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0月15日電(記者夏文輝)國際知名奢侈品品牌古馳近日迎來創建90周年紀念,眼下卻尷尬地面對發生在中國深圳的勞資糾紛事件,相關高管因失職被撤換,有關部門的調查已全面展開。“血汗工廠”問題頻發,令古馳這樣的跨國企業的公眾信譽蒙灰。
據深圳一家古馳門店員工公開信透露,古馳對員工的虐待令人發指:喝水要申請,上廁所要報告,店鋪里丟了東西所有員工“連坐”賠償,員工超強工作導致靜脈曲張、不孕和容易流產等疾病……
現在,無論古馳如何解釋、補救,屢屢聽聞類似事件的公眾,心中都有這樣一個強烈的疑問:如此知名的國際品牌公司何以淪為“血汗工廠”?
“血汗工廠”最早伴生于西方資本主義的勃興階段,特別在19世紀,工廠的流水線作業、惡劣的工作條件、超負荷的勞動強度,使“血汗工廠”成為資本主義弊病的一個代名詞。
全球化的今天,“血汗工廠”在發達國家逐漸銷聲匿跡,卻頻繁地出現在新興、發展中國家,而且很多時候涉及跨國企業,其中包括一些大名鼎鼎的國際品牌,比如耐克公司多年前在越南等國家開設的“血汗工廠”,知名服裝品牌Zara在巴西被曝光虐待員工事件等等,都對這些品牌的聲譽造成打擊。
品牌是企業的價值,信譽是企業的生命,世界自然基金曾發布一份名為《深入奢侈》的全球調查報告,對一批知名奢侈品牌貪圖暴利、壓榨員工的事件予以披露,認為在高度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今天,很多國際企業的誠信遭遇危機。那些在不同國家、地區鉆當地政策、法規的空子、搞兩套標準的企業,最終都將自毀品牌。
古馳公司在其官方網站上有這樣的表述:古馳的成功全賴于員工的群策群力……我們致力于提供平等就業機會。我們不會……對員工的雇傭條件上因歧視而存有差異。
上述文字是在表達這樣一個理念:重視企業與員工的相互尊重、激勵和良性發展。但古馳當下的做法顯然與此相悖。它對利潤的追逐沖垮了責任和信譽的藩籬。
市場有多大,其背負的道德壓力和社會責任就有多大。放棄道德和責任,就會毀掉信譽。這是美國報紙《國際先驅論壇》財經記者達納·托馬斯多年來報道跨國企業得出的觀點。早在十八世紀,著名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就已告誡企業主要有“道德情操”。古馳等跨國公司應該牢記這些警戒,履行企業社會職責,否則終將自毀前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