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稅總局特約研究員馬奎升:稅收倫理初探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20日 14:41 新浪財經 | |||||||||
馬奎升 倫理屬人文理論研究范疇,滲透于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體現和反映了倫理精神。當前,我們正在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正在學習胡錦濤總書記關于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論述,稅收工作也應當順應形勢,積極探索和落實和諧的稅收倫理觀。
一、稅收的作用包含濃重的倫理意識 稅收蘊含著倫理精神,并具有濃重的“感情”色彩。從經濟意義上講,稅收是實現國家職能,提高人民福利的基礎和前提,是影響國家和私人物質利益分配的重要因素,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從法律意義上講,國家立法、執法、司法等職能的有機配合和制衡,是保證國家稅收的重要手段,而這又與執法主體和納稅主體有著緊密的內在聯系。 國家作為一種存在形式,職能就是做私人不能做或不愿做的事情,為公眾提供公共物品。國家為社會提供公共物品,需要強有力的財政做后盾。從理論上講,國家獲取財政收入的途徑有很多,如增發貨幣、收費等,但這些方法存在固有的缺陷。因此,現代國家通常將稅收作為國家財政來源的最重要途徑。 從稅收的職能講,國家通過征稅和再分配稅收,可以實現重新分配社會財富,調節私人主體的貧富差距,更好地實現救濟、總體平衡等國家職能;通過稅收手段,參與社會再分配,對各類主體的實際收入及運行發生重大影響,影響收入和儲蓄結構、資產和產業結構,影響各類資源的配置,從而實現國家宏觀調控的職能。正是稅收具有收入分配和宏觀調控等職能,能夠解決社會分配不公等一系列社會問題,有助于提高經濟運行效率,解決經濟公平和社會公平問題,因此,稅收有助于保障經濟和社會的穩定。我國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目的之一就是保持這種穩定,使人民安居樂業,使社會和諧發展。這種職能應當是稅收倫理的最高體現。 二、治稅思想的演變是倫理的產物 人類社會最具普遍意義的利益是經濟利益,而經濟利益的獲取與分配涉及道德倫理。經濟利益與道德倫理的關系是稅收倫理的核心,古代社會是這樣,現代市場經濟下也如此。 (一)中國古代先哲的賦稅思想體現著道德倫理 孔子政治思想的中心內容是“仁”,主張征收賦稅必須“度于禮”。他認為“百姓足,君孰與足”,要求國家賦稅建立在百姓富足的基礎上。商鞅是重農抑商政策的創始人。他主張用賦稅手段限制農民棄農經商,指出“重關市之賦,則農惡商,商有疑惰之心”,并在新法中規定對棄農經商者予重罰:“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民孥”;“不農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商鞅主張“訾粟而稅”,即賦稅征收糧食,不收貨幣和其他物品。他認為這樣做既可以達到國家稅收政策制度的統一,又可以保證納稅制度的公平。商鞅的賦稅思想在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為歷代封建統治者所沿用。司馬遷主張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認為社會經濟生活中的農、工、商“各勸其業,樂其事,若水之趨下,日夜無休時”,是自然分工,根本無需政府橫加干預。中國早期的這些賦稅思想,都與當時的生產力水平相適應,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納稅者的意愿。其不斷演化的治稅思想,特別是中國歷史“輕徭薄賦”思想的形成,更是兼顧了勞動者的愿望,體現著倫理精神。 (二)西方學者關于稅收原則的論述同樣體現著倫理道德 一般認為,是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家、財政學創始人亞當·斯密第一次將稅收原則提到理論高度,明確系統地加以闡述。他提出稅收平等、確實、便利、經濟四項原則。所謂平等原則,即一國國民應根據自己的納稅能力來承擔政府的經費開支,按照其在國家保護之下獲得的收入的多少來確定繳納稅收的額度。亞當·斯密的這種“量能負擔”的平等原則,影響深遠,成為后世負擔能力說的理論基礎。所謂確實原則,即國家課稅必須以法律為依據,國民據以納稅的稅收法令,應當是確實的,不得隨意變更。這既能保證國家課稅有法可依,又能保證國民納稅有章可循。所謂便利原則,即稅收的征納手續應盡量從簡。在納稅時間和地點上,盡量給納稅人提供方便;在形式上,應盡量采用貨幣形式,以避免納稅人因運輸貨物而增加額外負擔。最少征收費用原則,是指在征稅過程中,應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費用開支,所征稅收應盡量歸入國庫,使國庫收入同人民繳納的差額最小,也就是征收費用最少。現代西方學者提出的稅收公平原則,是指不同納稅人之間稅收負擔程度相比較,條件相同的納稅人納相同的稅,條件不同的納稅人納不同的稅,使稅負合理。具體包含橫向公平和縱向公平。所謂橫向公平,是指對同等條件的納稅人一視同仁、同等課稅。所謂縱向公平,是指經濟能力或納稅能力不同的納稅人應當繳納不同的稅收,即以不同的方式對待條件不同的納稅人。不論是亞當·斯密的理論,還是現代西方學者的稅收公平原則,都考慮到納稅人的利益,特別是“便利”、“最少征收費用原則”與“公平”原則,在法律層面上包含著濃重的人情味道。這種人情味道或者說人性化的納稅思想,是稅收倫理的一種具體體現。 (三)我國社會主義稅收原則體現著倫理思想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稅收有利于保證國家財政收入,滿足國家行使其職能的資金需要,同時又兼顧需要與可能,注意征稅的限度。其公平原則是指稅收負擔分配,對于納稅人應均等、合理,這一原則體現了制定的稅收制度在納稅人方面是公平的,只有公平的稅制才能使納稅人更好地遵守稅法,自覺地履行納稅義務。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經濟主體客觀上要求公平競爭,優勝劣汰,否則,必然會阻礙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稅收能有效地促進公平競爭。一方面,由于稅收只是各經濟主體的外部約束條件,通過稅收分配這種法律形式將國家和經濟主體的經濟關系固定下來,既可以貫徹政府的意圖,又可以不直接干預生產經營者的經濟活動,確保各經濟主體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商品生產單位,從而為各經濟主體提供了必要的公平競爭條件。另一方面,通過制定合理的稅法和嚴格執行稅法,做到公平稅負,使各經濟主體都平等地照章納稅,為各經濟主體提供了公平的競爭環境。山東省地稅局開展“管理年”活動,探索經濟決定稅源管理增加稅收治稅理念,對公平稅負、增加財政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是實現共同富裕。稅收是國家參與和調節個人收入分配的基本手段之一,通過稅收的合理分配,既可以充分調動勞動者生產經營的積極性,又可以有效地調節過高收入,緩解社會分配不公的矛盾,防止兩極分化,促進共同富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