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理財 > 理財工作室 > 正文
 

2005年個人理財八大猜想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10日 16:24 海峽都市報

  炒股

  機會與風險并存

  股民馮先生一提起股市,有說不出的無奈:從2001年上證指數最高位的2200多點,到現在的1200多點,讓馮先生的30萬資金,足足蒸發了2/3,現在賬上面值剩下不到10萬元。馮
先生直言,

  以后決不進股市了,哪怕再來一波大牛市,他也決不會往股市里投錢了,只求套在里面的錢少損失點就心滿意足了。

  有專家分析,2005年國內股票市場資金供給量有可能達到1500億元以上,資金供求形勢相對樂觀,這對于資金推動型的中國股市無疑是打了一劑強心針。再加上中國證監會對上市公司的業績計算、融資額等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加強了對股市的調控,這將給投資者帶來贏利的機會。但不管怎么樣,股市的最大特點就是不確定性,機會與風險是并存的。

  基金

  風雨過后是彩虹

  宋先生自2002年買了博時價值成長以來,近年來對開放式基金情有獨鐘。不過,去年一年,他在開放式基金上幾無收成,但這并不妨礙他對開放式基金的癡迷。他說,他投資開放式基金,本身也不急功近利,從長遠看,開放式基金不失為一個好的投資渠道。

  據有關資料,去年國內基金凈值已近2000億元,占A股股票流通水平的10%以上。據調查,今年許多投資者依然十分看好基金的收益穩定、風險較小等優勢和特點,希望能夠通過基金的投資以獲得理想的收益。

  炒金:

  投資多條“金光大道”

  陳先生是一位職業投資人,對于新的投資品種,他都是最積極的嘗試者:1991年開始炒股,1998年涉足外匯寶,2000年投資房地產,今年他開始關注黃金市場了。陳說,炒金肯定很刺激,他打算銀行一推出就去開戶。

  除了股票、外匯、基金、房產等,今年,普通市民的投資理財中將多一個黃金品種。據悉,中國銀行已獲準開辦炒金業務,如果一切順利,年初我省居民就可以投資黃金了。

  另外,早已試水個人黃金投資的上海黃金交易所不日后將推出個人黃金業務;招商銀行代銷金條產品也在北京、上海等地鋪開;工行、建行、農行等已向銀監會遞交了個人黃金業務的申請。對于個人投資者來說,炒金讓他們又多了條投資的“金光大道”。

  國債:

  獲利空間更大

  陸大伯是鐵桿國債迷,2004年到期的兩只國債,為他帶來了遠高于儲蓄收益的進賬;去年加息后的第三天,他起了個早,去附近的工行買國債,一看,有兩個人比他更早,已在排隊了。因為加息后國債利率同時提高,那期國債特別俏。陸大伯慶幸自己來得早,一共才賣了七八個人,國債就賣完了———都是10萬、20萬的“大手筆”。

  專家預計,2005年將是國債市場的創新之年,不僅增加了國債品種,使廣大投資者能有更多的選擇。另外,國債的二級市場也將成為明年的發展重點。由此可見,國債的這一系列創新之舉,必將為投資者們帶來更多的投資選擇和更大的獲利空間。

  儲蓄:

  吸引力逐漸增加

  蔣女士平時忙于工作,無暇理財,家里的收入除了為兒子買保險,大都放銀行,依蔣女士的話說,她還特不精明,一張活期存折,積了五六萬元也不去轉定期。不過,去年10月29日加息后,蔣女士第一次感覺到存定期還是比存活期多出很多錢。

  一項調查表明,大多數居民目前仍然將儲蓄作為理財的首選。有專家分析,利率的上升,必將刺激儲蓄額的增加,儲蓄這一傳統理財方式有望在今年成為新的理財熱點。

  債券

  再度火爆可期待

  市民林先生至今都對多年前購買的一期鐵路債券津津樂道,那一期債券為他帶來了年利率超過8%的收益。這等收獲,讓林先生以后的投資主目標鎖定債券,這幾年,無論是企業債券,還是柜面式國債或是國債回購,他都投資一些,為他帶來不俗的收益。

  近年來,債券市場的火爆令人始料不及。種種跡象表明,2005年企業債券發行仍有提速的可能,企業可轉換債券、浮息債券、銀行次級債券等都將可能成為人們很好的投資品種。再加上銀監會將次級定期債務計入附屬資本,以增補商業銀行的資本構成,使銀行發債呼之欲出,將為債券市場的再度火爆,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外匯:

  掘金機會多多

  李女士去年9月份在中行開戶炒匯,10月初,在美元兌歐元的比價為1.24∶1左右時,她一下子進了5萬歐元。12月初,在歐元已直沖1.335的大關時,她把自己的歐元悉數拋出,除去手續費,凈賺4600多歐元,折合成人民幣近5萬元。李女士喜不自禁,炒匯讓她嘗到了賺錢的樂趣。她說,今后,她將在外匯寶里投入更多的資金,“賺了就出來,套了就當存外匯”,李女士覺得,炒匯的風險大大低于炒股。

  有關專家分析,今年投資者在匯市上投資獲利的空間將會更大,機會也會更多。

  保險:

  保障型會更普及

  在出版社工作的陸女士,自打兒子出生后,便開始為孩子買“瀟灑明天”,近年來,隨著家里收入的增長,她開始追加保險投入,為自己和先生買了多份養老險和分紅險。

  業內人士分析,今年隨著市民保險消費的日益成熟,保障型消費將會更多地普及,畢竟,花幾十元甚至百把元錢買一份消費型保險,為自己和家人增添一道保險,才是保險的真正含義。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個人理財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熱 點 專 題
印度洋地震海嘯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楊振寧登記結婚
意甲在線足球經理游戲
2005新春購車完全手冊
歲末年初汽車降價一覽
2005年新春購房指南
2004地產網絡營銷盤點
天堂II 玩轉港澳指南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