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低迷,券商理財產品收益不穩 ■供圖/CFP
股市低迷,券商理財產品也受牽連。在遭遇規模和業績下滑后,已有3只券商理財產品被清盤,此外,還有12只產品面臨清盤風險。對于券商理財產品的選擇,分析人士表示,除了要看券商理財產品的過往業績和產品特點外,券商的規模實力,投研力量也很重要。
■多只券商理財產品面臨清盤
由于投資者大量贖回導致管理規模縮水,連續20個交易日資產規模低于1億,華泰紫金智富集合資產管理日前宣布終止,成為國內第3只未到期即清盤的產品。
按照《證券公司集合資產管理業務實施細則(試行)》的規定,客戶少于2人,或者連續20個交易日計劃資產凈值低于1億,集合計劃應當終止。據WIND數據最新統計,228只券商集合理財計劃中,除去已經被清盤的華泰紫金龍大中華,還有11只理財產品在1.1億元的規模以下。此外,49只產品資產規模在1.1億到2億元之間。
■先看過往業績再看券商實力
海通證券分析師表示,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投資者在選擇券商理財產品之前,要先考慮風險,再考慮收益。“過往業績和產品特點是首先要看的。另外,券商的規模實力、投研力量也是影響產品的運行管理和市場信心的重要因素。此外券商的風險監控指標和股東背景也要關注。”
對于清盤,中信證券分析師表示,清盤不會讓投資者損失掉所持有的全部份額,管理人會按清盤前最后一天的產品凈值將資金返還到投資者的賬戶中,至于清盤是否要交手續費及其他費用,則需要看當初的產品買賣合同。”
此外,要減少既成損失,還可以根據已持有的理財產品價值,購買等值的股指期貨。通過股指期貨上的盈利來彌補理財產品上的虧損,這樣的操作可以保證繼續持有理財產品的同時將損失降到最低。股指期貨交易是保證金交易,相對于股票具有杠桿作用。用股指期貨來進行保值,需要資金量比較大,只適合資金量大、操作水平較高的投資者。■文/本報記者楊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