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潘溈 上海報道
“上周四接到通知,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買公司的‘(海通)穩健增長’10萬元,至少要持有一年才能贖回。今天我已經買了。”12月28日,海通證券(600837.SH)一名不愿具名的員工無奈地向本報記者表示。
將公司推出的集合理財產品攤派給公司員工,這在今年的券商中并不少見。“今年很流行被什么什么,我們這可以叫‘被購買’嘛。”當日晚間時分,與本報記者交流時,另外一家上海知名券商的中層如此譏諷地表示。
“被購買”
“這已是公司第二次強制我們員工買理財產品。去年,公司強制我們買了‘(海通)金中金’10萬元,這個倒沒有要求持有一年,只要產品開放了就可以贖回。我拿了一個多月就贖回了,贖回價是0.98還是0.99元,還虧了點。兩次都是強制的,必須要買!”上述海通證券員工告訴記者。
“公司的確動員我們買,還承諾年收益10%。我沒買,但是,我們部門的老員工都買了。”當日,另外一名海通證券員工指出。
據介紹,申銀萬國證券在推廣“申銀萬國2號”時,也曾強制員工購買過產品,“據說一個人至少要購買20萬。”
對此,一位申銀萬國員工表示,“這是半年以前的事,主要是要求營業部系統、經紀系統的員工買。這種事情在券業的確很普遍,大家有錢放銀行也是放著,買理財產品,就是收益率比基金略差點。”
“我們公司去年年底就動員大家買,要求老員工帶頭,買了就要持有一年。但沒辦法,公司的產品發不出去。”對此,北京一家券資產管理部門的員工告訴記者,“想當年,基金發行不好時,也會讓員工向親朋好友推銷,推銷不出時自己認購。”
不過,本報記者就此事與國內另有幾家券商員工交流時,這些券商員工均表示,自己公司沒有強制自己買過理財產品。
困頓的集合理財
“在我看來,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12月28日,北京一家大型券商資產管理部高層向本報記者指出,歷經綜合治理后,券商的資產管理業務幾乎是推倒重來,不管是市場還是人才幾乎都是從零開始,券商員工“被購買”背后反映了券商資產管理業務在目前整個資產管理市場上的尷尬競爭力。
該高層認為,近年來,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獲得了迅猛發展,其憑借不斷穩定擴大的規模,在目前整個市場上已經形成了穩固的競爭優勢,券商的資產管理業務要想實現突破,明顯還需要時間。
Wind資訊統計顯示,截止到目前,券商一共發行了80只集合理財產品,最新規模總計1013億元,平均每只的規模為12.5億元左右。
這個數據,意味著大部分集合理財產品,其實際規模,尚不及被批準的最高規模的一半。一般來說,所有集合理財產品,在發行時的計劃說明書中,都會有這么一句:“本集合計劃在推廣期的募集資金總額最高不超過X元,在存續期內的總份額最高不超過Y份。”X,最常見的數據為35億和50億。
以中金公司、中信證券、招商證券為例,三家公司一共發行了16只理財產品,僅有“中信理財2號”非常接近最高規模,其他大部分理財產品,都不及最高規模的一半。
“集合理財的尷尬早已不是秘密,收益率做不過基金,又不像私募那么靈活。”上述北京大型券商資產管理部高層指出,“前幾年,券商(資產管理部)的思路是,先把規模做大,單個產品發一二十個億。但其實,這個規模,在一個波動的市場,是很難做成比較高的收益。收益不明顯的話,品牌效應難以明顯。”