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誰有好薪情:能源及環保行業將咸魚翻身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26日 16:48 中國經營報 | |||||||||
作者:杜爽 薪酬是一個行業動力與態勢的風向標。在2005年,各個行業感受到的“風向”是不同的,不同行業間的薪酬差距進一步明顯拉大。一些行業的薪酬大踏步向上增長,一些傳統行業卻顯得活力不足,仍在原地踏步。而在受到宏觀調控和國際經濟環境的影響下,房地產、汽車等一些行業的薪酬增長速度遠遠低于預期的速度。
根據太和顧問發布的2005年薪酬調查報告顯示:在連續幾年經歷了行業發展和薪酬增長雙雙突飛猛進之后,今年整體市場薪酬上漲幅度趨冷,略低于年初預計的水平,平均達到7.8%。在這個薪酬排行榜中一些重點行業的變化,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能源及環保行業:咸魚翻身 隨著國際原油價格的一次次上漲,不少企業獲得了高額利潤,使得能源和環保行業已不再是多年來備受冷落的受氣媳婦模樣。為了能夠更好地鞏固自身的優勢,在國際競爭中取得有利位置,不少原來國有能源企業紛紛通過改革、上市等方式加大與市場的合作,增加薪酬的競爭性和激勵性,來吸引、保留最優秀的人才。 能源及環保行業的平均薪酬僅次于金融行業,排位第2,年度總現金超過了17萬元。 金融行業:高薪“挖墻腳” 金融行業薪酬上漲的推動力主要是來自外資準入和國內資源重組。眾所周知,2005年,以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為首,中國的銀行業掀起股改和上市的風潮。11月份,中國建設銀行會赴港上市;而中國銀行上市的腳步也在加快。與此同時,外資銀行紛紛成為中資銀行的股東。 不管是外資的進入也好,還是中國金融的資源重組也罷,必然的結果是在搶市場、資金的背后出現大量的金融人才流動,特別是針對掌握渠道資源的核心人才。而薪酬理所當然成為了人才爭奪戰中的制勝武器。 金融行業在太和調研的行業中薪酬水平排名第一,其薪酬水平超過市場平均水平達40%。而且整個行業的薪酬水平增幅迅猛,2005年比2004年增幅超過15%。 高科技行業:一場游戲一場夢 高科技行業能搭上高薪列車,完全得益于電信、網絡游戲、SP等行業新貴們。盡管網絡游戲和SP服務是位于IT產業鏈的最下游,但正是由于它們的興起,拉動了整個行業的發展。大量的信息傳遞不僅為代理商帶來大筆利潤,也為硬件廠商、電信服務商等相關行業提供了市場空間,信息通信重新成為熱點行業。而互聯網行業在一度沉淪之后,通過創新產品、服務組合迎來新的利潤上升空間。 電信增值業(SP)薪酬水平超過軟件及集成業近20%,經理層崗位平均薪酬達到20萬元。 房地產行業:東邊不亮西邊亮 雖然受到宏觀調控的影響,房地產行業在一類城市中發展受到了嚴重限制,但是從另一個方面看,這也為二類城市的地產開發帶來了無限活力。在重慶等二類城市中,房地產行業的發展狀況逆市上揚,眾多實力雄厚的地產開發商已經將二類城市中的競爭看做戰略重點。由此不難判斷在這些城市中,房地產行業將會成為新的熱點。 同時,宏觀政策的限制使得依靠資源的優勢成為行業的領先者越來越難,只有充分利用自身資源,依靠出眾的設計和良好的施工,打造精品樓盤才能在新的競爭環境中生存和發展下去。從事這些領域工作的員工在房地產行業企業中將變得更為重要,導致相應崗位薪酬上漲。 因為房地產業薪酬水平本身較高,受行業發展限制,其薪酬漲幅將會放緩,在達到某一水平后平穩增長。 代理銷售行業:薪酬才是硬道理 銷售一直是價值鏈中最直接創造價值的環節。如何能夠更為充分地對銷售渠道和銷售資源進行有效的銷售,是降低銷售成本,提高銷售效率的最好方式。隨著這種理念的形成,代理銷售行業漸漸在上海、廣州、深圳等市場意識較為先進的城市中應運而生。和IT等高投入行業相比,代理銷售行業的投入要小得多,因此,行業的預期利潤也比較高。在這種情況下,較高的薪酬水平也是企業可以接受的。同時作為新生行業,大多數從業公司采取較為積極的激勵策略和薪酬策略,使得業績優秀的員工可以獲得很高水平的薪酬。對于有著較強銷售能力的從業者而言,代理銷售行業值得關注。 此行業經理層平均薪酬在13萬元左右,但對于銷售能力強,業績好的可以達到甚至超過22萬元。 家電行業:需求轉向“高檔” 在經受生產成本上漲和市場價格被擠壓的雙層壓力下,2005年家電行業的薪酬水平卻喜出望外的普遍實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其中來自華南區10余家龍頭企業的薪酬數據顯示,華南家電的年度基本現金收入總額平均增長高達22%。 隨著我國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重點逐步向高層次轉移,對于家電用品的需求也轉向高檔產品。而人們支出結構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拉動了家電行業對于技術等各種人才的需求和職位待遇。 手機行業:漲薪信號中斷 2005年12.82%的增幅顯然遠趕不上2003年到2004年手機行業薪酬“井噴式”的高速增長,趨于理性的薪酬增長速度也取決于行業發展的階段。國內的手機經歷了一個由高檔奢侈品向日用消費品過渡的過程,普通彩屏手機已經從幾年前的4000元天價降至1000元左右,同時群狼共舞中各廠商為了吸引消費者,降價促銷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從而擠壓了手機產品的利潤空間。當手機利潤越來越薄,企業自然選擇合理的薪酬增幅。 與2004年相比,2005年手機行業的薪酬增長水平不超過12%,遠遠低于2004年近30%的增長水平。但其薪酬水平在高科技行業中仍然是最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