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缺陷引發理財黑洞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15日 09:02 上海證券報網絡版 | |||||||||
不充分的信息披露助長了違規行為 對委托理財行為缺乏有效監控,決策程序極不完善 大多數委托理財協議存在較大法律風險
受托方的誠信意識缺失使委托理財風險難以控制 針對上市公司委托理財地雷集中引爆、黑洞頻現的現狀,本報就此開展了資本市場專題調研。調研顯示,盡管近幾年上市公司委托理財金額的絕對值有所降低,但能夠從中"全身而退"的公司越來越少,一些公司甚至出現了巨額虧損,顆粒無收。而這種現象的出現主要是因為委托理財存在四大"缺陷"。 記者通過調研發現,上市公司委托理財風險主要來自以下四個方面。第一,不充分的信息披露助長了委托理財違規行為。目前委托理財"觸礁"的上市公司,大多數在信息披露上存有"貓膩",由此放大了理財風險。第二,對委托理財行為缺乏有效的監控,委托理財決策程序極不完善。由于不少上市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投資決策程序,導致一些公司委托理財行為決策草率,上億元的委托理財經董事長或證券投資部經理大筆一揮就輕松流出上市公司。第三,大多數委托理財協議存在較大的法律風險。許多上市公司與受托公司簽定委托理財協議時,加上了"保底"、"保本"等相關條款,以為這樣就高枕無憂,殊不知這些"保底"、"保本"條款并不受法律保護。第四,受托方的誠信意識缺失也使得委托理財風險難控。 深圳證券交易所有關部門一項上市公司委托理財專題研究報告顯示,隨著行情的變化,再加上一些上市公司也意識到委托理財的風險,委托理財的資金規模從2003年開始就已經逐步減少。然而,委托金額絕對值的降低,并不意味著委托理財情況的好轉。今年上半年在深市涉及委托理財的32家上市公司中,只有8家公司有收益,共計1069萬元;有5家公司因為委托理財計提12431萬元的減值準備;其余公司均無收益。總體來看,這18億元的委托理財不但顆粒無收,還虧損11362萬元,平均收益率為-1.6%,上市公司委托理財風險正逐步放大。 針對這些現象,法律專家紛紛建議,應從制度建設和完善層面著手,盡快建立追責機制,以加強委托理財風險的控制和防范,確保市場的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