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理財 > 稅務 > 正文
 

緊急舉報:1元獎=55000元稅?(5)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05日 12:08 新浪財經

   附件:具體計算實例

   實例一某納稅人2005年1月取得屬于全年一次性獎金36000元,當月工資、薪金3500元,應如何計算個人所得稅。   

     一、全年一次性獎金計稅方法   第一步:36000÷12=30
00(元)   第二步:3000元適用的工資、薪金所得稅率為15%,速算扣除數為125元。   第三步:36000×15%-125=5275(元)

  二、當月工資、薪金計稅方法   (3500-1200)×15%-125=220(元)   三、當月應納個人所得稅   5275+220=5495(元)   

    實例二某納稅人2005年1月取得屬于全年一次性獎金20000元,當月工資、薪金1000元,應如何計算個人所得稅。

   一、全年一次性獎金計稅方法   第一步:[20000-(1200-1000)]÷12=1650(元)   第二步:1650元適用的工資、薪金所得稅率為10%,速算扣除數為25元。   第三步:[20000-(1200-1000)]×10%-25=1955(元)

  二、當月工資、薪金計稅方法   當月工資、薪金未達繳納個人所得稅標準,無需納稅。

  三、當月應納個人所得稅   1955+0=1955(元)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整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等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方法問題的通知 國稅發[2005]9號

  2005年1月21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地方稅務局,局內各單位:

  為了合理解決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征稅問題,經研究,現就調整征收個人所得稅的有關辦法通知如下:

   一、全年一次性獎金是指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扣繳義務人根據其全年經濟效益和對雇員全年工作業績的綜合考核情況,向雇員發放的一次性獎金。   上述一次性獎金也包括年終加薪、實行年薪制和績效工資辦法的單位根據考核情況兌現的年薪和績效工資。

   二、納稅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單獨作為一個月工資、薪金所得計算納稅,并按以下計稅辦法,由扣繳義務人發放時代扣代繳:

   (一)先將雇員當月內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除以12個月,按其商數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   如果在發放年終一次性獎金的當月,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低于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額,應將全年一次性獎金減除“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與費用扣除額的差額”后的余額,按上述辦法確定全年一次性獎金的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

   (二)將雇員個人當月內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按本條第(一)項確定的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計算征稅,計算公式如下:

   1.如果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額的,適用公式為:應納稅額=雇員當月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適用稅率一速算扣除數   

     2.如果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低于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額的,適用公式為:   應納稅額=(雇員當月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一雇員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與費用扣除額的差額)×適用稅率一速算扣除數

   三、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對每一個納稅人,該計稅辦法只允許采用一次。

   四、實行年薪制和績效工資的單位,個人取得年終兌現的年薪和績效工資按本通知第二條、第三條執行。

   五、雇員取得除全年一次性獎金以外的其它各種名目獎金,如半年獎、季度獎、加班獎、先進獎、考勤獎等,一律與當月工資、薪金收入合并,按稅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

   六、對無住所個人取得本通知第五條所述的各種名目獎金,如果該個人當月在我國境內沒有納稅義務,或者該個人由于出入境原因導致當月在我國工作時間不滿一個月的,仍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在我國境內無住所的個人取得獎金征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6]183號)計算納稅。

   七、本通知自2005年1月1日起實施,以前規定與本通知不一致的,按本通知規定執行。《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在中國境內有住所的個人取得獎金征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6]206號)和《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經營者試行年薪制后如何計征個人所得稅的通知》(國稅發[1996]107號)同時廢止。

[上一頁] [1] [2] [3] [4] [5]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