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完善十一五進口稅收政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10日 18:43 中國財經報 | |||||||||
———財政部副部長朱志剛就財政部關于“十一五”進口稅收政策的總體思路接受本報記者采訪 編者按:關稅及進口環節稅是我國稅收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維護國家權益、實施宏觀調控、適度保護國內經濟發揮著十分關鍵的作用。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關稅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降低關稅稅率,對紡織品征收出口關稅等問題,無不牽動著人們的神經
問:近年來,我國出臺了涉及眾多領域的進口稅收政策,并且發揮了重要作用,請您談談這方面的情況。 答:上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擴大和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進一步融合,為促進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推動對外交流合作,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進口稅收政策,涉及農業、教育、科技、通訊、交通運輸、文化、國際合作、能源、航空航天等眾多領域。特別是為促進國內產業結構調整及技術進步,增強國內企業的國際競爭能力,國家出臺了一些鼓勵引進國外先進設備及技術的進口稅收優惠政策。“十五”期間,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還牽頭對農業、交通、能源等關系國計民生的重點行業以及高新技術等領域,主要針對設備技術引進制定了專項的進口稅收政策,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國外的先進技術促進這些行業快速發展。整個“十五”期間,僅鼓勵進口先進設備政策的減免稅額就達3800多億元,其中專項政策的免稅額近300億元。上述進口稅收政策的實施,對促進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事業的進步起到了顯著的作用。通過對進口的先進設備、技術給予稅收優惠有效地降低了國內企業的生產成本,提高了企業的技術裝備水平,促使國內制造業在較高水平上迅速發展起來,為我國實現產業升級,在更高水平上參與國際競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問: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的經濟社會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一方面經濟總量達到一定水平、進出口貿易進入大國行列,另一方面經濟結構調整、技術創新、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資源環境、內外資企業稅收公平待遇等問題日益突出。針對這種形勢,財政部對實施“十一五”進口稅收政策有什么設想? 答:當前,我國經濟社會正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在經濟社會迅速發展的同時,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沒有得到根本轉變,經濟結構仍不夠合理,自主創新能力還不強,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以及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基于這一形勢,《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對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加強和諧社會建設,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等問題提出了新的明確的要求。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總體戰略部署,在繼續實施好“十五”期間已被實踐證明卓有成效的進口稅收政策的基礎上,財政部將重點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十一五”期間的進口稅收政策工作:適當調整引進國外先進設備、技術的政策,將鼓勵引進的重點轉到促進國內企業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上來;根據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的要求,制定有利于環境保護、生態建設和短缺、資源性產品進口的政策,加大力度實施鼓勵科技、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以及農業發展的政策;根據統一各類企業稅收制度的要求,逐步縮小內外資企業進口稅收的差別待遇,統一內外資企業在進口稅收領域的優惠政策,為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逐步實施進口稅收稅式支出管理制度,根據國家的財力狀況,實現對進口減免稅規模的主動調控,提高進口稅收政策實施的績效水平。 問:最近,黨中央、國務院的一系列文件對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產業技術水平、確立企業創新的主體地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進口稅收政策對此將產生直接的影響。請問財政部在進口稅收政策方面是如何考慮的? 答: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提高我國自主創新能力以及企業成為創新主體等問題。改革開放以來,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和科技攻關,我國的整體創新能力和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有了很大的增強。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科技競爭日益成為國家間競爭的焦點,科技創新能力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科技發展水平的核心問題。根據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要求,“十一五”期間國家將制定并實施促進技術創新、鼓勵企業成為自主創新主體的進口稅收政策。重點有3個方面: 根據醞釀已久的國家有關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政策方針,財政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制訂“振興裝備業進口稅收政策實施辦法”,在國家確定的重大技術裝備范圍內,逐個領域實施促進企業自主研發、技術創新的進口稅收政策,具體說,就是對國內裝備業自主開發、制造重大裝備所需進口的關鍵部件及原材料給予一定的進口稅收優惠。同時,對相應的進口設備稅收政策進行適當調整,原則上停止實施進口相應整機的免稅政策。將原用于進口設備的稅收優惠支出調整為對國內企業自主開發、生產設備的稅收優惠支出,在不增加財政負擔的情況下支持國內裝備制造業的發展。 在科技開發領域,根據《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關于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要求,財政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對承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國家科技計劃重點項目或國家重大裝備研發項目的企業制定專項進口稅收優惠政策。 為有利于企業成為自主創新的主體,根據科技體制改革后部分科研機構轉制為企業、企業研發機構不斷創立的新情況,進一步修訂、完善有關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用品進口的稅收優惠政策,明確企業從事科技活動進口科研用品的稅收優惠待遇,加大政策力度,大力支持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工程中心的研發活動。 問: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尤其是城鄉協調發展是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面,國家將實施哪些進口稅收政策促進社會事業及農業的發展? 答:在積極制定、實施稅收政策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財政部十分重視通過稅收政策促進社會事業和農業的發展。在“十一五”期間,將進一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根據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及公共財政的要求,制定并繼續實施有利于社會事業和農業發展的進口稅收政策。 比如,對殘疾人專用品、救災捐贈物資、扶貧、慈善性捐贈物資、科普影視作品、流失境外文物等給予免征進口稅的優惠待遇;利用稅收優惠政策支持白內障復明手術等公益性衛生事業的發展;對教育、文化事業發展所需進口的國內不能滿足需要的用品給予免征進口稅的優惠政策;對根據協議外國政府在我國設立的文化中心制訂專門的稅收政策,促進我國與外國的文化交流活動,等等。 對于農業發展,根據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要求,積極探索以進口稅收政策促進農業發展、提高農民收入的新途徑,制定并實施有利于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提高農產品競爭力,支持農業新技術推廣應用的進口稅收政策。如對進口種子(苗)種畜(禽)魚種(苗)和種用野生動植物免征進口稅收,對進口農藥中間體等農業生產資料給予稅收優惠;對出口尿素實施季節性出口關稅,確保農業生產用肥的穩定供應;對配額外進口的棉花征收滑準稅,穩定國內棉花供應,保障棉農利益,等等。 問:據我們觀察,財政部運用關稅手段調控進出口的措施日益成熟,并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對紡織品征收出口關稅,對尿素征收季節性出口關稅,對進口棉花征收滑準稅,提高部分資源性產品的出口關稅稅率,調低部分國內不能生產的短缺產品的進口關稅稅率等,“十一五”期間如何繼續開展這方面的工作? 答:關稅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調控進出口的規模和結構,以調節國內商品的價格,保證國內市場商品價格和供應的相對穩定。因此,關稅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之一。2005年,財政部根據國家總體部署,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調控進出口的關稅措施建議,經國務院批準實施后取得了積極的效果。“十一五”期間,我們將充分發揮關稅手段易實行、見效快的優勢,根據國家宏觀調控的總體要求,相機抉擇,適時出臺調控重大產品進出口的關稅措施,維護產品的正常價格及穩定供應,重點在于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產品的出口,鼓勵國內短缺的資源性產品和大宗戰略性物資的進口,并研究制定相應的關稅和進口稅收政策,支持我國企業“走出去”,充分利用國外資源,開拓國際市場,提高國際競爭力。在這方面,財政部已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思路,有的已付諸實施,有的將在今后逐步實施。 問:您在前面曾經說過,“十五”期間的專項進口稅收政策對保證重點行業的發展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十一五”期間是否繼續實施專項進口稅收政策支持這些行業的發展? 答:前一時期,財政部對“十五”期間實施的專項進口稅收政策進行了一次全面的清理、總結和評估。事實證明,這些政策的作用是顯著的。我們的考慮是,要在總結“十五”專項政策執行經驗的基礎上,對關系國家核心競爭力、經濟安全的重點行業制定并實施“十一五”專項稅收政策。最近,在全面清理“十五”專項進口稅收政策的基礎上,根據國務院關于“全面清理和規范稅收優惠政策,嚴格控制減免稅,確保財政收入穩定增長”的指示精神,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制訂了“十一五”專項進口稅收政策,對需要國家給予支持的能源、交通、高新技術、農業等產業和領域繼續實施專項進口稅收優惠政策,以鼓勵其更快發展,這些政策已經國務院批準。這里需要強調說明的是,我們對上述行業和領域制定專項進口稅收優惠政策是在嚴格遵循世貿組織規則的前提下進行的,對凡是有悖于世貿組織規則的稅收政策一律取消,以體現我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 問:近年來,我國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優化升級,產品結構也不斷變化,國家也出臺了有關產業結構調整的政策。對此,財政部在進口稅收政策上有什么考慮? 答:根據我國行業發展、產業產品結構變化的實際情況,按照國家最近出臺的有關產業結構調整的要求,“十一五”期間,將對現行引進國外設備的政策進一步進行調整,以切實提高進口國外設備的技術水平和利用外資的質量,促進國內產業優化升級。這方面的工作將主要從制定投資項目不予免稅目錄,進一步調整內外資投資項目不予免稅的商品目錄等方面入手。 近期,國務院頒布了《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這屬于綜合性的指導目錄,財政部將針對其中的部分領域,制定“投資項目進口不予免稅目錄”,取消國內已能滿足需要的進口設備免稅政策,該“目錄”將適用于各類企業。另外,按照有利于引進高新技術和設備,促進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的原則,已會同有關部門對《國內投資項目進口不予免稅的商品目錄》進行了第二次全面修訂。下一步,我們將推動《外商投資項目不予免稅的進口商品目錄》的修訂工作,加強對外資的產業和區域投向引導,為各類企業提供更為公平的競爭環境。 問:從前面您對進口稅收政策的介紹可以看出,進口稅收政策體現了國家的大政方針,國家也付出了巨大的財政代價。在實際工作中如何保證稅收優惠的經濟社會效益和正確的調控方向呢? 答:您提出的問題實際是如何對稅收政策進行管理、提高稅收政策績效的問題,這非常重要,對此我們有比較完整的考慮。“十一五”期間,財政部將本著對國家、對納稅人負責的精神,加強稅收政策管理,建立起稅收政策執行的檢查評估和信息反饋機制;借鑒國際經驗,逐步建立進口稅收稅式支出制度。 我國正處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階段,稅收優惠政策較多,稅收減免數額比較大,僅進口稅收優惠政策近幾年的減免額每年都在1000億元左右,從哪個角度講都必須對稅收政策進行嚴格的科學管理。溫家寶總理在200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認真做好財稅工作,依法加強稅收征管,全面清理和規范稅收優惠政策,嚴格控制減免稅,確保財政收入穩定增長”。逐步建立稅式支出制度是實現依法理財、健全稅制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這一制度,可以加強對進口稅收優惠的效果分析和總量控制,合理調控稅收優惠的流向,充分發揮政策的調控和導向作用,確保經濟社會重點保障領域的進口需求和進口稅收的穩定增長。 財政部一直在進行稅式支出制度的研究和準備工作,不斷總結經驗,目前推進建立進口稅收稅式支出制度的條件已基本成熟。我們已經確立了進口稅收稅式支出工作的長短期目標、稅式支出報告的總體框架、稅式支出的范圍界定以及績效評估方法等主要內容。當前,我們正在起草上報國務院的2005年進口稅收稅式支出評估報告,并將逐步提高量化分析、約束水平,最終建立起預算型進口稅收稅式支出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