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年輕人漸成超前消費和奢侈品消費的主力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20日 11:29 中國青年報 | ||||||||
數百萬元的游艇跑車,無敵海景的巴厘島別墅……日前落幕的“2005上海國際生活品位展”雖然只露臉兩天,并僅對特邀嘉賓開放,卻在上海留下了一個意猶未盡的話題:奢侈。 在傳媒的描述下,那些動輒百萬元的展品高貴奢華,那些神秘下單的富豪令人艷羨,而這些,正是無數中國年輕人想像并向往的奢侈生活。
自5月中旬以來,有關“奢侈”的各類活動已頻頻“光臨”中國。5月18日,首屆國際頂級時尚品牌行業高峰會在上海舉行;著名時尚品牌PRADA(普拉達)的時裝作品展覽隨即高調登場;這邊國際奢侈品展覽在上海開幕,那邊“意大利生活節”在北京展示意大利生活概念。而更令奢侈愛好者興奮的消息是,每年在摩納哥舉行的國際頂級奢侈品展覽(Top Marques)今年10月也將來到上海。 民間的各種調查亦顯示了中國年輕消費者對奢侈品的高度熱情。上海一家媒體5月末對江浙滬3地1289名網民進行了一項關于奢侈品消費的調查。結果顯示,68.8%的受訪者愿意自掏腰包購買奢侈品,56.7%的受訪者為此曾有過特意積蓄一段時間的經歷,受訪者在奢侈品上的年消費達到了人均22062.8元。顯然,不少年輕人為了購買奢侈品而不惜透支消費。更有調查稱,內地奢侈品消費者已占總人口的13%,大部分消費者為年齡低于40歲的年輕人。 一邊是生機勃勃的奢侈品消費市場,一邊是龐大且年輕的消費者群體。“月光族”、“新貧族”、“百萬負翁”,越來越多年輕狂熱的消費敢死隊隊員,引起了一些有識之士的憂思。 “月光族”:月薪數千元卻入不敷出 他們在25歲到30歲左右,標準的白領模樣,工作穩定,月薪數千卻入不敷出。近年來,輿論對這個群體開始見怪不怪,他們被稱為“月光族”或者“新貧族”。 27歲的沈伊然就是單位里出名的“月光女神”。 就職公關公司的沈伊然,稅后月收入在6000元左右,沒有家庭負擔,經濟狀況在年輕女性中應算是很不錯了。但工作了5年的沈伊然,銀行賬戶上卻永遠是負數。每到月底,捏著一堆賬單的沈伊然就眼巴巴地盼著月初的工資日。 如果不是最近母親逼著她記賬,習慣刷卡的沈伊然根本不明白自己每個月的錢是花到哪里去的。出門必打車,交通費上千;隔三岔五的朋友小聚,應酬費不少于千兒八百。剩下的幾千元,全都被沈伊然花在了身上,化妝品、服飾、鞋子等等。一筆筆賬算下來,基本上每月還要透支1000元左右。 沈媽媽最恨她整天捧著那些精致的時尚雜志,“不是說去香港購物,就是去日本美容,一件10元錢的T恤,貼個牌子就賣500元,全是騙錢的!”但沈伊然以為,她所追求的,是老一輩所不能理解的“生活品質”。 “生活品質”這個詞,現在已經成了“月光族”的第一擋箭牌:既然辛勤工作,那么就要享受高質量的生活。而這個品質,在月光族看來,就體現在所謂的品牌服飾、格調餐飲和優雅享樂上。比如沈伊然和她的月光族朋友所向往的,就是拷貝《欲望都市》里女主角們的優質生活:穿著光鮮的名牌服飾逛街,在優雅的咖啡館里喝茶,用超酷的電腦打字。“月光族的生活方式,顯示出兩個特點,一是對未來比較有信心,二是對自我認同不太能接納。”復旦大學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孫時進教授表示。 因為自信,所以就透支買貴。一項針對都市青年的調查顯示,有57%的受訪者表示“敢用明天的錢”,48%的人稱自己“不會因為負債消費擔憂”。 社會學家顧曉鳴教授給這些白領作了個幽默的注釋:“現在所謂白領,就是白領工資的人,他們勞心勞力地工作,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而辛勞所得,只用來換一個身份符號。” 透支刷卡:把自己塑造成被仰慕的成功者 在軟件公司任職的小余告訴記者,他最喜歡的購物方式就是網絡刷卡訂購,“方便快捷而且沒有負擔”。在各家銀行的信用卡俱樂部里,也有豐富的分期付款商品,不斷誘惑著持卡者。工作才兩年的小余,就通過這種方式,超前享有了IPOD、數碼相機、筆記本電腦等年輕人熱愛的新產品。“反正這些東西以后也是要買的,現在用信貸消費,就可以提前享受到,何樂而不為呢?” 有銀行界人士表示,他們的信用卡主要用來引導消費,最高可以透支5萬元。喜歡持卡透支消費的人群中,以年輕人為主,而這一部分人也往往在最后的壞賬中占最高比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