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提前還貸 專家稱莫要為蠅頭小利而一意孤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19日 10:50 光明網-光明日報 | |||||||||
面對房地產市場之非理性繁榮,中央銀行調整住房信貸政策。不過,此舉似乎并未對投機者產生多大影響,倒是普通供房族先著了急。上海的一項調查顯示,47%的供房族欲提前還貸。 假如通貨膨脹壓力增大、央行繼續提高基準利率,則商業銀行的住房信貸利率難免繼續上調,真有可能出現商業銀行所擔心的提前還貸浪潮。而這顯然會對銀行的經營帶來一定
可能正是基于這種考慮,一些地方商業銀行開始向提前還貸者收取違約金。 有消費者憤憤不平地表示,利率乃是政府決定提高的,對于信貸合同當事人來說,屬于不可控因素,怎能讓債務人單方承擔這一風險。 這樣的說法未必合理。任何一個成年人都應當預料到利率調整的風險,之前與銀行進行討價還價,爭取在貸款合同中規定一個免責條款。若是沒有作出這樣的規定,則主動權就在銀行手中,因為,你提前還貸款,等于單方面改變了合同,而根據《合同法》規定:“債權人可以拒絕債務人提前履行債務……債務人提前履行債務給債權人增加的費用,由債務人承擔”。 據此,銀行完全可以拒絕供房族提前還貸。消費者必須說服銀行接受其提前還貸,其說服的手段可以是支付一筆錢。需要說明的是,銀行對于提前還貸所收取的費用,不應是違約金,而是某種服務費。 因為,《合同法》規定的違約金是合同約定的違約金。 話說回來,銀行有權收取手續費,并不意味著銀行非得行使這種權利不可。這筆手續費并沒有多少錢。中行廣東分行已規定按還款額的1個月的利息作為“違約金”,假定提前還款額為10萬元,銀行所得為二百來元。在各家銀行競爭激烈的環境下,為了這筆錢得罪消費者是否值得?對于供房族的違約行為,銀行大可予以“善意的疏忽”。 不過,有的銀行似乎已經鐵了心要做刻薄的斤斤計較者。不管是國有銀行,還是國有資本主導的股份制銀行,目前都在進行市場化改革,籌備上市或吸納外資。盡管它們的體制還遠沒有市場化,但其追逐利益之狂熱,卻已遠遠超出了市場化銀行的正常范疇。銀行卡收費事件,人們或許還記憶猶新。盡管消費者憤憤不平,但多家銀行還是不惜開罪消費者,開收各種手續費。 如果商業銀行真正完成了改制,建立了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形成了理性的運作模式,也就不會如此不顧消費者的心態、不管輿論的批評,為了蠅頭小利而一意孤行。成熟的企業會具有長遠眼光,會針對消費者的情緒制定靈活的政策,會對媒體的批評作出靈活反應,而不是認準自己于法有據、即使傷害消費者感情的權利,也不惜代價行使之。 從消費者方面來看,似乎存在同樣的心理。消費者的權利意識近年來在逐漸增強,但消費者的權利似乎也需要接受理性的檢驗。在市場中,企業和消費者是平等的,消費者并不比企業在道德上優越。但這一點常被忽視。在國有壟斷的市場上,消費者與企業之間的權利處于制度性失衡狀態。 在此種市場格局長期遭受歧視的消費者,當其有可能主張權利時,對權利就非常敏感,甚至不乏過敏。對于企業于法有據的行為,消費者也容易僅憑感情作出過激反應。為索取誤點賠償而占領飛機、火車,對服務人員過于苛刻,都源于這種心態。 這樣的階段是難免的,但盡可能縮短這一過程,也是一個合理的期待。市場健全發育的基本力量,無外乎兩個:一個是企業之間的競爭,另一個則是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博弈。這既需要企業之理性,也需要消費者的成熟。不管是對企業,還是對消費者,似乎都有必要在市場交易中學習正確地認識自己的權利和利益,合法、合理、合情地行使權利、主張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