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理財 > 理財加油站_稅務 > 正文
 

跨國公司存在嚴重避稅嫌疑 有多少該繳的稅沒繳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06日 04:01 中華工商時報

  本報記者 王義偉

  享受特惠稅收待遇 存在嚴重避稅嫌疑

  在中國,跨國公司走到哪里,都是尊貴的客人。

  2005年1月,這批尊貴的客人發火了。

  原因是稅收。

  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對于到中國、到大陸投資的跨國公司、港澳臺企業,中國政府施行的是一套優惠的稅收政策。199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頒布,199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暫行條例》頒布。這兩個法律法規的先后出臺,標志著內外資企業在納稅義務上有了明顯的區別。具體來說:外商投資企業的名義稅負是15%,實際稅負是11%;內資企業的名義稅負是33%,實際稅負為23%左右。無論是名義還是實際,內資企業的稅負都比外商投資企業高約1倍以上。

  這樣一種稅收上的區別對待,使得中國成為當之無愧的投資天堂。據統計,截至2004年10月底,中國累計吸收外商直接投資實際利用金額5552.51億美元,合同金額10621.29億美元,已經連續10年居發展中國家之首,2002年更高居世界第一。

  這種區別對待也造成了另一個負面效果,就是對內資企業而言,太不公平。因為到中國投資的跨國公司、港澳臺企業,大多數具備雄厚的資本實力,加上高技術和先進的企業管理水平,競爭力十分明顯。這樣還不夠,又有少一倍的稅負,中國內資企業根本不是對手。

  所以,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就有專家提出,要將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并軌。中國入世以后,基于世貿組織給所有企業統一的國民待遇的原則,內外資所得稅并軌更是大勢所趨。到2005年1月,在兩會召開前夕,關于內外資所得稅并軌的話題已經是山雨欲來風滿樓。

  這個時候,跨國公司坐不住了,生氣了。

  據報道,54家在華跨國公司于2005年年初,準備聯合向國務院法制辦提交一份報告,要求“取消對外資企業優惠政策應有一個5到10年的過渡期”。本報記者王擎在有關評論中暗示,“這54家跨國公司,每一家拿出來都是名頭響當當的超級大企業”。

  消息傳出,社會各界議論聲一片。

  雖然事后的消息證明,關于內外資所得稅并軌最早也要到2007年才有可能實施,但是,這一次迄今沒有被證實的跨國公司上書國務院風波,讓人們再一次看到了,跨國公司到中國投資的真正目的。

  上書國務院風波之后4個月,2005年5月份,跨國公司又一次成為中國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這一次仍然是稅收問題,不過,生氣的不再是跨國公司,而是中國的稅務調查機關。

  原因是,在華外企存在嚴重的避稅嫌疑。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1~4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389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5.6%,其中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1075億元,不升反降3.5%。而商務部的統計顯示,截至2004年8月底,我國累計批準設立外商投資企業494025家,一半以上都是“虧損”狀態。

  中國的GDP這些年一直在高速增長,其中外資企業貢獻良多。為什么,一邊是經濟的高速增長,一邊卻是這些企業的經營不善、乃至虧損。這讓人難以置信。

  原因就是避稅。國稅總局有關官員認為,外企虧損企業里面,有三分之二屬于非正常虧損。造成非正常虧損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通過轉讓定價把利潤轉移出去。保守估計,每年轉讓定價避稅的稅款損失有300億元。

  正是因為如此,中國稅務機關在今年加大了反避稅稽查力度。據報道,在華外企老板中,有四成因為這事晚上睡不好覺。

  關于外國人納稅,有一個特別感人的故事。一家中外合資公司的外方員工領取了第一個月的薪水后,他們首先做的是集體到稅務機構排隊納稅。這個新聞至少是10年前的事情了,記者已經無從查找具體的企業和時間。但是,這個新聞確實轟動一時,也樹立了外國人自覺納稅的光輝形象。

  這才幾年,外資企業就變了,變得明里反對內外稅合并,暗里想法設法避稅了。

  我們也許能算得清,改革開放到現在,跨國公司繳了多少稅。但我們也許永遠無法算清,有多少該繳的稅,跨國公司沒有繳。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避稅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