貸款。”銀行的鼓勵讓中國人對房子的野心迅速膨脹起來。 直到2004年9月,中國銀監會才在《商業銀行房地產貸款風險管理指引》中規定:“應將借款人住房貸款的月房產支出與收入比控制在50%以下(含50%),月所有債務支出與收入比控制在55%以下(含55%)。” 童忠益認為,銀行“大膽”放貸是按揭憂郁癥的重要原因,買房人盲目追漲的行為也難辭其咎。中國銀行一位人士說:“我們基本上是執行銀監會制定的標準。我們的信貸屬于集中審批,控制得非常嚴格。但還是存在一個問題,就是收入證明的真實性。” 房子,一個符號 陳卓并不因為虛開收入證明而后悔,他認為正因為自己收入較低,才要更多地借助貸款。此外,陳堅定地相信,買房是結婚的必要條件。 如今,像陳卓一樣的年輕人正在思考的不是要不要買房,而是先買房還是先結婚。類似的討論正在幾十個中文網站上熱烈地進行。 在中國的城市里,住房私有化率已經達到八成,比美國高出十個百分點。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副主任、中國社會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世定認為,在社會急劇變遷的中國,人們不可避免地對未來產生了不確定的感覺,房子則成為人們降低不確定性的一個工具。 不確定,是王悅對自己事業發展的概括。在一家旅行社做導游的王悅,以往每次都要在旅行目的地瘋狂購物。在她買下第二套房用作投資之后,她的同事們明顯感覺到她行為的變化。王不再瘋狂購物,但開始對小費斤斤計較。 王悅說她買第二套房是希望將來自己即便短期失業,也可以依靠房子的租金生存。“旅游這個行業是最不確定的,夏季收入可能很高,而冬季則可能低到無法償還月供。所以我一有機會就會考慮攢錢準備提前還貸,或者應付旅游淡季需要償還的銀行貸款。” 劉世定表示,因為租房具有更大的不確定性,所以人們寧愿買房。有沒有房,有什么樣的房,已經成為人們結成各種團體的分類方式之一。劉世定說,房子已經成為決定一個人在社會生活中的綜合競爭力的社會資本之一,成為一個社會符號。 被擠壓的行業 憂郁不僅僅代表著一種低落的情緒,也代表著被房貸負擔降低的生活質量。童忠益說,美國銀行設定28%以及36%兩個標準的目的,就是考慮到貸款者必須有剩余資金用于其他多個領域的消費。 2003年,美國人把約1/3的收入用來支付跟住房相關的一切費用,另外1/3花在交通和食物方面。接下來最大的花費為個人保險,占10%,5.0%的錢用于娛樂和外出旅游。而中國人在把大量收入壓到房子上以后,放棄和壓縮了其他消費。 最近,中美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的吳沖發現,他接觸的潛在客戶中幾乎每10個人里就有4-5個因為房貸壓力而不愿購買保險。“房貸壓力對保險業產生了很大影響,雖然我經手的客戶還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但是可以肯定有客戶因為房貸壓力而退保。”友邦保險的張東直言:“保險業的競爭其實不是保險公司之間的競爭,而是保險卡與信用卡的競爭。”張東解釋說,人們不是在選擇買哪家的保險,而是選擇要信貸消費還是要保險。 不同的城市,對房貸的憂郁程度也不同。當吳桐、陳卓把自己關在北京那套辛辛苦苦“供養”的房子里時,上海的家庭正把出國旅游變成家庭的日常娛樂。申寧在北京、上海兩地擁有旅行社工作經驗,目前已經在上海青旅工作兩年,主要負責歐洲旅游路線。申寧說,在上海,夫妻二人或者三口之家的客戶正在成為出境游的主力。他們每年大概在寒暑假出行兩次。出境游、離城游越來越成為上海家庭青睞的項目,而在北京,出境游市場幾乎全是公費團隊。 旅游業把自費出行的客戶稱為“直客”,而旅行社推出新的旅游產品則完全依賴“直客”的意見反饋。申寧說:“在上海,一個新的旅游項目推出之后,3個月內一定可以組團成行,而在北京,一個新項目很可能一年都無人問津。” 在北京某旅行社工作的胡芳說,出境游的團費一般在每人15000元左右,加上各種花銷,一個人的出境游至少要花費3萬元,一個三口之家可能接近10萬元的花銷,“在北京,人們寧愿把這筆錢用來提前償還房貸。” 有趣的是,上海人比北京人更傾向于選擇價格較低、貸款負擔較輕的二手房。從2004年全年的情況來看,上海幾乎每賣出2套房,就有一套是二手房;同年,北京每賣出7套房,僅有一套是二手房,而這已經比2003年新房與二手房銷量10:1的水平大大進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