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調控升級能否打開房價回調通道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09日 08:16  金融時報

  記者李文龍

  春節之前,樓市調控“國八條”雷霆出擊,由于春節本來是樓市淡季,其影響將在節后才能消化和顯現。可以預見,今年整體高壓式的調控氛圍將貫穿全年,“國八條”中不論是限購還是差別化信貸、稅收,以及對地方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設和房價調控的問責力度,都比以往有所升級,那么房價回調的通道能否就此打開?

  新一輪全面、密集調控重拳來臨,重慶和上海房產稅試點落地,表明在經濟穩定增長勢頭已經確立的背景下,樓市調控不再投鼠忌器,而且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鎖定水利,并提出了相應的投資計劃,今年的投資重點將會逐漸轉移到農村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上來,補足農業發展和糧食生產的短板,也降低了因房地產調控帶來的投資下滑的擔憂。

  這也意味著我國房地產運行新格局即將到來,在土地征用、出讓、住房開發建設、銷售等各個環節形成的調控思路以及已有成果,尤其是針對個人住房房產稅的推出,有望觸動和解決房地產市場中的深層次問題,從而形成新的房地產良性發展機制。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應體系構架的初步形成,也將明顯改善整個樓市的供需狀況。

  從抑制不合理需求來看,“國八條”繼續強調要進一步有效遏制投機投資性購房,而各地最有效的措施陸續出臺,不斷擴圍的限購令已經封死了投資者的入市空間,對于第二套住房貸款限制政策的加碼降低了投資者的信貸杠桿,投資性需求繼續大規模入市的空間不復存在。而差別化信貸、稅收政策的持續實施,將不斷加大擁有多套住房業主的持有成本,住房投資的風險開始積累,房價上漲空間的縮小還將擠出投資者中的存量房,從而對二手房的供需產生影響,使存量住房資源重新得到配置。

  據了解,目前明確將要實行限購的城市已經達到36個,限購限貸等短期調控措施抑制不合理需求的效果立竿見影,這些短拳的實施將為保障性住房建設等調控“長拳”爭取更多的空間和時間。

  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的數據顯示,1月份,北京期房住宅成交量環比去年12月下降30.1%,新房成交下滑趨勢明顯,但是二手房成交量卻創下了去年調控以來的新高。

  不少業界人士判斷,去年年底一線城市房價又出現了小幅上漲,但受調控政策日趨嚴厲的影響,北京等大城市房價上漲將失去支撐和動力,可能再度出現停漲。而3、4月份的傳統旺季,正是樓市消化政策、調控效果持續顯現的時間段,購房者在力度加碼以后的調控氛圍中,入市意愿將持續趨淡,觀望氣氛將重現,春節過后樓市可能持續低迷,從而給全年的房價走勢奠定基調,房價的調整幅度也將加大。

  供需決定價格,在投資性因素被剔除殆盡后,這一顛撲不破的規律將在樓市愈發明朗,一方面不合理購房需求被強力壓制,嚴厲的房地產調控和貨幣政策回歸穩健,都將限制需求的進一步釋放,另一方面,并未減速的房地產投資和保障房建設的加快將明顯增加住房供給。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0年,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完成土地購置面積4.10億平方米,同比增長28.4%;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新開工面積16.38億平方米,同比增長40.7%。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綜合研究部部長楊紅旭認為,這兩個指標的絕對規模都創了近十年之最,尤其是開工量的增加,很快就會傳遞到商品房供應上來。未來半年到一年,商品房預售量將有所增加。

  以上海和重慶試點房產稅為標志,樓市調控的諸般武器基本全部亮相,政策組合體系基本建立,為未來的房地產市場運行奠定了初步的制度框架。“由于我國城鎮化高速推進而且空間廣闊,房價對許多傳統的調控措施具有天然免疫力,因而房產稅這劑猛藥承載著決策層調控的最終希望。”上海證券分析師曾小勇認為,房產稅試點啟動,意味著中國的房地產調控在不斷的博弈、探索之后政策框架基本搭建完成,也標志著中國房地產超級牛市的主升浪被終結。

  在這種框架體系下,決定房價走勢的是調控政策的嚴厲程度、落實情況以及地方政府的執行力。今年調控措施的執行力也將與去年不同,嚴令地方政府向社會公布年度新建住房價格控制目標的做法,實際上已把地方政府的責任具體量化,成為看得見、摸得著的考核目標。

  對很多人來講,“國八條”的出臺不期而至,在“十二五”開局之年政府即發出如此嚴厲的調控信號,“房價不降、調控不止”的調控決心愈發明確,主導房價走勢的開發商將逐漸喪失與政策和購房者博弈的籌碼,樓市話語權將緩慢向購房者傾斜,房價理性回歸只是時間問題。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分享到:
留言板電話:4006900000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