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理財天真幼稚病癥狀及治療方法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25日 09:01  《錢經》雜志

  策劃、執行/本刊記者張志峰圖/Getty時代圖片

  “理財”一詞在中國越來越流行,特別是當人們看到房價近十年來一路飆漲、2007年股市創造一系列財富神話后。或許是理財實踐帶來的財富效應過于強烈,在理論建設上反倒裹足不前——這種理論滯后于實踐的現象與中國經濟增長的軌跡有些類似。中國人理財的意識和理念主要來自于西方國家,從《窮爸爸、富爸爸》一書的沖擊,到CFP等專業資格認證制度的引入,老百姓的頭腦居然一下子被西方財富管理理論體系武裝起來,并匆忙應對遠未成熟的中國金融市場。

  理論與實踐的脫節導致兩種現象,一種是不相信任何理論,以賭博的心態來打理財富,一種是僵化的理解運用財富管理理論這種舶來品,盡管一次次的遭遇挫折,但仍癡心不改。更需要警惕的是后一種現象,也就是把理財這件事想得太簡單、太理想化,患上理財天真幼稚病。

  理珀基金創始人邁克·理珀曾這樣批判財富管理的傳統思維:它沒什么錯誤,但同時也沒有多大用處;它無視事物的復雜性,僅僅基于毫無根據的假設來進行論斷,忽略了某些特殊條件的影響,而且通常都未曾經過檢驗和論證。

  想一想那些熟悉的理財理念,比如長期持有、價值投資、合理配置,這些空泛的理念真的能幫我們實現財務自由嗎?是不是把理財的外部環境想得太美好了?認清現實可能很殘酷,但有助于我們的心態成熟。而理財成功恰恰需要的是拋棄幻想,盡快成熟起來。

  幼稚——把理財行為簡單化、模塊化,沒有看清事物的本質,也不會駕馭變化;

  單純——認為理財的外部市場是進步的、公平的、透明的,無視各種潛規則;

  執拗——僵化的運用理財理念,神化某種投資方式,不知變通,不認錯或知錯不改;

  盲從——不獨立思考,缺乏懷疑主義精神,喜歡尋找模仿和崇拜的偶像,從未形成自己的投資理財哲學。

  下面,我們就來列舉一下理財天真幼稚病的常見癥狀,并在后面的文章中詳細診斷并給出治療方法。

  病癥一:

  簡單和愚蠢只在一線之間

  幼稚的人看問題只注重現象而忽視本質,他們眼中的世界非黑即白,非善即惡,認識不到事物的復雜性。他們眼中的理財也很簡單,既然現金長期來看是貶值的,資產長期來看是升值的,那就把現金收入不斷的轉換成資產,并合理配置,然后持有下去就行了唄。大道至簡,此話沒錯,但如果簡化到連事物的本質都沒弄懂,那就是愚蠢了。

  典型病例:長期持有

  翻開任何一本理財教科書,或者書店里那些弱智的理財暢銷書,都會發現鼓勵人們長期持有某種金融資產的內容。而事實上,“長期持有”這一論調更像是一種謬誤而遠非真理。

  在美國市場上對股票、基金的長期持有可以起到避稅的作用,因為像401(K)這樣的養老計劃是機構投資者的主流,政府通過稅收優惠鼓勵人們加入其中并為退出設置很高的門檻。而且美國的長期資本利得稅要低于短期資本利得稅,頻繁交易所產生的傭金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中國股市雖然也有交易印花稅,但比起短期劇烈波動的利差來說,真的算不上什么,這也是中國股市換手率高的原因之一吧。

  如果是一個持續穩定增長的市場,那么“長期持有”可能是一個很不錯的策略。遺憾的是,中國近二十年股市的發展跌宕起伏。原因有三:一是沒有做空機制,單方向的市場必然會造成漲跌幅度的擴大,趨勢來臨就一路上漲產生泡沫,破裂后就一熊到底;二是中國的貨幣化進程一直在加速,貨幣發行速度遠超GDP增長速度,這讓市盈率居高不下,而貨幣政策的放松和緊縮牽動著股市神經;三是中國的股市承擔著政治功能,或者為國企脫貧解困,或者吸收過剩的流動性,或者充實社保基金,根本談不上宏觀經濟的晴雨表。

  放眼國際,同樣如此,自從美元紙幣本位的國際貨幣體系建立起來后,大大小小的金融危機就頻繁發生。以最少受沖擊的美國本土市場為例,在本世紀初的頭十年,標準普爾500指數也下跌了約25%,這當然是受網絡股泡沫破滅和次貸危機的影響。日經225指數則更慘,本世紀以來已經下跌了一半,比1989年年末的高點下跌了77%。

  看到這樣的成績單,你還能信奉長期持有嗎?我們所處的市場環境不是持續穩定增長的,國際市場不是,國內更不是。中國人往往很單純的投資理財決策建立在經濟長期高速增長的前提上,這個前提一定準確嗎?誰能保證?那些國際投行?他們更關心自己的腰包吧。所以,在“長期持有”前先問明白自己幾個問題:長期持有的前提是什么?多長時間算長期?什么時點開始持有?還有一點很重要,持有什么東西?沃爾瑪、微軟、可口可樂的確值得持有幾十年,但在中國,這樣的企業還很難找,特別是在泛濫資金推動下的市盈率高懸時期介入就更不安全。或許你想到了房產,按理說它是最適宜長期持有的,可惜目前它已經成為最危險的一種資產了。

  治療方法

  別再簡單的把理財想成是配置好資產,然后長期持有,坐享復利增值。因為持續穩定增長的市場不存在,有些機會是空前的,也可能是絕后的。看清內在變化的邏輯,把握住趨勢,一段一段的賺取利潤才是正確的方法。對于中國股市和樓市的走勢,資金面和政策面是最需要關注的,兩者都有利的話,是介入的好時機,一旦風向有變,趕緊跑,即使將資產清空都無所謂。

  當然,大多數投資者是不愿意完全空倉的,即使趨勢很不明朗。短線高手能夠利用技術手段做些小波段,不擅長做短線的人只有耐心尋找值得長期持有的資產,比如一些優質的股票,當然也要想好何時賣出,可以遵循下面幾條原則確定賣出時機:

  1、  發現當初對公司的評估錯了,買這只股票的理由不存在了。

  2、  公司的基本面開始惡化。

  3、  股價已經高出內在價值太多。

  4、  有更明顯的、獲利空間更大的機會擺在你的面前。

  魔鬼理財詞典之“長期持有”

  資產像一塊冰,不是因為喜歡它,所以把它攥在手里。而是因為一旦松手,就會讓大家看見它消融的慘象。

  病癥二:

  單純的人往往受傷害最深

  人剛來到這個世上都是天真無邪的,長大成人后才會認識到人心險惡、世道艱難。太單純的為人處事,往往會受到傷害。就像是理財,它所面對的是充斥著謊言和騙局的金融市場,特別是中國的市場有西方國家所沒有的各種潛規則,怎么能用那些舶來的財富管理理念簡單套用呢?

  典型病例:專家理財

  “理財這門學問太專業,工作太忙沒時間操盤,還是交給專家來做吧”。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勸誡。這種說法對嗎?一半對一半不對。聽取專家的建議,讓專家來幫助理財是沒錯的,畢竟專業的人才能做好專業的事,而且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但是,“完全交給”專家就不對了,必須要通過自我學習逐步的做到與專家平等探討,并且能自信的對專家的建議持保留意見。因為專家理財的風險也不小。

  有三句話可以很好的說明為什么不能單純的相信專家——“屁股決定腦袋”、“專家也是人”、“這里只有贏家和輸家,沒有專家”。

  專家理財總會有意無意的從自身所處的位置出發,而不是從客戶的實際情況出發,這也就是所謂的“屁股決定腦袋”。顯然,讓券商的策略分析師說股市要崩盤,讓房貸部經理講房價至少跌30%,是不太可能的。畢竟他們在幫客戶賺錢之前,先要想到自己的工資和獎金。

  我們從基金產品的發行中也能發現“屁股決定腦袋”的現象,2007年下半年的QDII基金、2008年下半年的債券基金、以及2009年年中的指數基金,都曾創造了歷史紀錄的發行量,但之后業績表現均不佳。這很好理解,基金力推的是好賣的產品,而不是為客戶賺錢的產品,好賣意味著市場狂熱并產生“羊群效應”,依據常識也能判斷出市場要發生調整了。深信專家的投資者那顆單純的心就這樣受到傷害。

  “專家也是人”是指專家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和風格偏好,所以他們給出的建議有時并不客觀,而更多的是受主觀情緒和傾向影響,也許完全不適合你。不加過濾的接受,難道不會有種被誘拐和教唆的感覺嗎?

  金融市場說得好聽一點是促進資源的有效配置,讓來百姓財富保值增值,說得難聽一點就是各利益主體博弈的場所,一個高層次的“賭場”。在這個市場中,只有贏家和輸家,沒有專家。所以,你眼中的專家,很可能是輸家,他在向你滔滔不絕的講市場形勢時,也許自己早已深陷圈套。有人說,現在的世界經濟就是一個“龐氏騙局”,我們想不到那么宏觀的問題,但2008年上半年的國際原油市場,現在的中國房地產市場,不都是“龐氏騙局”嗎?遵循的不都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邏輯嗎?假如你找的專家不是那條大魚,也不是漏網之魚,那你就慘了。

  治療方法:

  首先讓自己專業起來。有一種說法是理財越早越好,對此的理解不應該是越早理財就能越早享受復利——在前文中我們已經說過這種想法的幼稚,而是早點交“學費”,在實踐中獲得更多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如果能交十年“學費”,再用十年掙回“學費”,然后用二十年來保持持續獲利,那你就成功了。

  其次是尋找經受過考驗的專家,并能與之保持平等自由的交流姿態。歷史業績和口碑對判斷一個專家是否可以信賴還是很有幫助的,平等自由的交流才能讓你清楚他給出建議的背后邏輯,了解他的風格偏好,并且讓他更理解你的處境和需求。

  理財生活中確實充滿了陷阱,能夠避開的話也就成功了一半,注意以下幾點:

  1、  不要只聽專家判斷結果,而要琢磨推導出這個結果的邏輯是否成立。

  2、  80%的專家觀點都是沒用的, 對于那20%有用的部分,要弄清楚發表觀點的人的立場。

  3、  不要只吸收自己喜歡的觀點和信息,多接受另類的觀點,推敲其背后的邏輯。

  4、  當身邊絕大多數人, 特別是較低層次的人,對市場產生同一方向判斷,那你就反其道而行之。

  5、  早一點進行獨立判斷和思考, 并放在市場中檢驗, 跟蹤并記錄檢驗結果, 反思得失。

  魔鬼理財詞典之“專家理財”

  他能講出我聽不懂的詞匯,他能透露我不知道的信息,但是他就是不能讓我明白,我為什么要相信他。

  病癥三:

  死鉆牛角尖不是執著

  年輕是最大的資本,年輕人會認為自己可以戰勝一切,改變世界。很多人的理財生活也充滿了理想主義色彩:他們堅信自己能戰勝市場,憧憬通過投資來獲取巨大財富。他們固守著一套自以為正確的投資哲學,并且不愿變通以適應市場的潛規則。有理想、執著一些是好事。但如果死鉆牛角尖,并把這樣的“理想主義”運用到復雜、殘酷、充滿變數的金融市場,那就很可能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典型病例:價值投資

  言必稱價值投資,否則就不是基金經理或者理財專家。不知什么時候,價值投資越來越成為一種“顯學”。某理財“名嘴”經常在熒屏上大談價值投資,后來得知其經歷是先炒股失敗,然后轉到理財領域。敢情“價值投資是個筐,什么都能往里裝”,既然如此信奉價值投資,那為什么當初炒股失敗了?現在是否就掙到了錢?

  理財的目的讓財富保值增值,誰在乎什么投資方式。就如《笑傲江湖》一書中華山派的“氣宗”和“劍宗”之爭,只要克敵制勝就是好東西,哪有什么正統與偏邪之分。我們并非是說價值投資不好,我們甚至認為,每個投資者都應該配置一部分資產用在價值挖掘上。但我們非常反對將價值投資過于理想化,事實上,價值投資未必更適合于中國市場,未必是更穩健安全的投資策略,甚至未必適用于大多數人。

  很多自稱遵循價值投資法則的人其實連價值投資是什么都不知道。他們看不懂財務報表,不會給公司估值,也不清楚其商業模式和未來發展戰略到底是什么。這些人實踐價值投資的邏輯是:如果買賣一只股票賺錢了,他們說成功的進行了價值挖掘。如果被套了,他們則說要靜待價值發現。華爾街的王牌操盤手馬丁·舒華茲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成功的投資就是投機,是失敗的投機就變成了投資。這是對滿口價值投資的人的絕妙諷刺。

  在中國,真正的價值投資施展的空間很小。價值投資要求價格低于內在價值時買入,而中國股市的市盈率一直是高估的,當然這與新興市場國家的成長性高有關,但更多的是由貨幣發行速度過快、只能單邊做多這些因素造成的。所以,中國的股市更多的是資金市和政策市,而與價值無關。也就是說,如果你按國際通行的絕對估值法來發掘值得投資的股票,在大部分時間里會發現沒有什么可以買。

  那退一步講,尋找相比于同一市場的其他公司相對估值較低的股票是否就行了呢?這種辦法其實算不上價值投資,而且也要防范流動性退潮后指數帶動個股的普跌。很多國際投資大師認為買賣股票不需要擇時,擇股才最重要。但在中國這個不成熟的市場,擇時還是很必要的。因為公司價值變化對股價的影響,往往趕不上貨幣政策松緊或宏觀調控變動對指數乃至個股的沖擊。

  治療方法

  我們應放棄對價值投資的盲目追捧,而是以交易者的心態參與到市場中來,對待你的股票要像對待你的生意一樣。

  具體的操作方式就是要預判概念炒作,搶先介入。從大的概念來說,通貨膨脹和宏觀經濟復蘇都是很好的題材。從小的概念來說,炒作的花樣就太多了。從四萬億投資帶來的水泥基建,到通脹陰影下的金融房產,再到上海的世博會與迪斯尼,還有新能源、物聯網、甲流概念,公用事業等等。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從這些概念炒作上你會發現技術含量還是很高的。再次強調兩點:要預判概念而不是跟風炒作,否則就成了最后的傻瓜;要做好止損止贏,止損是怕落入概念陷阱,止贏是要及時退出,別忘了你是在炒概念而不是長期投資。

  投資理財需要用商人思維來參與金融市場,但這并不是完全排斥價值投資。價值投資就像是做企業,而優秀的企業家肯定是成功的商人。我們拒絕的是那種連自己都不明白的“偽價值投資”,如果你能在熊市底部耐心的進行價值挖掘并不斷的介入,那么獲得的長期收益要比短炒概念多得多,前提是你真的是像了解自己的企業一樣了解手中所持有的股票。

  對于普通投資者,不妨將動態的概念股和靜態的成長股都配置一些,并根據市場的不同階段調整配置比例,切記兩種股票的操作方式是不同的,前者止損止贏,后者止損不止贏,這樣的投資哲學要比固守所謂的價值投資穩健而又靈活。

  魔鬼理財詞典之“價值投資”

  買入的時候叫價值發現,套牢的時候叫價值待發現,上漲的時候計算未實現價值,割肉的時候算計已實現價值。

  病癥四:

  崇拜別人不如相信自己

  追星不是什么壞事,怕的是那些心智不成熟的人因為偶像崇拜而迷失自我。在投資理財領域,也有一些明星被投資者追捧、模仿,并希望藉此獲得財務上的成功。但理財沒有這樣的捷徑可走,不先認清自己就盲目崇拜別人,這是一種病。獲得短期的精神慰籍,失去的卻是最寶貴的獨立思考的能力。

  典型病例:“股神”崇拜

  巴菲特是舉世公認的“股神”,盡管他自己從未承認。可能每一堂理財課上,都會舉巴菲特的例子。如果說以前巴菲特只是一個遙遠國度的神奇人物,那么隨著他買賣港股中石油技驚四座,與趙丹陽的一頓天價午餐震動世人,以及入股比亞迪的神兵天降,這個傳統保守的老頭與中國投資者的距離似乎越來越近了。

  不過,在某些方面,巴菲特又好像與我們越來越遠了。以前讓人津津樂道的長期持有、價值投資等“巴氏投資哲學”變得愈發模糊。人們發現,巴菲特更愿意抓住趨勢,低買高賣,比如投資中石油。巴菲特更擅長趁火打劫,比如在金融危機期間以非常優惠的條件入股高盛,有投資者感嘆,如果能拿到這樣的條件,什么人都能在這筆交易中賺錢。巴菲特也很精于營造概念,投資比亞迪借助的就是新能源概念,而更主要的是“巴菲特概念”。巴菲特真相信比亞迪的電動汽車能滿大街跑嗎?這與他因愛喝可樂而投資可口可樂完全是兩套邏輯。而比亞迪港股則在巴菲特效應的籠罩下狂漲,自然這又是一筆成功的交易。

  巴菲特還是以前那個巴菲特嗎?對于大多數中國投資者來說,巴菲特已經被過度包裝了。不僅他的操作手法再難模仿,而且其投資哲學也不知該如何遵循。

  巴菲特的崇拜者該何去何從?

  治療方法:

  巴菲特本來就不是一個真正的投資家,而更像是產業資本家。他的價值投資法對很多人來說并不適用,況且我們也沒有他那樣的實力,可以改組所收購公司的董事會,讓虧損的公司重新賺錢。

  所以,不要學巴菲特炒股,而要學巴菲特理財,學習他對錢的態度。比如生活節儉不浪費錢、時刻想著讓錢發揮最大的效用、勤勉的工作并把賺取財富上升到信仰的層面。這是巴菲特精神的內核,無需崇拜,只需慢慢的品味。

  投資理財完全是個人的事,認清自己要比模仿別人更重要。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和興趣愛好,才能建立起適合自己的投資哲學。比如:

  有耐心,富有謀略,信念堅定,喜歡研究宏觀經濟運行規律的人,適合進行趨勢投資。

  爭強好勝,做事果斷,對數字和圖形敏感的人,適合作短線的交易者。

  有毅力,行事穩健細膩,善于分析財務數據,對企業經營管理感興趣,適合伏擊成長股。

  頭腦靈活,善于觀察,商業嗅覺敏銳,做決定快,適合參與概念炒作。

  ……

  無論建立起怎樣的投資哲學,不盲從他人,具有懷疑精神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都是成功實現理財目標必備的素質。

  魔鬼理財詞典之“股神崇拜”

  崇拜你,是為了讓別人相信我;崇拜你,是為了讓自己相信自己,崇拜你,是為了讓人們相信世界。

  顛覆那些傳統理財思維

  又到了盤點一年理財得失的時候,理財的重要性相信沒有人還會否認,比較一下近幾年來房價的漲幅和工資的漲幅就都心知肚明了。但是,很多人卻感覺理財是越理越糊涂。有調查顯示,在2009年這樣的行情里僅有35%的股民贏利,而且換手較頻繁的投資者盈利比例較高。雖然我們常講要制定一生的理財計劃,可無論什么市場環境,年年投資虧損那什么時候才能理出個頭呀?更有趣的是操作“勤快”的投資者更能賺錢,這好像與理財教科書上倡導的理念很不一致。

  自認為很懂理財的人卻沒通過理財實現財富增值,這樣的人不在少數。造成這種尷尬的原因很大程度是由于受傳統理財思維的誤導。理財教科書一般會告訴人們:每月拿到一筆收入后,要把錢存一部分,然后把剩余的配置到各種資產或負債上,包括房產、股票、基金、保險等等。接著介紹這些資產的特性,最后信誓旦旦的宣稱:長期持有,一定能戰勝通脹。

  但正像邁克·理珀所說的,傳統的理財思維沒錯,但也沒什么用。有用的東西理財教科書上一般不寫,比如在前文中總結出的幾條:

  中國股市是資金市和政策市,根本不是宏觀經濟的晴雨表。

  機構推薦的產品往往不是能幫客戶賺錢的,而是更容易為自己賺錢的。

  人的生命周期決定了年輕時要激進投資,年老要保守,但假如不和經濟周期合拍就慘了。

  鼓吹長期持有是很不負責任的,因為很多人連持有的是什么東西都不知道。

  在真正的市場高手眼里:成功的投資就是投機,是失敗的投機就變成了投資。

  貨幣時間價值理論、資產配置理論和生命周期理論是財富管理理論體系的基石,可后人在解讀這三大理論時過于簡單化、片面化、機械化。所以我們在用那些傳統思維來指導理財實踐的時候會陷入誤區。理財是一門綜合的學問,它融合了經濟學、金融學、政治學、心理學、社會學、哲學等學科,特別是中國的金融市場有著自身的一套潛規則。不明白這些,簡單的套用一些世人皆知的理財知識就想成為贏家,豈不可笑。

  在充滿博弈的金融市場,賺錢的永遠是少數。就如那句2009年流行語錄所言:“騙子太多,傻子明顯不夠用了”,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把自以為聰明的騙子變成傻子。大家都能簡單的通過理財實現財富增值,那索羅斯、甚至巴菲特這些人的錢從哪賺的?

  通常我們能聽到這樣的說法,理財要越早越好,其理由是越早些置入資產,就能越早享受到復利。而前文中我們提到,那種指望簡單長期持有,就能坐享復利增值簡直是癡人說夢。如果你在1989年的日本、2000年的美國投資股指的話,噩夢才真的開始了。中國人的噩夢什么時候開始?其實已經開始了,在當前價位貸款買房的人就將進入夢魘,只是還懵懂不知而已。

  所以說,一生的理財計劃不是生活節儉一點,然后把多點的錢配置成資產就萬事大吉了。而是用至少十年的時間去抓緊學習,真正成為投資理財的實戰高手,在之后的時間里能持續的獲利,最終成為大贏家。即使你在學習、實踐中虧損一些,也不要緊,可怕的是輸了之后不知悔改,還沒有進步,并且依然用一種天真幼稚的心態看待理財。

  “破”了之后就要“立”,顛覆傳統理財思維的同時要重構新的理論體系,這個過程可就沒有考個CFP那么容易了。你要懂得國家貨幣政策和國際貨幣體系規則,這樣才能抓住貨幣時間價值變動的脈搏。你要了解國內外的經濟、政治周期以及人口周期,并和個人的生命周期巧妙結合,以趨利避害。你要努力形成適合自己的一套投資哲學,甚至只操作一個市場,精于趨勢判斷和遴選個股,這比那種囫圇吞棗的資產配置要強得多。不要有畏難情緒,理財市場和其他市場一樣,存在“二八”現象,要成為那20%的贏家絕非一日之功。自由是要付出代價的,財務自由更是如此。

  或許這樣的解構令你覺得太抽象、太宏大,那我們再具體微觀的列出幾條與當前中國市場環境緊密相關的法則:

  1. M1(貨幣供應量)才是買賣股票的先行指標,宏觀經濟數據是逗你玩的;

  2. 通脹無牛市,因為之前半年貨幣已經發行得差不多了,該關門打狗了;

  3. 股市是為國企融資服務的,是為社保基金填窟窿的,是為消滅流動性的,最后才是讓股民折騰的地方;

  4. 資產配置完全因人而異,因市場而異,在泡沫破滅前,完全配置現金就是最優選擇。

  5. 中國股市還不太適合價值投資,要像做生意一樣操作股票,跑得快是最重要的。

  6. 一兩年內掙個波段就行,其余時間可以休息、學習。長期持有的原因一般是被套了。

  7. 人口周期決定某些商品的價格,比如房子,不存在稀缺,高峰過后就開始甩賣了。

  8. 有時把錢交給專家,不如交給父母,至少他們能幫你攢著。

  9. 買房炒股要看國家政策,一紙文件比大投行的精美報告有用得多,當然要判斷政府是動真格還是嚇唬人呢。

  10. 世界沒有救世主,拯救不了自己的財富,就拯救自己的心情。

  記住,這些法則更適用于當前具有中國特色的金融市場上,也許隨著制度的完善,經濟結構的調整,就需要其他的法則了。而對于一個勤學的人,這樣的轉變是會發覺的,并及時調整自己的投資理財哲學。

轉發此文至微博 我要評論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登錄名: 密碼: 快速注冊新用戶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電話:95105670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